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大哲学史讲义第十二讲——王阳明哲学思想

 长夏江村 2017-08-21

 



  本讲要点


  一、“心即理即良知”的本体论


  二、“知行合一”论


  三、“致良知”论


  四、“天人一体”论


  其人其书。王阳明(公元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


  1、政治经历。28岁考上进士,即向孝宗皇帝上书,陈述自己关于国家建设的主张。后任命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35岁,为宦官头子刘瑾所害,被廷杖四十,谪到贵州龙场驿当事四年驿丞。在深山中受尽了折磨。后历任江西卢县知县、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直至南京兵部尚书。镇压农民起义,1519年,王朝宗室宁王朱寰濠在江西起兵谋反,王阳明起兵镇压,并很快平定。后还镇压发生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地方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多次。最后亦死在镇压农民起义的途中(江西南安)。(陈来认为,王守仁一生所创造的事业功绩,在宋明代的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P258)。王阳明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总结了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学承及思想变迁。“先生之学,始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乃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得其门。”(黄宗羲)这个记载说明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形成历经了三个阶段:①泛滥词章之学,学习程朱理学;②出入佛老;③学说之形成(复归孔孟)。


  3、格物“七日”:21岁跟随父亲在北京,与一朋友尝试朱子的“格物”工夫。他的朋友坐在院子里面对竹子,看能否“格”到竹子的道理。友人先格了三天,病倒了,且一无所获;阳明亲自去格,沉思七日,结果也病倒了。由此怀疑朱熹格物学说。(此格物非朱子格物,误解朱子格物,因此告别朱子之格物,那完全是“思想转折”借机说法。)


  4、龙场大悟。1506年,阳明35岁,被贬到贵州龙场。其后四年,阳明意志消沉,日夜端坐,澄默求一。久而久之,胸中洒洒,思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一天夜里,大悟格物致知,睡境中好像有人说话,不觉呼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一切求诸心,无须外求。


  5、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在越城天泉回答弟子王畿和钱德洪的问题,详细阐发了“四句教”的宗旨,史称天泉证道。“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畿认为不是究竟活头,没有说透;德洪则认为心体乃天命之性,无善无恶,但人有习心,意态上有善有恶,格致诚正修,正是修即“复性”工夫。阳明:二君之言可以相资为用。“有利根之人,有其次之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四句教”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王阳明思想的高度概括。


  6、主要著作:《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其中《传习录》、《大学问》是主要哲学著作。如下我们介绍王阳明哲学基本内容。


  一、“心即理即良知”的本体论


  自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本体论后,二程提出“理”本论,张载提出“气”本论,朱熹继承了二程“理”本论,通过对“理”、“气”关系的讨论,确立“天理”(理)本论。陆象上与朱子不同,认为“心即理”,“心”外没有“理”,不过,陆象山并没有对“心”的本体地位做系统论证。这个工作在阳明这里被完成。那么,王阳明是怎样确立“心”本体的呢?其具体内容又是怎样的呢?


  1、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


  王阳明认为,“心”与“物”的关系是他首先要处理的问题。那么,阳明是怎样处理“心”和“物”的关系的呢?王阳明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之在于视听言动,则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身〈——心——〉意(知)——〉物


  “意”乃“心”之所发,故“意”所涉着物乃“心”中之物。而事亲、事君、仁民、爱物又是“理”,所以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本来,“心”之发为“意”,由“意”之所在方是“物”,“物”与“心”隔了一层,何以说“心外无物”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学说的结构使然(如图)。而“意”是关键,即处理心、物关系问题的重点在“意”。


  引伸:所谓“心外无物”乃指外于心的“物”与“心”的直接同一性,强调存在之物对“心”的意义、价值,而不是否定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山中之花,你来看时,便知花不在你心之外;你未看此花时,花与汝心同于寂。即“心外无物”,是“客体之于主体”的价值而言,不是就事物存在有无而言。所谓的“物”主要指事君、事亲、仁民、爱物等诸般德性。


  2、“理者,心之条理。”(心外无理)


  前面谈到,“心”与“理”的关系,既然心外无物,而理在物中,所以“心”外无“理”。“心”外无“理”,亦即“理”在“心”中。这里进一步说明“心”和“理”的关系。王阳明说:


  “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之于吾一心也。”


  就是说,“心”乃“理”之源头。因为,发于亲之为孝之理,发于君之为忠之理,发于朋友之为信之理,乃是“心”所固有者。所以,在王阳明看来,所谓“物”,所谓“理”都不在心外:“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3、“心”、“理”、“良知”三位一体的本体论。


  在王阳明这里,心、天理、良知等是一体的,是“三位一体”的本体论。何谓“三位一体”本体论呢?


  A、心之于身:耳、目、口、鼻、四肢,身也……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即是说,就身心关系言,心是主宰。


  B、心之于理: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对心而言,理、事俱在;对事而言,“理”是派生之源。理、事都不在心外。


  C、心之于良知: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所谓虚灵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就是说,于“心”而论,良知是虚灵明觉;于“事物”而言,良知有发用流行之功。


  概言之:“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出而异其名。其实皆吾之心也。”因此说: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之本体,即天理也;”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与物无对。”故:“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


  天理、良知就是心体,天理是实存之德,良知是善,且有知觉能力。所以,心、天理、良知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道德本体,是一种兼具了道德理性和道德品质的本体。


  二、“知行合一”论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尚书》中有“行难知易”说,荀子强调“行”的重要性,认为“知之不如行之”,二程认为“知先行后”,知是行的灯塔;朱熹则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的观点。


  那么,王阳明是怎样处理知、行关系的呢?其知、行关系内涵是什么呢?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应该是合一的。为什么呢?王阳明进行了他的论证。(需要注意的是,“知”指道德动机,“行”指道德行为。)


  第一,知与行直接同一。就是说,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王阳明说:“知痛必已有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方知寒,知饥必已自饥了方知饥,知行如何分得开?不曾有私意隔断。”王阳明认为,人之所以“知痛”,是因为“已有痛”这个行为。的确,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痛,当然不会有对痛的“知”,可以说“痛”即是“知”,从这个意义上讲,王阳明认识到“行”与“知”的直接同一性。事实上,任何一种“行”,都寓含着“知”,比如,孝顺父母,必已知得“孝顺”的道理;耕耘田地,没有耕耘之知,如何行得耕耘?所以,知行乃是直接同一的。知、行相为本体,知必行,未有“知而不行者”。但此知行合一,主要还是建立在行基础之上的。


  第二,知与行互为前提。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的。他说:“知是行得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什么是“知是行的主意”?就是说,“行”需要“知”的引导;什么是“行是知的工夫”?就是说,“知”需要“行”去落实。因此,从合的角度讲,“知”时应有“行”在,而“行”时应有“知”在,否则就不是一件完整的工夫。比如,“信”,你从书本上知道“信“的道理,可是如果你没有“信”的行为,当然不能算完整的工夫。


  第三,知与行相互渗透。从“知”和“行”的品质、功能上看,王阳明认为知、行应是合一的。王阳明认为,行之所以能做到“明觉精察”,就是因为有“知”在,而知之所以做到“真切笃实”就是因为有“行”在。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在这里,王阳明从知、行的品质、功能来肯定知行的合一。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知和行都是合一的,只有能让“知”“真切笃实”的“行”,和只有让“行”“明觉精察”的“知”,才是合一的。


  这样,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提倡,也对“知”和“行”提出了高要求。就是说,知行合一,不只是事实的合一,更是价值的合一。比如,“爱人”和“恶人”,怎样才能真正的“爱人”和“恶人”呢?孔子认为只有“仁者”,就是说,“仁者”可以“明觉精察”什么是爱、什么是恶。爱的“知”与爱的“行”合一,以“仁”为前提。


  第四,“知行合一”说之目的。王阳明为什么提出“知行合一”?他说:“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用知之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学者不能著实体履,而又迁至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逾远矣。”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才能有的现实价值:即


  “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也。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因此,“知行合一”说的意义:就是将道德动机当作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来看待,将潜在的当作现实的来处理。因此,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主要的不是讨论知识论中的知、行关系问题,而是讨论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问题,并主张将道德动机当着道德行为来处理,这就是他知行合一说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批评当时某些学者知而不行,只有嘴巴上说的,没有实践上做的。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我们可做如下小节:


  第一,在实践上,促使人从由意念走向行为(实践),消除有些人知而不行的弊端。


  第二,在思想上,提高人对知行并重的认识,知和行是一项完整道德行为的两个重要环节。


  第三,在效果上,将道德动机等同于道德实践,提醒人们时刻注意自我道德意念的纯洁性,从而将恶克于动机之中。


  第四,从学术思想发展的角度讲,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是对朱熹及其后学“格物致知”、“道问学”理论的反动,强调“知”应诉诸于“行”。


  三、“致良知”论


  王阳明说他平生讲学就“致良知”三字。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在中国儒学史上,一个学者将他的学问做如此精要概括,是很少见的。那么,“致良知”的内涵是什么呢?其在王阳明的思想中的地位又怎样呢?


  王阳明说:“良知之学,不明于天下几百年矣。世之学者,蔽于见闻习染,莫知天理之在吾心,而无假于外也。皆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纷纭交骛,以私智相高,客气相竞,日陷于禽兽夷狄而不知,间有独觉其非,而略反求其本源者,则又群相诟笑,斥为异学。呜呼,可哀也已。盖自有十余年来,而海内同志之士,稍知讲求与此,则亦辰星之落落,乍明乍灭,未见其能光大也。” 从这段话看出,王阳明一直在思考“良知”问题。那么,什么是“良知”呢?在孟子那里,已有良知良能说,孟子批评有些人,丢了鸡、狗,知道去找回来,但丢了良心去不管它,孟子提出要“求放心”。那么。王阳明是 如何“致良知” 的呢?


  1、何谓“良知”?


  a、本体良知:前面我们讨论到,良知在阳明心学中,具有本体意义,即良知与“心”与“理”是一,所以“良知”当有本体涵意。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生天生地,成鬼成帝,言良知是万物化生者;真是与物无对,言良知是绝对者,至上者。在孟子那里,我们可以叫“主体良知”,因为此时还不具有本体的意识。(思考“良知”何以能生天生地?或者,这种说法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b、先验良知:阳明继承了孟子先验良知说,认为良知是先验地植于人心的。阳明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第一,良知是先验的;第二,感性认识是良知的发用。即是说,“良知”与“见闻”是体用的关系;第三,良知不会因为见闻受到滞碍,但又离不开见闻。


  比如“仁”当然是良知,可是“仁”就是“仁”,是天地之性,是理,自然不会为见闻所滞,但“仁”离开见闻之知,也是不行的,因为二者是对应的,“良知”的工作就是要纯洁“见闻之知”。实际上就是强调“良知”对于人的感性行为的主宰意义。孟子所谓“立大体,则小体不能夺也”之说。


   阳明有诗云:《示诸生三首》:“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c、认知良知:阳明的“良知”有一新的特点,就是具有认知能力。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传习录》下)在阳明这里,良知也是一种道德判断准则和能力,是一种道德理性。这种理性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内在于心的,想欺瞒都欺瞒不了的。


  比如,阳明有诗《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云:“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每个人心中有杆“良知”之称,对自己、他人行为的道德性质自有判断。


  d、本体良知、先验良知和认知良知是一体的。就是说,在阳明这里,良知之本体性、先验性和认知性是集于一身的: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便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实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传习录》上)


  所以,这个“良知”只要尽力彰显出来不可胜用。可以发用流行、生天生地、发育万物。


  2、如何“致良知”?


  “良知”本是一种本体,也是一种先验的善,怎么还需要“致”呢?我们看阳明怎么解释。他说:“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之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去不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即不能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著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著实恶了,如何得意诚? ”在阳明看来,所谓良知处,就是“慎独”处;所以要致“良知”,在于“心之本体”为欲、习所害而遮蔽,不能依良知存善去恶。


  此即是阳明所提出“致良知”的原因。那么如何“致”呢?


  阳明说:“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所谓“致其良知”是实事,这个实事皆由“意”接触。而“意”接触事时有正和不正,因此,“致良知”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而如此“致良知”达到的目标便是:


  “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而吾良知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故“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根本的学问。”


  可见,阳明 “致良知”本质上是一种按照良知格物以恢复本心的修养方法,而不是读书扩充知识的方法:“致知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而且,“致良知”不是普同人所能做得到的,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唯圣人能致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以分也。”(“致良知”只有圣人才能做到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思考?)


  四、“万物一体”论


  我们知道,在儒家思想中,“天人一体”是其基本观点之一。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程颢“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象山“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等。王阳明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有自己的发挥。王阳明“天人一体”的思想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乃是因为一“气”相通: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因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传习录》下)


  第二,圣人安全教养民众,不过是遂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心。他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传习录》中)而天下人与圣人不同,不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乃是因为他们被“我私”、“物欲”等所隔离。


  因此,阳明认为,大人之所以为大人,就在于他们能“天下一家、国家一人”,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就在于他们为形骸所隔。他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第三,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原因是什么呢?阳明认为,是因为大人的心之“仁体”如此。他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岂唯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husu,恐惧)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为一体也。”(《大学问》)(思考:此“万物有仁”说应怎样理解呢?)


  第四,“仁心”是普遍的,但却是有彼此厚薄之别的。阳明说:“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大学问》)换言之,儒家之“仁体”是基于血亲之理的,如果不分亲疏厚薄,所谓“孝”、“弟”则与墨家一致,无君无父。


  第五,“仁”之厚薄原因何在?当时就有学生问阳明:“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


  阳明解释说: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至亲与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条理,不可逾越。”


  小节:


  第一,“天地万物人一体”,是以“气体”、“仁体”为基础的,从而有生生、贯通、一体之意,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在生命意义上的内在关联性。


  第二,将宇宙万物有机化、生命化,从而暗示着人应有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意识。


  第三,将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体现在社会中,是一种关怀、关爱,但这种关怀、关爱又不是等一的,而是有级次、差别的。这种级次根于人伦物事本有之“理”。


  第四,“天地万物人一体”,是活泼的、创生的一体,并将此生生之意直接转成道德的关怀和仁爱,从而使此道德或仁爱是自然如此的,不须外面强加的。但正无朱子曾批评的那样,“仁”的泛化是有消极作用的。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如果分析检讨此判断?第一,人与物共有良知;第二,有良知是物之所为物的前提;第三,草木瓦石的良知如何致?等等。


  参考书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第六篇,人民出版1996年。


  3、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下册,第四篇),人民出版1997年。


  4、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5、陈来:《有无之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杨国荣:《心学之思》,人民出版社。


  思考题:


  1、王阳明的“致良知”论述评。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述评。


  3、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本体论及其特点。


  4、王阳明的“天人一体”说内容及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