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和学生同时掉水里,你先救哪个?

 拉普拉丝 2017-08-21

身为老师,要守住一方讲台。身为人母,则需要面对锅碗瓢盆。当工作和家庭冲突,当学生撞上孩子,当课本教案挤占柴米油盐,老师和母亲的角色来回转换,是两全还是两难?


“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这是让所有男人头疼的问题。


而如果你的学生问你,“我和你的孩子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你会怎么回答呢?


好吧,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不现实,我们来换种说法。


情境一:今天是儿子的生日,老公说要加班,放学之后你正要急着去幼儿园接儿子,这时候有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找你问题,你心里明白这是个好学的孩子,不忍心让他失望,可是你心里还惦记着在幼儿园等自己的儿子,这时候你要怎么选择呢?



情景二:因为孩子成绩进步,你早早答应带孩子去游乐园玩一天。这时你却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你的学生因为打架被拘留了,你知道如果你去派出所处理这件事,不仅要和警察叔叔周旋,还要劝导学生、安抚家长,今天的行程绝对泡汤了,这时你要怎么办呢?



情景三:孩子生病了,爸妈刚打电话来说家里有事没办法赶来照顾孩子。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正是最后冲刺阶段,你在教室里讲着解题思路,可是想到发烧到40度无人照料的孩子,焦急万分,只恨分身乏术。


这几个情境极有可能发生在每个教师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越来越难把握了。


在各种媒体报道里,我们看到过很多为教育事业牺牲奉献的老师。



对于这些老师,我们歌颂他们的爱岗敬业,赞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感谢他们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


我们有意的忽略他们舍小家的事实,甚至利用这一点来烘托强调他们顾大家的伟大。


乡村教师曾宪华对他妻子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不是一个‘尽孝’的儿子;子女面前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我欠你们的太多了。但我是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好书,育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曾老师在家庭和工作,孩子和学生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后者。他无疑是伟大的,但这份伟大也付出了牺牲家庭的代价。


实际上,生活比人更具有想象力,“孩子和学生同时掉进水里”的事件就这样发生了。


05年的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发生了200年一遇的山洪,洪灾发生的时候孩子们还在上课。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德君是第一个赶到灾害现场的人。他一边组织老师和抢险人员救学生,一边下水抢救落水遇险的学生。


徐德君12岁的女儿就在这里的六年级读书,可他根本没有去六年级教室。当徐德君背着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往返之时,别人告诉他女儿不见了,他没有什么表示,继续带领教师们核查学生伤亡人数。这期间,他没有回家一趟,没有掉一滴眼泪。直到省教育厅领导看望慰问他时,他才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徐德君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女儿呢,出于对学生的责任,他选择了先救学生。可是如果他先救女儿呢?后果会怎么样?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告白》,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身为教师的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报仇,惩罚了作为凶手的学生的故事。电影里杀害女孩的一个少年曾经说过,森口老师眼里只有她的女儿,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学生。



他记得自己在游戏厅被混混欺负跑到警察局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森口老师并未出现,而是找了邻班的男老师来接他。从这时起,少年B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开始计划报复老师。


森口老师作为一个单身妈妈,疼爱女儿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在一个同样渴望关怀的学生眼里,他无法忍受老师对自己的忽视。


还记得在地震中抛弃学生们自己逃命的“范跑跑”吗?汶川地震后,他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发文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 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正是他的这番言论惹了众怒,不是因为他惜命,而是他认为除了他的女儿,其他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母亲都不值得自己去牺牲。人们不能理解他怎么能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那是和你朝夕相处、敬你爱你的学生们,灾难来临之际,你怎能弃他们不顾?


很多老师被“老师”这个身份绑架了。


所以当有人问“你的孩子和学生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即使内心有答案,但还是纠结不敢答。


当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同时掉进水里,这不是一道脑洞题,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很多老师生活中、让他们困扰的问题。


如果你选择“救学生”,我们敬重你作为教师的伟大;但如果你选择“救自己的孩子”,我们不会责怪你。你是一名老师,但你首先,是一位母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