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街巷——说说老街包家巷

 我的七彩石 2017-08-20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接上篇,说说包家巷的历史文化老建筑保护。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老成都,读懂成都味道,读懂文化传承,成都市初步梳理出973处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相关部门规定:典型代表意义、建成至少有50以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可认定为历史建筑。

位于包家巷82号的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以及包家巷99号谢无圻公馆均已纳入历史文化建筑名录。包家巷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历史悠久,坐落在包家巷的建筑及老成都的代表自然也比较多。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明末清初之时,张献忠撤离四川,下令毁城,因此,成都目前的古建筑历史,大多只能追溯到清初。”老成都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浩介绍,蜀地历史,战乱频发,加之传统的民居建材不易保存,年代悠长的历史建筑数量稀少,成都尤其如此:“在保护名录里的老建筑,不少都是川西民居。这些建筑为适应川西平原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有着鲜明的特点。一般以穿斗结构为主,房顶呈大坡度状,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屋檐前倾面积大。而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川西民居也在建筑方面吸纳了西方工艺,以砖石筑墙,并结合传统建筑方式和西方的柱式、拱券、穹顶等形式,创造性地修建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公馆、洋楼。”
       从大街拐进巷子,走进包家巷82号,一座两层的瓦式建筑,朱红色的柱子,屋顶上有六个小窗,与现在建筑显得格外不同。就是这儿,一百多年前曾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技术学校。而在1916年到1917年间,陈毅元帅曾在这里的染织专业学习。1935年,成都第一个女子职业学校——省立成都女子职业学校也是在附近开办的。

      同样在包家巷99号的谢无圻公馆,之前川军将领谢无圻的家,后来他把宅子捐给政府,当年的医药公司用30袋米换来了宅子。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从包家巷步入,沿着几米宽的小道进去,就能找到了谢无圻公馆旧址。老建筑外有一道2米左右高的围墙,前后两棵5米多高的大树,挡住了光线。公馆的柱子保存完好,朱红色的漆在阳光下尤其醒目,飞檐上的雕花依然清晰可见。外观看来是个中式建筑,里面装饰却有西方国家用的壁炉,堪称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还有一处包家巷的典型代表,除了上面的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谢无圻公馆外,应该就是位于包家巷77号的“包家巷产院”原址了吧。虽然早在几年前,根植于成都市民心中的包家巷产院搬家了,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但是这里诞生了成都第一家妇产医院,这是成都人都知道的历史,也是老成都的代表。坐落在包家巷77号的市妇产科医院建立于1938年,迄今有近八十年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有40余万小生命在这里诞生。就因为这里诞生了最多的成都市民,“包家巷产院”五个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医院所能包含的意义,成为生命的开端、温情的源头。它早年的名字叫“四川省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后来几经更名为现在的“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自然列入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之列。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说:在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创建的那个时期,社会上正兴起振兴中华、学习西方的舆论热潮。当时很多高校的建筑也反映出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时代特色,这些建筑是早期西方建筑进入中国大地的先声,大多出自优秀建筑师之手。他认为,经过历史的变迁,岁月的筛选,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留下来的这些校舍建筑物堪称中国近代建筑之精华,大多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精心的保护。

    有人说成都的魅力所在,就是把现代与历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既不缺乏现代设计的时髦,又可从中窥探历史的痕迹,留住城市的特色。为了唤起成都市民对老成都的记忆,也方便外地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成都,成都人可没少花心思啊。    (全篇完)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贴几张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建筑的图照  以飨博友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包家巷82号原“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教学楼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包家巷99号的谢无圻公馆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崇德里民居(笔者曾在2015年7月有专文讲述)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冯家大院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原笔帖式署衙门旧址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原四川大学女生院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四圣祠西街44号,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的旧居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张大千故居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邱家祠堂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原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楼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四川大学志德堂(1)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四川大学志德堂(2)
     
成都街巷系列(54)——说说老街包家巷(四)
                                                                这些都是成都历史文化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