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iys小菊花 2017-08-21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苏州古典园林的灵魂是寄寓在建筑、山水、花木中的哲学思想、人格理想和生活情趣。

而走进苏州寻常人家,你会发现,这种园林的灵魂已经深深根植在苏州人的心里。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写过《浮生六记》的沈复,当年就居住在沧浪亭附近,作为苏州再普通不过的市井人物,他在著作里却对园林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并由此衍生出精致的苏式生活。

如“闲情记趣”里提到: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又如: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阅,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

沈复与妻子芸娘的日常之趣,无不体现了苏州人内心对于精致生活的一种坚守。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是主人高逸品位的显现。而园林具体的艺术化的精致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有琴、棋、书、画、茶、演奏、戏曲演出等。

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昆曲,其演出的主要场所就是古典园林,留园曾有私家专用戏台,拙政园西部有昆曲表演的专门场所“卅六鸳鸯馆”等。

而许多昆曲剧本描写的故事又以园林为背景,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为春天到园林游玩,发出赞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园林与戏曲有着天然的联系,如《墙头马上》、《西园记》的故事也发生在园林中。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苏州园林里,演着苏州的地方戏曲,久而久之,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共通的气质,那便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水文化”与“水磨腔”,同样小巧精致但却尺幅千里,拥有风雅可人且足以借景抒情的葱茏诗意。

而正因为与园林的整日相守,苏州人由此也变得娴雅和精致起来。

『 在这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园林 』

申遗20周年|风雅颂:古典园林里的精致苏州(二)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