我曾经用星体之间的引力磁场解释过春夏秋冬的物候现象,五星之间不同的引力磁场互相作用,对地球四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素问·气交变论》:“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运星和畏星正是由于周期运动的互相影响,增加和衰减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助力和阻力,使地球上的植被生长具有规律性,春夏秋冬四时错落分明,迟疾有别。 在宇宙中,整体呈现出的态势是膨胀性质的,对于单体星体而言,其膨胀无外乎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自内而外的自性压力膨胀,二是受到外在磁力影响的拉动膨胀。 在太阳系内,以太阳为中心的地球、月亮、七星之间由于周期运动的频率不同,必然形成周期性的拉伸和周期性的压迫。而圆周曲线运动或者星体由于公转而牵动的自转必然产生相应的磁力场。这个时候,除了星体本身具有的万有引力之外,由于星体之间的运动频率的差异性,就互相产生了磁力切割,进而形成运动的电子磁力副效应。 单一星体而言,正是由于星体之间互相牵制的作用以及自身的内部组成,而导致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变化。此外,由于星体距离太阳远近的不同,星体本身的温度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由温度而影响的物理推送张力同时对引力场和变化的磁力场形成叠加和衰减的综合性力学效应。地球、五星莫不如此。我们暂时抛弃地球卫星月亮的周期性固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其他星体之间的互相影响。 五星中水星和金星属于地内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属于地外行星。当地内行星运动到近地点的时候,相当于朔月的力学综合效应,当地外行星运动到近地点的时候,相当于望月的引力场效应。 以木星为例,众所周知,木星是地外行星,它的引力最大,具有强大的引力磁场。我认为木星的引力磁场对地球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生万物之功。当地球本身固有的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期间,根据木星的周期运动轨迹,以木星的近地点对地球的引力磁场综合效应最大,以远地点的综合影响最小。 木星的远地点,与地球在太阳两侧,一般影响能力最小。这是符合星体之间远近影响的思路。当木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木星对地球的综合力学效应越来越大。对于地表而言,由于地球的自转,可以说木星的影响均布。所以当木星逐渐在地球东方升起的时候,恰逢地球上的春天,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在地球的右侧,木星在地球的左侧,对地球形成类似于望月的引力综合效应。增加了对地球的拉伸力。此时地内经过冬藏地热的聚集,受到太阳热力的感召,地球上天气下降,地气升腾,加之木星的引力,助力地内的热量升腾的趋势,同时使地球表面具有抵抗自身膨胀的张力。而此时,地表以下植物的种子,由于引力增加,随从地热的膨胀散发,生根发芽,喷薄而出,由弱至壮,向外拓展生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春生的自然现象,可以比拟可以理解为单一星体之间木星对地球的影响。 至于春末夏初,木星逐渐远离地球的近地点,火星东出。而火星具有和木星相反的引力效应,也即木星引力大,而火星则斥力大。木星对地球的植物生长影响是上下拉动;所以火星则是上下压迫。由于阳光的综合热量足,植物仍然具有生长的力量,所以到了夏季,地球植被停止纵向生长,开始横向发展。植被在夏季呈现出茂盛的景象。 夏末秋初,地内行星金星运动到近地点。由于金星轨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近地点的金星形成类似于朔月的引力综合效应。由于星体迫近地球,金星对地球的引力场和火星类似,产生巨大的斥力,地表承担足够的压力。由于此时太阳已经由夏至点逐渐向冬至点移动,太阳也由近及远,地球表面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因此地球上的植被,在夏季停止纵向生长的动力以后,到了秋季,同时停止了横向生长的趋势。所以地球植被停止生长,体现了木星失效、火星压制,金星彻底体现了肃杀的特性,即杀青。由于金星的斥力作用,加之阳光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地表温度逐渐变凉,地球上的植被,由青而黄,由盛而衰死。 秋末冬初,金星远离。水星是地内行星继续运动到近地点,同样形成类似于朔月的斥力场的综合效应。因此,冬季来临,由于星体的压制力,地表的热量不断被压到地面以下,地球彻底进入了收缩期,地面万物萧条,隆冬来临。而此时,有人说,冬季松柏长青,对,长青的作物必然生命力顽强,即使葱绿,它的生长期仍然遵循四时的循环规律。 那么基于以上四时四星的综合作用表现,我们可以依照土星的运行规律把土星加临到四时之间。 春夏之交,土星近临地球,由于土星也具有强大的引力场综合效应。土星木星同时运动到近地点,土星和木星之间距离拉近,两颗地外行星的关系就体现出木星是土星的朔月磁力场的综合效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递减了木星对地球的直接影响,这也符合辰月阴阳二气混乱的表象。 夏秋之交,木土二星远离,同样土星加临火星近点,由于火星和土星的相互作用,同样衰减了火星的对地压制效应,这也符合未月阴阳二气混乱的表象。 秋冬之交,土星加临水星近地点,由于土星水星的互相影响,同样衰减了水星对地的综合压制效应,这也符合戌月阴阳二气混乱的表象。 冬春之交,土星加临水星之远,追随木星而来,同样衰减了木星由远地点到近地点的运动趋势,因此,此时的土星和木星的运动关系和影响效果,决定了是早春还是迟春,土星牵制木星力大,春迟来,牵制力小,春早报。 上述其他位置土星的影响均体现出季节来临的迟和疾。 以上,是从物理运动和力学综合影响效应的角度阐述五星运动对地球物候的综合影响。由此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关于五行之间的生克影响,正是由于星体之间周期性运动的互相牵制,而形成了生克的现象,本文不再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