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到之后周航首次演讲:你可能遇到一个“假的”消费升级

 小饭桌 2020-08-27

+

- 整理丨石富元 -

8月17日上午,由小饭桌、凡卓资本主办,嘉程资本协办的“2017中国消费升级创业夏季峰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在品类爆发与品质崛起分论坛上,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做了《创业VS投资:反观消费升级的新价值的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下午好,这样介绍身份(投资人)我是第一次,我本人也不是很习惯。我以前是一个创业者,其实我现在在顺为做投资也是一个业余身份,但我觉得它是非常好的事情,能够让我换一个角度。因为我原来在创业,现在能够换到投资的角度来看,我站在投资的角度看创业,我觉得可以给我很多新的视角,我对创业有很多崭新的理解。同时我能够从创业的角度看投资,我觉得这种身份的切换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今天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投资人总是追一些热门的领域,而消费升级就是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不管是AI还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金融,在我们整个创投圈来看,新概念永远不缺乏。在今年的浪潮中消费升级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我今年见了很多创业者,他们都说自己就是消费升级。那么好,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样的消费升级才是真的消费升级?到底消费升级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今天有消费升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出现?如果我是投资者,什么样的消费升级才可能是值得投资的?这些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今天我想借用小饭桌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因为我是一个新人,所以我的看法第一是非常个人和主观的,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第二我自己认为我的看法还在探索形成的过程中,还非常粗浅,我的观点不是一个定论。如果这些想法对大家有所启发,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就已经很好了。

  

消费升级的特征

其实回头想,不管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过去几十年的信息社会,我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消费这个事儿从来没有停止过升级,消费升级不是一个新鲜事儿。并不是说过去的消费都在一个级别上,到今天突然出现一个新的事情叫做消费升级。所以我认为消费升级,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

但是怎么理解这一轮所谓的消费升级?它是我们的投资投无可投了以后,硬制造出来的新概念?还是在新一轮的技术驱使下,有一种新的消费升级真实存在?我认为它可能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的确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已经实现了物质上的极大丰富,该有的东西大部分都有了。比如该有的车、房、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已经过了物质匮乏期。这个好理解,大家开始追求品质。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精神需求,所谓的饱暖思淫欲,那些东西其实都是跟精神相关的。这也是很自然,在物质之后必然有精神。

第三点,我们追求足够多足够齐全之后,人更懒了,开始追求便捷性。这几点其实并不难,看到这几点我认为人人都可以看得见。

举个例子:花点时间是我以前的同事朱月怡同学创办的,这是完全精神性的追求。我记得她创办这家企业的时候,我们聊过很多次,当时我提过一个词叫无用之美。无用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后来她说我们要把无用的东西做的有价值,才有了花点时间。这是提供精神性消费的一个典型代表。当时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在关注或者质疑,说花点时间听起来很美,但是能做多大?是不是一个小众的事情?后来花点时间的发展给了我一个巨大的认知:在中国根本没有小的市场,只要把一件事情做的足够有穿透力,都是可以做的足够大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这里有个叫绿橙幼儿园的创业项目。它不仅仅提供一个更高品质的新型幼儿园,更关键的是他把互联网的因素加进去以后,对于整个儿童的行为进行了一些数据化的记录,其实完全实现了更加个性化的品质教育。这一家也是易到的前同事创办的,我觉得它是在幼儿园之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然后在品质上有一个巨大升级的这么一个新的形态。

第三个案例是在便捷性上的升级。有一家创业公司叫小麦公社,它原来做校园物流,后来它的创始人思考:如果能做到10倍于7-11的店铺密度,更小面积的店面,它就能提供一个更优化的成本结构。这是我见到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

看到这几点并不困难,比如品质升级,精神性,便捷性,我觉得所有关注消费升级的人都可以看到这几点。我今天如果只讲这些就没有什么新鲜的,真正引发我思考的是什么?我有一个看法——不是所有的消费升级都有投资的价值。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消费升级才有投资价值?接下来我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投资人的角度看消费升级

在我看来有两类:第一类所谓的消费升级叫做为收入已经升级的人去提供的新服务。我知道很多女孩子,特别是城市中的高收入女孩子,会去消费一个卖三千多块钱的吹风机,这就是著名的戴森。你不用质疑它的价格高,因为它为收入已经升级的人去服务。很显然它的用户不够多,市场不够大,甚至有风险——如果一个更低品质的,但品质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的品牌出现的话,用户会有向下移的可能。

第二类,他们的使命更大,他们的使命不是让已经升级的人享受好的服务,而是让所有的人都消费升级。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小米,他的使命就是所谓的平民科技,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买上好的智能手机。又好又便宜——我们看到小米之家,小米生态链,一系列的产品都是在这个产品哲学下产生的东西。过去不够好的产品,我一定做好,而且不止是产品做好,还要在成本、渠道各个方面去优化,从而使它足够的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雷总说他要让所有的人到小米买东西的时候,只关心自己喜不喜欢,需不需要,不关心价格,因为小米提供的都是你买得起,而且足够的良心价。

那么大家做消费升级的时候,你的产品哲学背后到底是为了谁服务?你的用户哲学是什么?你是让他们都升级,还是只关注那些收入已经升级上来的人?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创业者去思考的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下一个问题——不管你是为了让所有人的消费升级,还是为收入已经升级的人做服务,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你需要做什么?或者你需要怎么做?是不是套上一个消费升级的概念,给自己打标签,就意味着你可以很轻易的拿到投资?是不是所有人应该认可你?追捧你?

尽管现在好的创业公司是非常受追捧的,但是投资人是理性的,他一定会有一个判断。我认为在这一轮的消费升级中一定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的发现。我这里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咖啡市场,我认为肯定要升级。大家认为咖啡是一个大市场,肯定会有一些新的变化,至少这里有机会。好,你怎么看待咖啡的机会?其实我们看一下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咖啡服务市场都已经发生了好几代的变化。比如开始只做星巴克的咖啡快递,后来推出自己的品牌,后来自己把咖啡的整个外卖外包了,只关注咖啡的生产和研发。我认为这一类的产品,在方法论上来看,维度更高一些。

所以我反过来提,这个市场中聪明的人很多,勤奋的人很多,你可能很敏感,你会很容易洞察一个用户的需求,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机会,但是我认为仅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在产品层面有真正意义上的足够的创新,才有可能赢得市场。

大家都很关注AI,最近AI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谈AI,好像不谈AI就没有办法创业。但是我想说一下到底AI会带来什么?我觉得不可忽视的就是智能商业本身带来的产品创新和成本优化,以及用户体验。

有一家量子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做了一个颗粒化的保险平台,也是易到的前同事创办的。他的特点是什么?如果没有AI就不可能有这个产品,就好像当年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不可能有网络打车这一服务一样。这是在新技术的驱使下,AI的浪潮下,整个技术平台成熟以后,出现的一种全新业态的新服务。 

很多人说重新寻找线下的机会,重新寻找品牌化的东西。但是在我来看目前不是从线上回到线下这么一个过程,或者说不是一个线上的红利已经吃完了,我们需要到线下找流量。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它,因为我觉得这波浪潮,互联网对所有行业的改造,其实是刚刚开始。我们之前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开始,而远远不是一个结束。这意味着什么?其实所有的行业,上一波从观念上给了大家很大的冲击,使得所有的行业原来所谓的巨头开始关注互联网,开始思考如何跟互联网发生联系、发生关系。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我看来所有的行业都必须要按照互联网的逻辑对自己进行一个根本性的重构。

上面这几点我简单的总结一下:在我看来你需要有产品意义上的根本创新,你需要关注和提供智能商业带来的全新的价值,你的整个业务逻辑需要按照互联网的逻辑进行重构。只有具备这以上几点,所谓的消费升级的公司,可能才具备投资的价值。这就是我的观察和思考,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