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警告:人类越强大,离灭亡就越近!看来它说对了!

 nhql 2017-08-20



古往今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强大了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弱小只能任人欺凌。一个民族太弱小就会被灭族,一个国家太弱小就会亡国,不强大能行吗?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更是给这种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自然法则,自然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不强大你就该死,就活不下去!你能不追求强大吗?


强大要比弱小好,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老子却在《道德经》第76章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因此坚强的东西属于死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活的一类。所以用兵逞强就容易遭到灭亡,树木质地坚硬就容易被风吹断。强大的是处于下等的,柔弱的才是处于上等的。


老子反复想让人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强大不好,弱小才好,甚至在《道德经》第36章中直接提出:“柔弱胜刚强”。难道你不觉得他有毛病,脑子进水了吗?


一般的人的确很难理解老子的思想。因为常人的眼光没有他那么敏锐,看不到世界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国外早就有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界血淋淋的生存竞争的表象之下,生命之间其实更多的是“共生”关系。比如带毒刺的海葵能保护小丑鱼,小丑鱼会帮海葵清理食物残渣和寄生虫,它们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共生关系叫“内共生”,所有比细菌大的生物其实都是内共生体,包括我们人类也是共生生物,我们的体重中有10%是细菌,它们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制造维生素,跟我们之间是共生关系,我们的生存完全离不开它们。


目前在自然界我们所知道的最大共生体是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圈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新陈代谢系统,从太空中看地球,它就像一个蓝色的细胞,国外把它叫做“盖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处在同一个共生体内,它们之间不只是相互竞争,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国外有一种“共生进化”的思想,认为进化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个体、物种之间血腥竞争的过程,事实上生物更多的不是通过竞争,而是通过网络协作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不是通过杀死其他生命,而更是通过相互适应来实现的。


这种理论认为,自然界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确实存在,但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是共生体系内生物之间的制衡机制。我们在前面的《空谈》中讲过一个例子,草原上有一群羊、一群狼,羊群、狼群、草原三者之间就构成一个简单的共生系统。没有羊,狼就会饿死,这是显而易见。然而对羊来说,狼难道仅仅只是天敌吗?不。如果狼死光了,失去约束的羊群就会过度繁殖,连草根一起啃光,使草原沙漠化,羊群也会跟着完蛋。所以站在共生的角度来看,羊群离不开狼群,狼对于羊来说,既是天敌,又是伙伴。


老子就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才会反对一味追求强大。他知道,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对维护整个生态平衡来说是必须的。“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不管生态系统中的哪一方过于强大,都是违背天道规则的,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狼变得太强大了,就会把羊全部吃光,最后自己也会饿死;如果羊变得太强大了,狼就会全部饿死,失去制约的羊会把草原变成沙漠,最后自己也死光。所以不管是哪一方太强大了,最后的结果都一样,都是整个系统的毁灭。


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只是表面现象,它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条更重要的规则:物壮则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遗憾的是,我们人类一心只想变得更强大,听不进老子的忠告。


一般来说,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它的繁殖能力都很差,这是游戏的设定,是天道规则。因为你总要给其他生物留条活路吧?你又强大数量又多,其他生物还怎么活呢?游戏还怎么玩下去呢?但有时候自然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属于食物链上游繁殖能力弱的物种,发展出了科学技术,有了金手指,开了外挂,变得特别强大,从此失去了天敌的制约,不再受疾病、饥饿的困扰,繁殖能力大大增强,种群数量无限膨胀,那就一切都乱套了。


人类目前就处于这样的状况之下。也许只有在人类毁灭了整个生态环境,自己也跟着堕入深渊的时候,才会理解老子的教导: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刚强!


弘扬传统文化,畅谈宇宙人生,这里是《空谈》,如果喜欢我的视频,麻烦您随手点个赞,转发一下,关注一下“空老师谈国学”,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