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书之《大学》

 fuhaizhenren 2017-08-20

作品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经典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5、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6、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8、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意思是说:

只有当统治者获得了百姓的拥护,才能够长保他的国家兴盛不衰;如果统治者多行不义,丧失了百姓对他的支持,那么他的国家就一定会因众叛亲离而灭亡。所以,有道德的君王,先要谨慎俢治自己为人君的德行。只有当君王有了好的德行,才会有庶民百姓的拥护;有了广大百姓的衷心拥护,才会有广垠的领土;有了广垠的领土,才会有丰富的资财;有了丰富的资财,才会有足够的用度。可见,德行是一切治道的根本所在呀;而钱财则是治道的末节呀。


9、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0、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6、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11、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1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13、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14、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15、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6、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17、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18、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19、“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20、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1、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22、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2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意思是说: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2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2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这话即鼓舞决心告别糊涂混日子状态的人们,在一日自新的基础上,日日自新;在告别一个不良习俗的时候,不断认识到、革除掉其他不良习俗;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养成其他的好习惯,使自已的一生无论在品行上还是业绩上不断前进。 

商汤把这句刻在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 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 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27、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28、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29、《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30、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3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意思是说: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32、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意思是说: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