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如此优秀的文章才值得我们一字不落地去背。 但凡千古美文佳作都结构天衣无缝,句子之间天然浑成一体,此即为天然锁链也。另外每个句子也都是一条无须拆解的天然链条,不要去在一句半句之中再去搞什么字词之间的连锁啦,因为那样必沦为“神经病记忆术”的病态完美主义的奴隶。 《桃花园记》的叙事性强,内在联系紧密,实际上有天然的锁链,记忆时一定要利用之。但在熟读的基础上,回忆时仍然会有一些上下句子容易断开的地方,此处正是必须建立连结的地方,注意此处的连结要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形象,文字形象可以是字源形象(比如甲骨、金文),也可以是你理解的形象。 自然连锁法是我们都应该追求的,这个自然主要体现在形象的自然,容易想到,这样最省力省时,当然不必排斥奇象,奇象的效率是众所周知的,但过分创造奇象又会离美文本身的天然链条太远,所以要奇的适当——即有奇象但不泛滥。 连结时一定要生动。 谐音当然不可避免,但一定不能单打一地用谐音,任何单打一的方式都会产生混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在回忆《桃花园记》全文时,特意对容易断开的地方进行了首尾字的连结(红色所示),回忆时自然而轻松。 每个人背古文时,易断开的地方不同,都可以利用汉字的象形特征,或以自己能理解形象、方式自然连结之即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 十步豁开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讯字是审问反绑人的形象 自字是鼻子的形象——连结: 反绑的双手伸进鼻孔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相关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932800100kybp.html 马其顿方阵“自然连锁法”应用之古诗背诵1(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932800100l20w.html 马其顿方阵“自然连锁法”应用之古诗背诵2(原创) 马其顿方阵文章记忆新视点
对mao 版主“一字不漏记忆整篇演讲文章——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一文的商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