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惊奇世界——探秘真实古墓的重重机关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8-20

探秘真实古墓的重重机关

来自有听读书

12:12

有听读书官方团队作品

文 |  子繇 · 主播 |读书君 · 编辑 | 浅墨


关于真实的古墓机关,“粽子”?“血尸”?“尸蹩”?NO!这些都没有,那些存在于小说或影视剧中的惊心动魄的场景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但是在真正的古墓中是不存在的。


是不是让你失望了?但如果你就此认为真实的古墓就只是一座阴气森森的地下宫殿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真实的古墓确是一个惊奇的地下世界,其中的机关和危险并不逊于任何一部小说或影视剧中的描写。今天就来告诉你,古墓中到底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机关和令人赞叹的智慧。



古人一直就有“事死如生”的观念,因此人死后的住所也同样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在帝王之家与富贵之家中体现得尤为显要。


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身后的长眠之所,同时在古人的观念里,绝佳的风水还能保佑子孙后代富贵绵延。其次在死后要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并且要有足够的金银宝器随主人葬以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再次在长达千年的古代社会中还一直流行着人殉的风俗,若害怕死后孤身一人,有些人家会将主人生前最喜爱的姬妾或奴仆随之殉葬。


古墓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千年以来古墓最为人们所觊觎的原因还是因为其间不计其数的宝物。正因为有了这些财富的诱惑,自古以来盗墓之人便趋之若鹜,屡禁不止,甚至不顾身死之险。那么说到身死之险,除了各朝各代对盗坟掘墓者处以的相关刑罚之外,自然就是指的这古墓中的各种机关之险了。


 

最开始古墓中是没有机关的,上古人民风淳朴,当然也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最早的墓葬是最原始朴质的,没有随葬的珍宝重器。《易经》中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不仅没有值钱的随葬品,连寿衣都是由薪草代替的,而且“不封不树”,没有坟包也不种树,下葬之后除了亲友就没有人知道故人葬在何处了。这样的墓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盗掘了。可到了后世,随着墓葬级别越来越高级,陵墓修得愈加高大气派,而随葬品也越来越丰厚,因此就让许多心术不正之人起了贪念。为了防止死后墓葬被人盗掘,也就衍生出许多反盗墓的方法,在墓中设置机关就成了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了。

 

这墓中的机关,我暂且将它们分为没有生命危险和有生命危险的两类。我们先来看看没有危险的这一类机关。

 

第一种:以铁水浇固。为了防止盗掘,后世的墓葬大多是建于山中的,山中的墓穴自然是很坚固的,可是一旦被人找到地宫的入口,这身“铜壁铁甲”顷刻间就“土崩瓦解”,毫无作用了。但若能将墓口加固封死则可保无虞,于是古人就想到了用铁水浇筑入口的方法。史上著名的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要想破开铁水浇筑的墓口,须得长时间的不断穿凿。如果不想太费力的话,据说民间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粪水浇注。对,你没听错,就是粪水。因为粪水的酸性强,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不停浇注,那就是说,不想费力就得要能忍耐。

 

第二种:自来石。自来石多见于进入墓道的大门后,或是用在停放棺椁的主墓门后用于抵住大门不让盗墓者进入。工匠们事前会在大门后的地上凿出一段凹槽,在最后退出墓道前将自来石一端置于凹槽,一端倚靠在门后,由于自来石底部也事先加工成斜面状,所以在大门关上之后自来石便可以堵住大门。于是墓室大门、自来石和地面三者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要想单凭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打开大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阻碍盗墓者前进,但若是遇到明白其中机巧或者用非常手段炸毁墓室大门的盗墓者,这一机关依然无法起到根本的保护作用。


 

如果说上述的机关都还比较温和,那么接下来的几招便是真正可以取了盗墓者小命的机关了。

 

第一种:伏弩暗剑。古墓中真的有伏弩和暗剑,这不是传说。《史记》里明确记载了秦始皇陵中就有伏弩,而《后汉书》也说汉武帝的茂陵里“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看来这两位千古帝王真不是盖的啊!除了帝王墓,我们唐朝著名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中就被发现有“剑悬于墓顶”,且墓中有两位盗墓者皆因中招而亡。虽然袁大师精心为自己的墓地择风水置机巧,但最终他的墓还是未能逃过一劫。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古墓经过千百年,其中的剑、弩机关早已生锈或腐烂,不具备杀伤力了,但是我劝您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毕竟这死尸都可以千年不腐,这墓里的物件可就不好说了。

 

第二种:流沙墓。墓里还有流沙?这自然是为了防盗而特意置于墓中的机关了,可别小看这流沙,它的威力可不小。具体方法是用炒干的细沙回填入放置棺椁的墓穴,待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再以泥土覆盖夯实。炒干的沙子细致如流水,而且还能保持整个墓室的干燥环境。若有盗墓者想从此处打盗洞,那他就选对地方了,因为沙子的流动性,所以他无论怎么打盗洞都不会成形,并且贸然打洞他很有可能会葬身于流沙之中。历史中典型的流沙墓要数河南上蔡的郭庄楚墓,这墓里不仅有流沙,还有积石,若盗墓者侥幸逃过了流沙,最终依然可能会被掉落的石头砸死。

 

第三种:伏火墓。著名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曾出现过千年不朽的干尸)就出现过“伏火”。想知道伏火的威力有多大,来看看下面两段史料记载,其一《汉书》中记载“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其二是《清稗类钞》中的记载“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白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由此可见,此类伏火墓中的火势迅猛且突然,避无可避。古墓中的环境都是阴森黑暗的,一般来说进入墓中必然需要配置照明工具,打个火折子或者点个火把,在伏火墓中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实际上只需要一点火星整个墓室就可以烧起来。现在研究认为,伏火的原因主要是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中分解为沼气,而沼气是一种可燃性很高的气体。即便是盗墓者在洞口想察看里面的情况都可能被冲出的烈焰灼伤,更不敢想象若是置身于墓中点燃火把会是什么情景了。

 


第四种:毒气。说到墓中的毒气,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尸毒”!没错,尸毒确是其中一种,一般来说,是由于人死后尸体腐烂,整个墓室环境封闭不流通形成的一种有害气体,但也有人死前长期服用丹砂及含有水银一类的物质或是死后在尸体上涂抹某种特殊的有毒物质而致。除了“尸毒”,还有在墓室中直接放入毒物的做法,最常见的就是水银。唐代小说《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事,说有人盗开齐景公的墓,在下入四丈的时候,墓中冒出青气,一直上腾,经过的飞鸟竟然直接堕死。且不论小说记载是否有过分夸张之嫌,但墓中毒气的厉害程度却是不容小觑的。

 

见识了以上关于墓葬中的各种机关之后,不知你是否会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呢。其实由于近来有关盗墓类的小说及影视作品的兴起,很多人对这个惊奇的地下世界产生了兴趣,真实的古墓虽不如小说中描述的那么惊心动魄,但它们依然是一个新奇且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世界,因为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

 

盗墓的实质是丑恶的,对于古墓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我想,与千万世人共赏总比一个独占来得更有气魄吧,至于盗墓嘛,我还是建议您在空调房里吃着西瓜看看电视剧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