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 历届获奖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 古华,《芙蓉镇》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 陈忠实,《白鹿原》 刘斯奋,《白门柳》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湖光山色》 麦家,《暗算》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 王蒙,《这边风景》 李佩甫,《生命册》 金宇澄,《繁花》 苏童,《黄雀记》 2 梁斌《红旗谱》 1、《红旗谱》中朱老忠的形象 (1)三代农民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 朱老巩——旧式农民的自发反抗; 朱老忠——成长中的农民群体:从个人反抗到自觉革命,从家族反抗到阶级斗争; 大贵、运涛等——觉醒的农民。 在传统的家族纷争(朱、严两家与冯家)的框架内,正邪形成对立。朱老忠的“成长”依然源于子报父仇。个人复仇是他“成长”的动因。 a.回乡一年多,他力图以“一文一武”和寻找“靠山”来复仇。此时还未形成真正的阶级意识。 b.在贾湘农和运涛等的指引下,逐渐体味到“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抽象意义,完成了民族国家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启蒙。“反割头税斗争”。 c.在“家族复仇”主题向“阶级斗争”主题的转换过程中,朱老忠将具体可感的个人仇恨置换为高度抽象的“阶级仇恨”,其形象象征着中国农民经历的艰难的现代化转型。 (2)在“中国现代史”的背景上,“朱老忠一代”承先启后,由传统农民转换为现代农民。朱老忠的价值在于和传统农民英雄的区别。 3 杨沫《青春之歌》 1、《青春之歌》的故事梗概 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1)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 (2)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地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3)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 (4)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4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梗概: (1)许茂是土改积极分子、合作化时的作业组长。 (2)但长期“左”的政策使他变得孤僻自私,在集市上他竟压价买下别人用来付药钱的食油,再高价售给他人。连大女儿病逝,他也因大女婿金东水刚挨了整怕受牵连就不闻不问。 (3)但他勤劳善良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工作组来后生活有了转机,他就逐渐清醒了起来,并满怀深情地接纳了金东水一家。 (4)他的四女儿许秀云性格温和又坚韧不拔,是富有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她受尽了郑百如的欺凌折磨,又遭他遗弃,但她仍顽强地追求理想的生活,她拒绝家人的安排,决心和她所同情和敬重的金东水生活在一起并担负起抚养大姐遗孤的责任。 (5)金东水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基层干部,在郑百如不断打击陷害下,他中年丧妻,住房被焚,只得拖儿带女蛰居在小小的提水站里。但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他为勤恳忠厚、委屈应付的大队长龙庆排忧解难,为葫芦坝设计了近期和远景的规划。 5 古华《芙蓉镇》 《芙蓉镇》的故事梗概 (1)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2)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 (3)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 (4)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5)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6 谌容《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的故事梗概 (1)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突发心肌梗塞,与此同时,陆文婷的同学、朋友姜亚芬离国出走。 (2)40多岁的陆文婷6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当住院医生,后与从事冶金研究的傅家杰结婚,并有一儿一女。繁忙的家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陆文婷形成了严重的压力。 (3)但是,不管多么疲劳、紧张、困难,只要面对病人的眼睛,陆文婷就忘记了一切。一天上午,她一连为焦副部长、张老汉、王小嫚作了三场手术,终于因为疲劳而病倒。 (4)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过程中,各种幻想的朦胧的记忆纷纷从陆文婷的意识深处闪现出来: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孤苦童年、单调而忙碌的大学生活、甜蜜的爱情、丈夫和孩子、朋友姜亚芬的出国晚宴、焦副部长夫人秦波的令人难堪的不信任的目光。她以为自己再也爬不起来了。然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终于从死神那里逃脱,在丈夫的搀扶下迎着朝阳和寒风走出了医院。 7 苏童《妻妾成群》 《妻妾成群》的故事梗概 (1)时代背景是中国1920年代北洋军阀混战至第一次国共内战前夕之间的几年。19岁的颂莲,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被迫嫁给某富有人家陈姓家族作四太太,如同家族中的第四个女主人。 (2)刚嫁进这个富有的大宅院时,她受着有如王室的待遇,接受舒适的锤脚,当她的丈夫夜晚留宿她的房间时,门前便会挂着红灯笼。 (3)然而,颂莲很快的发现,并非所有的太太们都能接受到同样的奢华待遇。事实上,是主人每天决定要在哪一个太太的房间过夜,在哪个房间前点灯笼,享受脚底按摩,让这位太太决定餐点,让她得到仆人们的尊敬与服侍。这里的竞争不断,四位太太不断去争夺丈夫对自己的注意和感情,虽然大太太的竞争没有这么多。 (4)到最后,三太太梅姗死了,四太太颂莲疯了,二太太卓云自以为是“邀宠”战争的最后胜利者,殊不知五太太文竹的出现,直接摧毁了她的美妙算盘。只有大太太毓如,她一开始就选择了逃避现实去念经信佛,地位也一直稳同不可动摇。 8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冈底斯的诱惑》故事简介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交错叙述了几个各不相关的故事。 (1)强悍的藏族神猎手穷布被人请去猎熊,结果发现的是喜玛拉雅山雪人; (2)探险者陆高认识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央金,央金却意外地死于车祸; (3)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可遭到天葬师的拒绝,以及生性好幻想的弟弟顿月和老实木讷的哥哥顿珠传奇般的生命历程。 (4)小说以冈底斯山作为人和事遥远的背景,叙述了西藏迷人的景致与神奇的风俗,展示了充满魅力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氛围。 9 韩少功《爸爸爸》 《爸爸爸》的故事梗概 (1)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2)丙崽是一个“未老先衰”却又总也“长不大”的小老头,外形奇怪猥琐,只会反复说两个词:“爸爸爸”和“x妈妈”。 (3)但这样一个缺少理性、语言不清、思维混乱的人物却得到了鸡头寨全体村民的顶礼膜拜,被视为阴阳二卦,尊“丙相公”、“丙大爷”、“丙仙”。 (4)于是,缺少正常思维的丙崽正显示了村人们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 (5)在鸡头寨与鸡尾寨发生争战之后,大多数男人都死了,而丙崽却依然顽固地活了下来。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形象,象征了顽固、丑恶、无理性的生命本性,而他那两句谶语般的口头禅,既包含了人类生命创造和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具有个体生命与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同时它又暗含着传统文化中那种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绝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亘久难变。 10 张洁《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的故事梗概 (1)副部长郑子云是一位精通业务的改革家,他思想解放,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新颖的见解,既是一位实干家又有着思想家的风貌。 (2)他重视人的价值,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行为科学,改变老一套的政治思想工作模式。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部长田守诚和副部长孔祥等人则思想僵化,惯唱高调,善耍手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3)但是群众要求改革,曙光汽车厂厂长陈咏明就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厂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关心群众,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分到房的住户为了感谢他,每户拿出一个饺子请他吃,他又夹了送进老泪纵横的老工人嘴里。 (4)小说的结尾写到选举党的十二大代表,尽管田守诚部长耍尽花招,郑子云仍远远超过了他,获得了1006:287的压倒多数票数,说明了党心民心都在改革派的一边。虽然改革的起飞是艰难的,但毕竟已经开始了腾飞。 |
|
来自: 拉普拉丝 > 《關於,语文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