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句故事

 liuhuirong 2017-08-21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记载:“荆公(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
      王安石可为集联之集大成者,然而集联并非自王安石始,晋朝的傅咸尝集《诗经》句以成篇,是集句不始自荆公的确证。据《蓼花洲闲录》所载,早在宋朝初年就已有集句联的出现。北宋初年大词人晏殊,得一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无一配对,苦思一年,仍未成对,还是王琪提出:何不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喜,如获至宝,后他将其写进自己的一首《浣溪沙》之中。
      集句成联殊非易事。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有过难成对句的尴尬。周紫芝在《竹坡诗话》里记载:王荆公做集句,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欲以全句作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公大喜。

      当然也有不少集联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作者平时刻意留心,倾心专注,就一定会集成佳对。有些人作集句可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其实是作者文思敏捷,长期苦心积贮的结果。它确是“成时容易却艰辛”,一个平时不刻苦用心,持之以恒的人,即使将唐诗宋词读遍,也不会达到集句成联的水平。要想做好集联,必须平时多读多写,博学广记。
                                                                                                   集句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非游戏文字之类。作者非有一定文学底韵不能驾驭。否则宏篇在手,亦难成佳对。在集句对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念,经过自己的选择、思考,才能从浩瀚的文山诗海中撷取两个毫不相关的句子相配以成佳对。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好一副集句联要比自撰联难得多,可谓得之不易。正因为集句得之不易,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在这显其才华的天地里,不懈地追索。其难度不亚于深山探宝、沧海寻珠。
    清代瑞方集李商隐、苏东坡诗词题镇江焦山夕阳楼联: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有人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以上联句原来都是著名的诗句,文人们集诗句以成联,不但不会失去它诗的灵感,还能在所集之联中产生新的意境。                   
集句联比较普遍的是诗词集联,其实集句的题材范围很广,除了集诗、集词,还可以集骈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经典,甚至连成语、白话、俗语,也可集。

    床头见数帙书,便以学问相许——《宋·王徽传》
    宅边有五柳树,尝著文章自娱——《南宋·陶潜传》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贵德》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集四书句

    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动墨横锦摇笔散珠——集《文心雕龙》句

    花放水流,自有旨趣
    禽呜鸟乐,各具天成——集石鼓文联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集《汉樊敏碑》联

    性格决定命运——乔冠华
    距离就是权威——戴高乐
                 (名人名言集句)

    也有集成句为对联,甚至集字成对联的。如前人有集王羲之《兰亭序》字的对联: 
    丝竹放怀春未暮
    清和为气日初长

    静坐不虚兰室趣
    清游自带竹林风

名人多好集句

    弘一大师李叔同学问精深,对佛门经典颇有研究,他曾著《华严集联三百》,可见其造诣之深。如:
    天意怜幽草
    人间爱晚晴
    此联可谓作者的得意之作。联中字句,所对无偏,巧夺天工,又意境深美,佛性自见。
    
    下联也是李叔同所作:
    一即是多多即一
    文随于义义随文
    联中虽个别词的词性不工,然其行文,结构较为严谨。做到如此也实属不易,可属宽对范畴。
    
    今人胡遂先生曾集过这样一副对联:
    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
    上联语出《韩非子·王蠹》一书,下联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书。“守株待兔”化为成语,意思是比喻那些狭隘死板,不劳而获,异想天开的人。“缘木求鱼”化为成语,意思是用来比喻办事方式有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两句成语内容非常接近,均属贬义,集成一联,贴切自然,而且对仗亦十分工整,可谓上篇。
    
    郭沫若先生曾集一成语联题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
    众志成城,众擎易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此联不但为当句对,上下对仗亦工,联首字在小句中重复,给对联造成一种工巧的效果,值得玩味。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带头用白话写诗,结成《尝试集》。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个有着巨大魅力的人文系统,所以胡适等那一辈新文化人物,并不能剪断传统文化的那根“脐带”,他们在生活情感中总会保存一些对传统文化良性因素方面的几许依恋,比如“集句”就是胡适的雅兴。请看他的1930年3月2日日记: 
    储皖峰先生来谈,他说,他集了我的话作一副对联: 
    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 
    此联甚好。他又最称许我集的《楚辞》联: 
    吾方高驰而不顾, 
    夫孰异道而相安? 
    我集《楚辞》还有几副: 
    孰不实而有获? 
    独好修而为常。 

    恐修名之不立, 
    苟余情其信芳。 
    
    胡适的集句,对前人的格式有所突破。别人从诗里撷句而集,觉得不能尽兴,就扩及到词,如梁任公就多喜从词中集句。而胡适更推广到经、史、子、集各部,只要是书中打动他的成句、格言,他就摘取过来予以搭配、嫁接,借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哲学观或学术理念。如1931年4月21日的《日记》记载: 
    读王符的《潜夫论》的《实贡》篇有: 
    求马问马,求驴问驴,求鹰问鹰,求駹问駹。我常喜为人写对联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句,但下联试用“跟好学好,跟衰学衰”,或用“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皆不满意。今后可用王符的话作对。上联要人造因收果,下联要人尊重事实。 

   又: 1937年4月19日《日记》: 
    张小涵满五十岁,要我写一副家常对联送他,我集句作一联: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吕伯恭语)。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胡适到了晚年,这种集句的兴致似乎也未曾稍减,《日记》1953年10月7日记: 
    陆贾《新语》有“贤者不虚生”一句话,我曾想集成一对,给我作为人写对联之用。但始终没有“对”成!若用作挽联,则可用: 
    自古皆有死(《论语》) 
      贤者不虚生。 

    《晏子春秋》有: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此语也很好。我不能写字,但常被人强迫写对子,故常想利用这机会介绍一些好的格言。我常用的有: 
    1、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老子) 

    2、钩之以爱;
        揣之以恭。(墨子)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佐饔得尝,佐斗得伤。 

   4、圆不中规,方不中矩。
       柔而能刚,弱而能强。 

    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中期,是胡适在纽约作寓公的日子,多闲暇,但并不畅快,他还有心思在日记里记这些内容,可见他一生都不是一个只讨生活的自了汉。1955年2月15日记——
    储皖峰曾集我的话作一副对子: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我曾对他说,上句也可以对: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原意是要尽责任。到了近世,始有人解作敷衍了事。胡适所用的,还是它的正解呢。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集句联,又称摘句联,顾名思义,就是集诗、词、曲,文中的一句或一联,亦或一语、半句组合成一副对联。如摘杜甫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露从今广旦白,月是故乡明。”或摘林则徐七律的五六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是鲁迅从屈原《离骚》的两小段中各集一句成联。原诗是:“吾今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及“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这两段演绎成今文,大意是:我叫羲和停鞭慢慢地走,希望莫像太阳快快落入崦嵫山;怕听鹈鴂未到傍晚便鸣叫,使百草不芳香。而鲁迅集这两句挂在书房,是激励抓紧时间,珍惜光阴。集旧语出新意。 
  鲁迅的书房即他辞世之楼,在上海日租界北四川路山阴路大陆新屯9号和10号。“八·一三”日本侵略军攻占上海,觊觎此楼,得鲁迅生前朋友内山完造斡旋,归属许广平母子。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劫收官员诬指此楼为敌伪产业,阴谋劫收,曾蒙宋庆龄、沈钧儒、郑振铎等伸张正义,幸免被劫,茶叶专家吴觉农出面购作私宅,新中国成立后捐献作鲁迅博物馆至今。 
  1948年,我从香港经上海回乡。因吴觉农的大儿吴重远(已于国家体委退休)是我的好友,故留在他家住了月余。得知鲁迅的书房在9号三楼,楼高四层,每层均有偏厦亭子间,室内皆铺榻榻米,趟门也多为玻璃的,很净洁。我当时住四楼,三楼仍是书房,保持鲁迅生前原样,墙上挂着他亲集亲书联句。我抄存至今,为效先贤惜寸阴,也抄挂在我的书房勗勉。 
  鲁迅逝世后,蔡元培亲笔作挽联挂于灵堂两楹:“创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真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上联说鲁迅的创作,不仅仅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小说史,历代视小说乃稗官所作,不屑为史,鲁迅不仅订正,且在国内大学讲授。下联是摘鲁迅逝世前一年发表的杂文遗嘱中的一句,“莫作空头文学家”。是针对当时打着幌子、招摇欺世者的揭露讽刺,至今尚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集句联不苟同淘沙取金,是摘我所需,与原著各有千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