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一丹告诉你,为啥要写生活博客

 我的小夜曲 2017-08-21

敬一丹告诉你,为啥要写生活博客
微博微信等“信息快餐”的涌现,吸引了许多人。博客却因篇幅长时效性不强,阅读人数在锐减。
现在坚守在博客这块阵地上的作者多为中老年人,写的文章大多是经历型经验性的回忆与感悟,常听一些朋友叹息:阅读的人少了,我们还有必要继续写下去吗?近日听敬一丹一番话,我感到很有启发。她说:“我们的记忆,不仅是我们的。如果我们忘记了,如果我们不留下痕迹,以后的人们怎么知道那些事情曾发生过?就连我们的孩子都会模模糊糊将信将疑。趁我们还没有忘记,写下来吧,留给孩子。”
敬一丹是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昨天她携新书《我——末代工农兵学员》现身苏州。在苏州新区“新书读者见面会”上,她讲述了该书创作的初衷、过程,以及对高考、青春等相关问题的见解,并叙述了1978年她在苏州实习时的记忆。敬一丹在与读者交流中说:“末代工农兵学员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光荣与骄傲,也背负着因形势变迁带来的种种心理压力。无论如何,他们是不该被遗忘的终结者与先行者。”
《我——末代工农兵学员》是一本特殊年代的青春回忆录。它告诉人们,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物资匮乏,环境恶劣,青年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边疆、在异乡经历各种波折,但他们仍充满乐观向上的励志色彩,承上启下的豁达态度,读后会让人感到青春的力量,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敬一丹写书与我们写博客,虽是两种文字展现形式,但它留下过往生活痕迹,讲述经验教训,让“以后的人们、我们的孩子”有所了解、启迪、借鉴,这一愿望、作用是一致的。“我们的记忆,不仅是我们的”,准备打退堂鼓的中老年博友们:别泄气,别搁笔,把你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继续写出来!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自有人识君。书不在于有多少人阅读,博客不在于有多少点击,有存史意义,有教化作用,给人以精神享受,就有人欣赏,就有它的价徝。不羨“快餐”人气旺,只愿“大餐”有识者,用心、用情做好你的每一道菜,漂走凑热闹的,留下会品味的,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淡定。
敬一丹告诉你,为啥要写生活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