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 一、填空题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三曹”是指 、 和 ;“七子”是指 , , , , , 和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 。前者被称为 ,后者 ,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6、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三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 7、阮籍 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 参考答案: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蔡琰 ,“三曹”是指 曹操、曹丕 和 曹植 ;“七子”是指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 和 刘桢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曹操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蒿里行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短歌行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龟虽寿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乐府古题 写时事。 4、《 观沧海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王粲 和 刘桢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七哀诗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赠从弟 》 三 首。 6、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三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悲愤诗 》。 7、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 两晋诗坛 一、填空题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左思的代表作有 ,其内容主要是 寒士之不平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参考答案: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陆机、潘岳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繁缛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左思 。 2、左思的代表作有《 咏史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寒士之不平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咏史以咏怀 的新路。 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孙绰 和 许询。 陶渊明 一、填空题 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寻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 2、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3、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诗歌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杂诗 》其二(白日沦西阿)、《 读山海经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4、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参考答案: 1、陶渊明,又名 潜 ,字 元亮 ,号 五柳先生 , 寻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靖节先生 。 2、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归园田居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归园田居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 3、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阮籍、左思诗歌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出仕与归隐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杂诗 》其二(白日沦西阿)、《 读山海经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4、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情、景、事、理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警策 ,朴素中见 绮丽 。苏轼概括为“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南北朝民歌 一、填空题 1、南朝乐府民歌约 首,大部分属于 ,其中 吴歌326 首, 西曲142 首,神弦歌18 首。 2、北朝民歌主要见于 中,在 和 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70 余首。 3、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4、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建业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参考答案: 1、南朝乐府民歌约 486 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其中 吴歌326 首, 西曲142 首,神弦歌18 首。 2、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70 余首。 3、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鲜卑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敕勒歌 》。 4、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长江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建业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东晋 和 刘宋 居多。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
|
来自: 拉普拉丝 > 《關於,语文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