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常用意象(1)

 拉普拉丝 2017-08-20
哈哈
  第N个個故事
  The second story
  白
  1
  小·小·教·书·匠
  月 亮
  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夕 阳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1、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景苍凉、悲壮、雄浑的意境。
  流 水 落 花
  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3、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长 亭
  陆上送别之所。
  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羌 笛
  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冰 雪
  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草 木 繁 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菊 花
  坚贞高洁的品质。
  1、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2、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 花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1、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2、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柳 树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1、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360pskdocImg_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