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典故——“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究竟隐含着怎样的故事

 龙叔文馆 2017-08-20

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是西楚霸王项羽临死前的最后一番感慨,现在经常用来表示失败之后没脸再回家面对亲人,那么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自秦末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爆发后不久,隐居江苏的项梁就带着他的侄子项羽在吴中发动了起义。


项梁由于时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燕曾为抵御秦国而力战至死,深受楚人的尊敬,因此项梁在吴中很有威望。


而项羽因为身材壮硕、本领过人,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崇拜,很多青年子弟都愿意与他结交,听从他的指挥。


因此项梁叔侄二人起兵之后,便立刻得到吴中士人和百姓的纷纷响应,平时与项羽来往的年轻人,这时也在项羽的号召之下聚集到了一起,总共八千余人,号称江东八千子弟兵,成为西楚义军的主力部队。


项羽正是以这八千子弟兵做为基础,带领部队一路披荆斩棘,不仅在巨鹿击败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他本人也成为了四方义军的统帅,并且逐渐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然而秦国灭亡之后,割据一方的诸侯尚有数十人之多,其中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就是身处汉中地区的汉王刘邦。


在秦国灭亡后不到三个月,刘邦就带着部队从关中出发,为了和项羽争夺天下,在中原一带与项羽展开了数次交战。


期间双方互有胜负,但谁都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战争的形式逐渐进入胶着状态,并最终由于种种原因,两军在广武山附近僵持了下来。


这样的局面在鸿沟河协议签订之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两军达成盟约之后,项羽便带着部队转回彭城准备休整。而刘邦原本也打算回咸阳,却遭到了张良的阻拦。


张良告诉刘邦说:与项羽议和原本就是缓兵之计,岂能就此罢休,如果与项羽平分天下,将来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眼下正是击败项羽的最好时机,大王应立刻将韩信、彭越等人全部召集回来,集中力量围攻项羽,不愁霸业不成。


刘邦对张良向来言听计从,而且张良的建议也很合他的心意,于是刘邦一面让张良立刻去向韩信等人传令,一面自己带领部队追击项羽,并在河南淮宁附近再次与项羽展开决战。


项羽见刘邦背信弃义,十分恼怒,立刻将自己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就地展开,对刘邦进行反击。


刘邦在项羽的强攻之下节节败退,并在成皋遭到项羽围困,形势岌岌可危。为了挽救局面,刘邦只得采纳张良的建议,向韩信等人许以封侯拜相的承诺,让各路诸侯前来救援。


韩信等人得到许诺之后,果然率领军队前来与刘邦汇合,恰好此时远在咸阳的萧何也派人运来大量粮草,汉军顿时间声势大振。


而此时项羽却被燕王断了粮道,逐渐陷入困境,但项羽认为,汉军虽然人多势众,却只有驻扎垓下的韩信对他构成威胁,因此只要将韩信击败,其他几路诸侯必定不攻自破。


于是项羽便率领军队直奔垓下,然而此举却正好中了韩信诱敌深入之计,项羽刚到垓下,立刻陷入到韩信设下的十面埋伏之中。


到了夜间,张良又以四面楚歌的计策,瓦解了楚军的士气,包括项伯在内的很多楚军将士,都趁夜逃离了楚营,向汉军投了降。


绝望的项羽只得带着仅存的八百余名将士连夜突围,却又遭到汉军的围攻,渡过淮水后又走错了路,来到一片沼泽地带,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人。


而汉军又再一次追了上来,危难之下,项羽对手下进行了一番慷慨陈词,然后带领士兵与围攻的汉军展开了决战,在损失了两人的情况下,冲破了汉军的包围圈,一路来到了乌江边。


恰好此时乌江亭长驾着一艘小船前来接应项羽,他告诉项羽说:江东尚有千里

沃土、百万子民,您回到江东之后,仍可割据为王,与刘邦分庭抗礼。


然而项羽却说:想当初江东八千余名子弟跟随我南征北战,如今却只剩我一个人回去,就算江东父老不怪罪我,我又有何颜面再去面对他们呢?


项羽最终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在乌江边与汉军战至最后一刻,在手下士兵全部阵亡之后,他自己也拔剑自刎,年仅三十一岁。


而他的那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慨,后来也成为一句俗语流传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