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抗日战争的细节》有感四

 一个好老头 2017-08-21

前三篇说的是事,这篇咱们说说人。

小时候对人的认识很简单,非黑即白,非好既坏。长大了才知道,人是非常复杂的,远不能用单一标准评判。

比如说,很久以来认为汤恩伯就是一草包。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七·七事变”之后打得比较好的第一战——南口保卫战就是他打的。而且在以后的台儿庄、徐州、武汉等会战中都表现良好,在中央军中也算能打的。可是,之后在河南驻扎,却被河南人民称作“水旱蝗汤”四害之一,可见其所作所为多么遭人恨。并且在豫湘桂会战的河南段中,一溃千里,最终被撤职。但后来在滇西反攻战中又有上乘的表现,你说矛盾不?

再有张自忠。张自忠一直是作为抗日英雄来宣传的,其人也确确实实是抗日英雄(他是抗战中牺牲的军阶、职务最高的将军)。可是,曾经因为其在“七·七事变”前后那段表现,遭人误解,全国上下一片喊杀声。

这本书中诸如此类的表面上矛盾的人物还很多。读完后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俗话说,盖棺定论。其实,有的时候即使盖棺也未能定论。历史上,死后平反或挖墓鞭尸的事还少吗?评论一个人真是难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