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致贞(1915—1995),原籍浙江绍兴,北京人。自幼学习书法, 1934年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 1937年,俞致贞考入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作为该馆的第一期学员,在于非闇、黄宾虹、张大千的指导下,临摹古代花鸟画,学习画理画论。临摹研究历代名画,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兼学画史、画论并研制国画颜料,历时八年。1940年,在国画研究馆毕业后,留任于非闇先生的助教,直至1945年。 1946年,为广开画路转益多师,经于非闇建议和推荐,俞致贞拜张大千为师,离京入川。在成都“大风堂”画室,除跟随张大千学习工笔、写意花鸟画和研究临摹敦煌壁画外,还得以游历四川的名山大川,写生南方的珍禽名花,这对俞致贞更好地理解五代、宋元花鸟的美学思想和表现技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1年回京。 1951年,俞致贞从成都返京后继续跟随于非闇学习、写生,并开始独立创作。 1953年11月,俞致贞与“大风堂”的同学刘力上结为伉俪,携手一生。 1957年,俞致贞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叶浅予之邀,兼授该系工笔花鸟课程,次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一直持续到1963年。 1964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教授,1984年退休。 1971年,时年56岁的俞致贞受国务院调令,为钓鱼台国宾馆等有外事接待任务的单位作画。1972年春天到1973年夏,俞致贞与田世光先后合作《玉羽凌霞》《竞辉》《依红理绣》,又与田世光、王叔晖合作《春光烂漫》等巨幅大作,这些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作品都被收藏在友谊宾馆、钓鱼台国宾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全国政协礼堂等国家重要部门。 任中央工艺美院咨询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1978年2月,为解决全国工艺美术院校恢复招生后师资力量问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轻工业部委托,从全国工艺美术院校招收一批青年教师来北京进修,俞致贞担任班主任,主持全国中国花鸟画教师培训班的全面工作。 除做好教学安排,还亲自担任13周工笔花卉草虫课和3周创作课。同时,还聘请全国花鸟画名师李苦禅、王雪涛、田世光、孙其峰、钟质夫、于希宁、康师尧、苏葆桢等来班授课、示范。 这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在花鸟画界的意义影响深远。如今这些曾经参加过进修学习的学生们都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教学或创作骨干,谈起30多年前的那段学习经历,都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向老一辈书画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