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坡村名考

 老鄧子 2017-08-21





文/ 图/ 许武章


在三乡镇有两个自然村,同倚凤翼山,共面洛河水,村头相连,鸡犬相闻,就连村名也高度一致,这就是东柏坡村和西柏坡村。而对柏坡村名的来历,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据笔者考证,凤翼山的前名为柏阁山,柏阁山下有柏阁寺,村因柏阁而名为柏坡,现有当地居民的传说和古代文献资料加以佐证。


(一)传说中的柏阁寺



在东、西柏坡两村之间,有一座寺院叫柏阁寺,寺院背依柏阁山,寺以山名。由于年代久远,柏阁寺院已不复存在,唯一在遗址上留下了一泓泛眼泉,从古至今,依然涓涓细流,冬夏不断。手掬而饮,味过醪醴,沁人心脾。当地居民沿用此泉水,或煮饭熬汤、或莳田浇园、或浣纱洗衣、或禽畜戏饮,居民们将此泉视为珍品,倍加爱护珍惜,用当地村民流传的话说:“用此泉水熬大烟(鸦片),一斤能多熬出四两烟土。”从人们言谈的口吻中,可见泛眼泉的珍贵。


柏阁寺当时居住着一老一少两位和尚,有寺产土地数亩,饲养耕牛一犋,一边耕种,一边念经礼佛,以耕养寺,以资香火。传说寺院中小和尚时常到柏阁山上割草放牛。


小和尚每到山上割草,就会被一位眉目清秀、风流儒雅的小伙子拉去下棋,一直弈棋鏖战到很晚,小伙子才放小和尚去割草。这时,往往就会有一大片茂盛嫩绿的青草出现在小和尚眼前。他很快地割上一挎篓,负草下山,满足当天牲畜的饲草需求。即是在深秋隆冬季节,也是如此。这件事让老和尚很是纳闷,枯草季节,何来青草?就对小和尚认真加以盘问。小和尚将在山上与小伙子弈棋鏖战的来龙去脉,如实地说与师傅。老和尚觉得小伙子不是凡人,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用一个红线蛋蛋,上边穿上一个针,对小和尚交代说:“你如果再和小伙子下棋时,要趁其不注意,将针别在小伙子的衣服上就行了。”

一天下午,小和尚又同小伙子弈棋至傍晚,在将要分手时,小和尚趁其不备,将带红线的针,别在了小伙子的后襟上。第二天早上,老少师徒二人,早早地来到昨天下棋的地方寻找红线。他们顺着红线,一直寻找到柏阁山后塬,发现红线拴在了一棵千年人参上,师徒二人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认真刨挖,将老人参挖回了寺院。



师徒二人在膳房内,将老人参认真清洗后,放在了蒸笼上,生火清蒸。这时,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千年人参,乃药中的补品、珍品,人生难得一见,何不请邻寺的主持也过来品尝?我去请他过来,你好生照料。”老和尚出门而去,膳房内只有小和尚在忙碌着。经过一个时辰的清蒸,


老人参就要熟了,这时从蒸笼内散发出了异常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欲罢不休,驱使小和尚掀开蒸笼,狼吞虎咽地将人参吃了下去。


人们往往是当事者迷。吃过人参后,忽然惊吓出了一身冷汗,师傅回来后如何交代?小和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搬起石头,砸向了蒸锅。瞬间,蒸锅被砸得稀巴烂,蒸锅水肆意横流,入地蒸发。


老和尚和邻寺的主持一前一后地回到寺院,准备美餐一顿。当来到膳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问小和尚怎么回事,小和尚带着哭腔说:“火烧的太大,人参蒸化了,水也烧干了,锅也烧炸了。”


小和尚说着说着,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晃晃悠悠地向天上飞去。


老和尚紧拉慢拽,也没有拉住小和尚,眼睁睁地看着小和尚飞天而去。这时,老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仰望天空,闭目合掌,喃喃自语地说道:“缘分呀!……”


小和尚飞天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十里八村,传遍了河洛大地。柏阁寺也由此名声大振,香火旺盛。


后来,人们就以柏阁寺为界,分别定居于寺院东、西,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村落。村名取柏阁寺之意,将居住在寺东的聚落叫东柏坡,居住在寺西的聚落叫西柏坡。


(二)宗渊和尚与柏阁山



在宋代,有一位大和尚曾在柏阁寺居住修持,并最后肉身圆寂于此,被葬于三乡的北山丘原之上,此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宗渊法师。据宋代赞宁编撰的《宋高僧传·卷三十·大宋宜阳柏阁山宗渊传》记载:宗渊大师,(897-980年),俗姓宫氏,山东高密人。幼通经籍,聪明过人,早年出家于东莱北禅院。后参学于江南岳中祖师胜友,造诣精进。嗜好吟诗,曾经于荆楚间向诗僧齐已学习。他游览天下名山大川后,曾说“步仞之丘,巨兽无以隐其躯”。因“爱宜阳柏阁山居之,以求其志。”因其孤洁耿介,凡夫俗子不可鲁莽拜见。曾经有位擅长看相的人说宗渊和尚寿命短促,故勉励自己终日持诵《普门品》。至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预言终期已到,催促弟子用水土作方形坐垫,言说明日黎明时要用。果如其言,时至端坐而终。乡人不分远近,皆来焚香设拜。“当年迁小塔于宝云寺之山原,年八十三。”有《洛西集》,收挽辞50首,其中有一首诗云:“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冢中尘。余今八十有三也,自作哀歌送此身。”


坐化时,身穿纸衣而葬。“后开发,神色宛然。”说明宗渊法师是肉身坐化。弟子淡然、奉明,按照民间习俗,就土岩挖穴,将其埋葬。


1998年,宜阳县志总编室编纂出版了《灵山寺志》一书,该书内设《名僧小传》一目,将宗渊法师列入到灵山寺和尚之列。后于1999年再版时,又对原著内容进行了修订,并且将柏阁山误为灵山。《灵山寺志·名僧小传·宗渊大师传》是这样记述的:“他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后,见宜阳山水‘佳’,尤喜柏阁山(即灵山),因而居之,以求其志。”正是由于作者将柏阁山与灵山混为一山,导致了宗渊法师为灵山和尚的谬误之说。


灵山,在北宋以前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相沿成习的地名,这在北宋诗人司马光《灵山寺》、《灵山寺流泉》诗中就已有记述。现今宜阳城西去八里,有一名胜佳地神林峪,这里山高林密,植被茂盛,被誉为宜阳八景之一“神林朝旭”,受到了历代文人骚客的青睐。一天夏日,司马光与友人同游神林峪,从神林下来,兴致未尽,调转马头,向灵山驰去。 司马光在《灵山寺》诗中这样写道:“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悒行径微。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诗中已有“灵山”地名的记述,可见“灵山”地名在当时已流行。而与司马光同时代略早的赞宁和尚在撰写《宋高僧传·大宋宜阳柏阁山宗渊传》时记述:“爱宜阳柏阁山居之,以求其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赞宁,不可能不知灵山之名,更不可能将两山之名相混,赞宁所写的柏阁山应另有所指。



那么,柏阁山具体位置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赞宁和尚在《宋高僧传·卷三十·大宋宜阳柏阁山宗渊传》中已有间接的表述:“当年迁小塔于宝云寺之山原,年八十三。”就是说,当时将宗渊法师的灵塔,修建在了宝云寺附


近的山原之上。从而推知,柏阁寺与宝云寺相距不远。如果相距遥远,不符合佛教的安葬常规,纵观少林寺塔林、白马寺塔林以及宜阳境内的灵山寺塔林和龙潭寺塔林,都距寺院很近,说明了和尚圆寂,就寺院附近筑塔安葬,这已成为佛教徒圆寂后的安葬规律。


那么,宝云寺究竟位于什么地方?寻找出宝云寺的确切位置,是我们了解宗渊法师、柏阁山、柏阁寺的一把锁钥。金代大文豪雷渊,曾经为位于三乡仅一里之遥的竹阁寺写过一篇院记,其名为《嵩州福昌县竹阁禅院记》,在文章的最后,雷渊是这样记述的:“竹阁名寺,由唐怀简师则然,五代尝并于三乡宝云。”一语道出了宝云寺就在三乡。而柏阁寺位于东、西柏坡之间,相距三乡不足三里,而迁宗渊法师“小塔于宝云寺之山原”极有可能。其理由:一是柏阁寺相距“宝云寺之山原”较近,建塔安葬,符合佛教安葬之常规;二是如果宗渊为灵山和尚,圆寂后,会就近葬于灵山寺塔林之内,不会避近就远,安葬在相距六十里之外的“宝云寺之山原”,这有违佛教葬仪。由此而知,宗渊法师就驻锡于柏阁寺,柏阁寺建于柏阁山下,柏阁寺以山为名,东柏坡、西柏坡也同样以柏阁山为名,而当今的凤翼山即宋代的柏阁山。


原载2012年《宜阳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作者简介:许武章,男,生于1958年4月,1975年元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鱼泉村人。原工作于宜阳县卫生局,现服务于洛阳好射手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文化研究员。近年来,校注民国7年版《宜阳县志》,全书108万字,2012年12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撰写了《挑灯话三乡》《揭秘五花寺塔》《永济桥钩沉》《宜阳玉阳宫考辨》《柏坡村名考》《古刹汉山光武庙》《一代文星照三乡——金元文宗元好问寓居三乡始末初探》《万古诗坛子美家——简述金末诗宗辛愿生平轨迹与创作历程》《与宜阳有关的成语集锦》等地方文史研究性文章,先后被《洛阳佛教》《灵山海会》《宜阳文史》《金元泰斗元好问》等多家刊物采用。撰写了《汉山文化产业园解说词》,完成了《韩诗外传注译》《鹿鸣斋墓志铭集锦注译》初稿。2016年被聘为《洛阳生活导报》专栏撰稿人,全年供稿48个版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