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寿煁作田黄石芦蟹随形章 规格:4.5×3×2.6cm,62g 林寿煁 (1920-1986),福建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后屿村人,字煁宝。为寿山石雕“东门派”的传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亲林友清影响,热爱寿山石雕。吸取“西门派”的薄意技艺,融东、西派於一炉,自创一格。其工於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鸟等石雕作品。 林寿煁作田黄石芦蟹随形章局部 黄敏作田黄石四贤薄意摆件 规格:H:6.4cm,103g 关键词:质地老结 103g大田黄 黄敏作田黄石四贤薄意摆件局部 陈巨来款田黄石薄意朱文闲章 规格:4.3×2.6×2.6cm,46g 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人。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 陈巨来款田黄石薄意朱文闲章局部 田黄石春江水暖薄意摆件 规格:H:6.6cm,74g 关键词:大田黄满丝 田黄石春江水暖薄意摆件局部 五、田黄石寻梅图薄意摆件 田黄石寻梅图薄意摆件 规格:H:5cm,50g 关键词:白皮银包金 田黄石寻梅图薄意摆件局部 田黄石龙腾盛世椭圆章 规格:3.1×5.3×3cm,72g 田黄石龙腾盛世椭圆章局部 林元珠作高山石太狮少狮对章 7.6×2.5×2.5cm(两件相同) 林元珠 (1864-1935),字石齐,福州市鼓山镇后屿村人。幼时随父学习石雕,后拜林谦培为师,尽得圆雕技艺。所作印钮深得陈宝琛、龚易图等官僚青睐,争相延聘其作私人雕师。林元珠与他们的交往,得览《藏宝图录》等清宫秘本及古代名家真迹,大开艺术眼界,技艺日臻成熟。特别是所刻兽钮,筋力遒健,须、鬃、毛、发的处理,运刀流利,精致活泼。雕刻螭虎穿环、飞鳌水兽等精妙绝伦。 近年来,一些老藏家们分外热衷于在海外小拍上发掘“捡漏”机会,这对太狮少狮章即是2008年从日本回流到大陆的寿山石珍品。 此对章整体形态上大体统一、和谐一致,细节上存在明显可见的差异,比如其中一只少狮的大小、姿态不同,太狮的身体比例也略微有差别。 林元珠作高山石太狮少狮对章局部 但经过测量我们发现,在完全靠雕刻者手工把握,并且章钮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这两枚章重量差竟然低于1g。要知道在当今时代,即便在高精密仪器的辅助下,一个雕刻师切两枚素章,或者打造一对完全相同的器形,重量差能够控制到1g已经很难,何况当时凭的只是手的“直感”,实在是令人叹服。 从中亦可见,像林元珠这辈的老工艺大师,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娴熟高超的技艺,已非常人所能及 郭祥雄作芙蓉晶石双螭钮章 郭祥雄(1956~1997年),鼓山镇后屿村人,幼随父郭功森学习寿山石雕,专攻钮雕。他供职于福州市美术馆,悉心研究古代石刻、瓦当及彝器图案,又得其父真传,其作品立意深邃,古风盎然。作品《寿山石千章》、《飞兽匜》和《麒麟瓶》参展并多次获奖。 众所周知,郭祥雄的作品是历年拍卖中的大热门,他的古兽雕刻以精准严谨著称,从石材选择,到构图、结构再到雕刻,总是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完美地展现个人风格和材质魅力。 郭祥雄作芙蓉晶石双螭钮章局部 这件双螭钮章材质为上等、老性的结晶芙蓉石,质地老结稳密,色泽柔和温润,且材身含“老虎砂”斑点,这也是早期芙蓉才有的典型特征。 郭祥雄作芙蓉晶石双螭钮章局部 陈敬祥 ,1927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早年随兄陈敬贵学习石雕,擅长动物圆雕,作品多以群鸡为题材。1956年首创寿山石镂空雕刻技法。作品参加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暨工艺品展,被誉为“巧夺天工”,代表作寿山石雕《求偶鸡》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在陈敬祥大师生活的年代,极少有人会选择熊猫题材进行创作。而比题材更“珍稀”的是,他所选择的观察生活的视角——他能够在沉闷无味、面目雷同的创作氛围里,从容且游刃有余地展现“闲适”的生活趣味,着实可贵而不易。 此作取材高山玛瑙,这是一种奇异相状的石种,质地浓墨重重,如在章体上泼出一幅形意不拘的水墨画。原本作为石病的黑色杂纹,通过有规律的集结后,散发出一种别致美感。 陈敬祥作高山石熊猫对章局部 林亨云作焓红石一家亲摆件 13.5×18×11.5cm 林亨云,福建福州市人。自幼爱好雕刻艺术,早年从事木雕工艺,师从陈发坦,七十年代改业寿山石雕,擅长人物、动物圆雕,以尤擅雕刻北极熊及金鱼著称,将木雕、牙雕技法运用到石雕中。 林亨云作焓红石一家亲摆件局部 王铨俤作高山石童子拜观音摆件 规格:8.9×9.3×3.5cm 王铨俤作高山石童子拜观音摆件局部 六、叶子贤作马背石童子弥勒摆件 叶子贤作马背石童子弥勒摆件 8.5×7.3×4cm 叶子贤作马背石童子弥勒摆件局部 陈为新作芙蓉石瑞兽钮方章 规格:8.1×2.8×2.8cm 陈为新作芙蓉石瑞兽钮方章局部 林寿煁作田黄石芦蟹随形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