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签分班” 难解其中公平问题

 指间飞歌 2017-08-21

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教育公平,避免教育不公带来更多社会问题,破坏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日前,天河省实附中举行了新初一所有班以及新高一5个平行班的分班抽签。“选好学校,不如选好老师”是家长群中流行的一句话。每年8月,有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分班问题想尽办法。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规范编班级行为,学校实行师资均衡配置、学生随机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义变相编重点班。开学在即,广州市不少学校为了分好班,各出奇招,有的老师抽签分学生,有的干脆按兴趣爱好分班……

老师之于学生,重要性无须赘言,家长“选老师”就是有力佐证。基于此,学校在新生如何公平分班、科学安排老师的问题上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功夫,做到合理、有序,保证家长满意,有利于教育和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培养更多人才,这是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可小觑和懈怠。

抽签的确是一个最能浇灭家长质疑的良方,但是,这只是机会公平,不是实质性的教育公平,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家长而言,希望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其实质是希望老师尽心尽力关心学生、培育学生。这样的期待,需要老师和学校都摒弃“抓重点”的旧思维。

因为公平教育下,每个学生都是受教育的对象,应该都是老师的“重点”,是学校的“重点”,不能厚此薄彼,重点培养一批“尖子生”,对“差生”“调皮生”则放弃。孔子曰“有教无类”,用现在的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所以,学校要督导老师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有的学生,老师找不到好的教育方法,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一起分析研究,共同找到教育的办法。这是教育的责任。

当然,这并不容易。学校要不断创新教育和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其成才的教育方法。而这种探索持续进行,积累经验,老师和学校就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其实,所谓“名校”,就是这样炼成的,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受欢迎的“名校”。那种完全靠招生手段吸收了“尖子生”“优秀生”,然后在升学时考出了高分,上了“重点”学校、“名校”的,算不上真正的“名校”,也体现不出老师的水平。

所以,要宣传这样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差生”教好培养好——把“差生”教好,才能真正体现水平;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叫真正的“名师”,这样的学校才叫真正的“名校”。当下一些所谓的“重点”学校、“名校”,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问题出在教育价值观:只看升学率、“重点率”,不看老师帮助了多少“差生”,提高了多少“差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多少“差生”找到成长的自信——这是错误的教育评价方式,根源是价值观错位,它容易形成“抢生源”的恶性循环,必须扭转。

常言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不解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石就会松动,甚至会动摇。衷心希望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教育公平,避免教育不公带来更多社会问题,破坏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