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角力(2)

 率然御风 2017-08-20

佛陀在故事的末尾开示: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


又是信息量巨大的一段话,我只能简略概要述说。“因缘暂会”意思是说一切六道中轮回的众生,无论是有形、无形、能感、无感的存在,只不过是由因苗遇到适缘和合而成的,“众缘和合而生”谓之众生。比如成为人,就是五戒十善修行“合格”,才能获得一世为人的“待遇”。

“无有宰主”是说这六道的轮回,并没有一个主宰神,全部都是自己往世的业因,遇到了适合的境缘而生成的果报,所以,我们既不可因举步维艰而怨天尤人,也不要为诸事顺遂而沾沾自喜,更不必地位贫贱而自甘沉沦,这些全都是果报而已。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改变命运轨迹的主动权,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

“一一推析谁是我者”,是说思前想后到底我是谁?这血肉之躯是暂时寄居的皮囊,是“我所”,不是“我”;那闻声、嗅香、见色(此处的色指有形的物质,并非情欲)、尝味、身触、思考的,只不过是“我能”(“我”的能力显现),也不是“我”,到底“我”是谁?“我”在哪?到底什么是“真我”?


其实,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古圣今贤们苦苦探索的终极问题,若于此疑能开达明澈,则可超凡入圣即生成佛。在佛陀看来,人世间的一切纷争,小至个人口角,大到国家间的战争,根源都在我们将“我所”“我能”与“我”之间划了等号。

“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指众生迷惑于“我所”和“我能”之中,在不明“我”的真相之下,整日为“我所”奔波忙碌,全力为“我能”不辞辛劳,与自己较劲,跟别人纷争,为名缰缠为被利锁缚,终日生活在烦恼中,就像使劲推门的愚二,其实只是在跟自己心中想像出来的“鬼”角力。相较之下,老孙头却更明智,知道停下来想想,而不是一味使蛮力。


实际上,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在为别人的关注和意见而生活,别人的意见看法,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航线,因此,我们的心境也在瞬息万变,像孙猴子一样定不住。烦恼也就随之产生。当我们五子登科(票子、位子、妻子、孩子、面子)时,真正想过“我”得到了什么?仔细想来,全是“我所”“我能”得到了满足而已。好比绞尽脑汁倾尽全力装修完一所大庄园,发现我只是这所大庄园的暂住租客。只有“了不可得”伴我一生。所谓“万般将不去,只有业随身。”


叶曼先生曾有妙言,“我们生而为人,其实都在梦中,虽然我们无法摆脱业力的奴役,但我们有选择枷锁的自由,让我们减少一点名利权情的枷锁,把梦做得更自在更有趣。”

这是我介绍《譬喻经》最艰难的一篇作文,历时近三个星期,颇有点遭遇瓶颈之感。我以为自己于佛法有所领悟,试图写清楚“我”是个啥?佛所言“无我”又是个什么境界,但真正下笔才发现,自己那点道行多么可怜。佛说人生八苦中有一苦,称“求不得苦”,此之谓也。


推荐两部电影,《盗梦空间》《灵异第六感》,颇有些禅意。

忽然想到一个楼子和尚顿悟佛法奥义的禅门公案。话说一位姓氏生平嗣法均不见经传的修禅僧人,行脚云游到一城中,在一所酒楼下绑系袜套时,闻得楼上歌女吟唱“你若无心我便休”,楼下僧心顿悟开解,故传为楼子和尚。

是啊!要是“你若无心我便休”,那么,我若无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