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国府——皇帝钦定的政区地名

 君子养源 2017-08-21

  宁国府,府治今宣城市区,安徽行政区划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个以皇帝曾任官职名号,并由皇帝钦定的政区地名,始建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名丹阳郡,隋、唐、北宋年间,或宣城郡,或名宣州。南宋初年名宣州,受宁国军节度。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立养子赵昚(音shèn,慎)为皇子,制受宁国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禅位赵昚,是为宋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乾道二年(1166年)初,宣州官吏吴府等人上书朝廷,乞求以“‘孝宗皇帝潜邸宣州’,将宣州升格为‘宣州府’”。八月,孝宗皇帝诏告天下,升宣州为“宁国府”,延用自己宁国军节度使的官号,取“安宁定国”之意。

  宁国府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地名为爰陵。2300年产前,楚国拥有150艘船只的贸易船队终点在爰陵。“爰陵”的“爰”字,甲骨文的形状就象人的上下左右只手、中间有一画,好就象两个人在进行物物交换,左右手分别代表两个人,中间的一画代表用来交换的实物,在“六书”中属“会意”。“陵”,表示与地形地势的上下高低不平。从已出土的文物和石器的种类及加工痕迹证实了20万至30万年前,人类就开始过着耕种和渔猎生活。夏、商、周时代,中原人多次大批南迁,与当地人融合,从而建立各自的氏族家园和村落,并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铜矿开采与冶炼,宣城市宛溪河东岸的水阳江流域的平原丘陵一带,成为古人类进行物物交换的大型贸易型聚落。宣城市博物馆里陈列的1000余件新旧石器、彩陶、青铜器、瓷器等文物,其中,国家级文物有西周时期的“绳纹耳鬲”和“铜镜”就是明证。

  两汉时期,宁国府名为丹阳郡。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前109)在位32年的汉武帝,为了巩固对江南山越人的统治以及对汉王朝经济命脉铜资源开采、冶炼的监管。在采取推恩令,削弱各诸候王国对汉王朝威胁成功之时,撤销了原设在江南地区的庐江郡(以境内有庐江水为郡名。庐江即今青戈江),将位于庐江郡东部的春谷、宣城、泾县、陵阳4个县,划入鄣郡,并改鄣郡为丹阳郡,改鄣郡的爰陵县为宛陵县,将丹阳郡治所由鄣城(即今浙江省安吉县安城镇古城村)迁至宛陵,官府衙门设在原爰陵县的官府衙门彭泽聚(即:今市区宛溪河东岸),隶扬州刺史部,领17县(东汉时宣城县省入宛陵县),于潜、故鄣2个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江乘、秣陵、句容、胡孰、溧阳5个县在今江苏省境内;宛陵、宣城、泾县、芜湖、春谷、石城、丹阳、陵阳、歙县、黝县10个县在今安徽境内。丹阳郡辖境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省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的以北地区,包括今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黄山市、池州市、马鞍山市6个省辖市,江苏省南部地区西部的南京市(除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常州市的溧阳市(县级市),镇江市的句容市(县级市);浙江省西北部地区杭州市的临安市(县级市)和淳安县,湖州市的安吉县、长兴县和江西省婺源县等地55个县(市、区),疆域面积5.4万多平方公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今宣城市区。

  西晋至隋初,宁国府名为宣城郡。晋太康二年(281),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削减吴国旧势力的影响,缩小曾以吴国都城建邺(今南京市)为中心的丹阳郡的影响力,在丹阳郡南部地区设置宣城郡,以境内宣城县为郡名,治宛陵,隶扬州。统领宛陵、宣城、陵阳(东晋咸康四年改名广阳)、安吴、临城、石城、泾、春谷、广德、宁国、怀安11县。辖区包括今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宣城市(不含绩溪县)、黄山市的黄山区等地,计23个县(市、区),总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

  隋唐时期,宁国府名为宣州(或宣城郡)。辖区范围最大时包括今安徽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地区及江苏溧阳、溧水、高淳等市县地,具体是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宣城市(除绩溪县),黄山市黄山区、池州市部分地区和江苏溧水、溧阳、高淳等地,计25个县(市、区),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

  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更替,在此过程中名称虽有短暂变更,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州,前后延续700多年,管辖今宣城市的宣州区、宁国市、泾县、旌德县,黄山市太平区和芜湖市南陵县。

  宁国府府城始建于公元239年三国时期的孙权吴国。公元326年,谯国龙亢(今怀远县)人桓彝出任太守,依据“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国必依山川”的建城原则,依陵阳山为域,枕宛溪河、句溪河青溪河、石子涧水为邑,府城的位置正式固定下来。公元962年,刺史林仁肇依地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筑新城,也即宣城人常说的“乌龟地”。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为了城市防卫的需要,仅对城墙加以维修、折毁,直至上世纪五十代,城池范围基本没有变化。城区街道,至清未民初演变为至今人们常说的“九街十八巷”。

  府城内及其周边人文胜迹遍布。流径府城东端不足4公里的宛溪河两岸就有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10多处。南北流向的宛溪河与东西流向的青溪河交汇处于府城外东南端的响山,形成自然景观“响潭”,并将响山分隔为东、西两山,东响山西岸红岩削壁千尺,人称“响山赤壁”,与隔岸相对的“鳌峰赤壁”遥相呼应,又称小赤壁。潭上曾有古钓台遗址,相传为严子陵钓鱼处,又有窦子明钓白龙处之说。唐元和二年(807),观察使路应在此建新兵营响山,不仅建有高大华丽的营厅,而且还于两峰之上各建有一亭以点缀风景。宋代梅尧臣《过响山》诗云:“每过响山下,尝思路中丞。”明、清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在此留下30多首诗篇和多幅丹青。不远处河对岸陵阳山第二峰东鳌峰半山坡上,元代建有文昌台,清代宁国知府佟赋伟重修,并增高一层,与位于陵阳山第一峰南齐太守谢眺所建“高斋”相对应,人称“南楼夕照”和“北楼远眺”。陵阳山第三峰上,西晋训诂学家、星相学家郭璞建造的古塔,塔高34米,塔顶三截插瓶护环犹如一顶皇冠赫然凌云,河流中心古塔倒影清晰可见,如砥柱插入水晶盘中,置身于奇景幽境,使人俗虑尽销,人称“句溪塔影”。北城门别士桥附近的宛溪河与句溪交汇处,宋绍兴十三年(1140),知府秦梓建有“澄江亭”,人们常在此夜饮赏月,送别友人。每当晚烟初散,繁星点点之际,新上的明月倒映在水面之上,似玉轮、银盘,更觉光华流转,人称“澄江夜月”。唐代大诗人李白流传千年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文中的“两水”,即指府城东端的宛溪河和句溪河,“双桥”指横跨上宛溪河的凤凰桥和济川桥,人称“双桥落彩”。

  宁国府人文荟萃,文风鼎盛。东汉建武六年(30),中水侯、五官中郎将李忠任丹阳郡太守,兴资办校,选贤任能,文风兴起。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317),西晋南迁建康(今南京)。宁国府地境是南迁江南的中原世家望族除京城建康之外的首选之地,成为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汇中心。宋嘉定《宁国府志》:“风物繁华之地,舟车辏集之乡,衣冠文物之域”。清嘉靖《宁国府志》载:“永嘉之后,衣冠避难多萃江左,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南朝宋元嘉九年(432),范晔任太守时著就的《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二十四史”前“四史”,是历代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建武年间(公元491—496年),南齐著名诗人谢眺出任太守,“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为官清廉,劝民教士,惠绩颇多,其留传的诗歌四分之一写于府治所在地—宣城,诗集名曰“谢宣城集”。唐天宝十二年(753)至宝应元年(762),李白七次畅游,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近百首诗歌。建中二年(781),韩愈随嫂郑氏及侄儿寓居北郊,“避地江南,专于讲习”,时近7年,今敬亭山南麓有“昌黎别业”遗址。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由州使选赴京试登进士,终身不忘“贡举”之恩,他以州贡品为题材写就的《红线毯》和《紫毫笔》两首诗,不仅响遍当时的诗坛,而且一直传颂至今;六十九岁任太子少傅时,还写有“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寄赠郡斋》诗篇。宋熙宁四年(1071),科学家沈括40岁时在知府任上,成功试制出“秋石”(即取人尿结碱掺入浓皂汁加热提炼成莹白结晶体,用于清血热,强筋骨之药剂)。宋咸淳五年(1269),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出任知府,“爬梳条理(政务)”之余,徜徉于境内名山胜水,留有《题宣州叠嶂楼》、《登双溪阁》等10多篇诗文,临别时,以知府身份与村民交谈,寄语青壮农夫的《劝农歌》,劝告乡民“能从吾劝而为善”至今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一年后,文天祥调离,府城万人空巷,百姓挥泪送别,史载:“公去之日,百姓即募资立祠。”

  宁国府本土文化,源于北宋“开山诗祖”——梅尧臣。梅尧臣的诗歌,欧阳修、陆游等人称为“宛陵体”,并频频加以仿效。《宋史》称:“欧阳修与(梅尧臣)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大诗人陆游称梅尧臣是继唐朝诗人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诗人。元代贡奎十岁便能写诗作文,博通经史。36岁任翰林国史院编修,39岁任翰林文学,不久转任翰林院待制。文宗天历二年(1329)十月,60岁时去逝,皇帝追封其为广陵郡侯,谥“文靖”,后人誉为元朝诗人的“巨擘”。明清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文艺和科学名流,形成了宣城数学派、宣城画派和宣城诗派,代表人物有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梅鼎祚,文字学家梅膺祚;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清代文坛“南施北宋”的施闰章,“黄山画派巨擘”、诗人梅清,诗、书、画“三绝”的梅朗中。清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称为宁国府府城——宣城为“上江人文之盛首”。

  宁国府境内物产富饶,手工业特别发达。闻名于世的宣纸,唐代就是朝廷贡品。宋代,宣纸需求大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六月朝廷“诏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选五万番”。宣笔,隋代就被朝廷列为“贡品”,“御用笔”。唐代,兔毫制的“紫毫笔”已精致绝伦,名噪一时,白居易作“紫毫笔”诗赞“紫毫笔”。宋代除生产“紫毫笔”外,还生产著名的鼠须笔、散卓笔、鸡毛笔等,特别是“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宣州窑和宣州奇石近代不为人知,历史上声名显赫。《瓷史》载:“五代数十年间有瓷窑可考者有五,曰:‘耀州窑、郑州窑、宣州窑、南平窑、越州窑’”,宣州窑,南唐后主尤好珍玩(民国《瓷史》)。《景德镇陶歌》载:“嫩荷涵露透琉璃,缥色何如秘色瓷。昨夜月圆新试碾,宣州雪白凤州诗”一诗,是对宣州窑白瓷的釉色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宣石,质地细致坚硬,内含大量白色显晶质石英,又名雪石,汉唐时期开始用作砚台,李白曾作《宣石砚》赞美宣石。宋代,家中几案上有一方宣石作清供是身份的象征,与灵壁石相媲美,《南宣北灵》之美称。清代作为贡品,北京故宫御花园里有用宣石堆砌的假山。

  宁国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其为龙兴之地。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宁国府之战,皇后马秀英生下第二个女儿,取名为宁国公主,得军士十余万,战马二千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六年,先后14次减免宁国府的赋税,境内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朱元璋在宁国府与元军激战的故事。人所众知的朱元璋与群雄争霸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策略,最初由宁国府境内敬亭山神仙洞大和尚金碧峰为朱元璋设计的,儒士朱长升将其归纳为“九字真经”。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人们为了迎合他不愿意被别人提起他过去曾请教过和尚,并靠他和尚参谋行军打仗这一史实,所以金碧峰很少为人所知。“时太祖渡江,偶一元臣迎谓曰:‘今欲霸,我将财货纳赆。’上叱曰:‘我本顺天应人行王道,汝敢霸视我耶?’元臣曰:‘若笃行王道,可寻宣州胡僧金碧峰,必有所授。’(罗懋登《西洋记》)”。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两次禅封敬亭山为“南国神山”,并诏金碧峰到京城南京,专门为其建寺庙,这一史实史书有明确记载,“晋瑞相院,唐改翠灵,宋改妙果,元改铁索。明洪武敕建居金碧峰,故名(《金陵杂咏》)”。宁国府“地控荆吴,扼天下之咽喉”,“作京芜之屏藩,抚徽杭之项背”。清文宗奕宁咸丰年六年(1856)五月,太平军翼王石达攻战宁国府,到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败亡,前后八年间,太平军三下宁国府,清军三夺宁国府,大小战斗百余次。太平天国除翼王石达开外,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匡王赖文鸿,堵王黄文金,孝王胡鼎文,都曾在此与清军鏖战过。干王洪仁玕,也曾坐镇芜湖,督各部齐集宣城,拟解安庆之围。清军将领邓绍良,提督周天受、皖南道尹尹福成、宁国知府颜培文君魂断于此。

  宁国府太平县境内的黄山,一说(山)上有泉,泉侧多黄连,故名(《方舆纪胜》)。一说山以黄帝栖真之地,故名(《太平寰宇记》)。原名黟山,唐天宝年间敕改黄山。《神仙传》云:黄帝昔日问道于浮丘公,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所居,无荤秽腥腐,而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之万病皆愈。遂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于此。明嘉靖《宁国府志》)载:山高三千七百余丈,盘亘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太平)县境者有八,曰翠微,曰天都,曰望仙,曰九龙,曰圣泉,曰叠嶂,曰仙人,曰芙蓉,诸峰为之冠,余属徽州。

  宁国府和徽州府均皖南,宁国府在北,徽州府在南,地域相连、山水相近。历史上人文相亲,三国时期,孙权驱逐山越人之前,当地居民主要是山越人,西晋“八王之乱”和宋王朝南迁杭州,中原士家大族开始迁居境内,两地世家大族不相上下。从开发角度来讲,战国中期,宁国府境内的爰陵邑已是楚国地区一大要邑。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设立丹阳郡,宁国府治所在地—宣城,为皖南六市、苏南西部及浙江西北部区域中心,徽州府一府六县地境隶属丹阳郡的黝县、歙县。十二月,三国时,吴国大将贺齐平定黟歙山越后,吴王孙权于建安十三年(208年)设新都郡,徽州府境内始有郡、州、府建制。清代,太平军与清军鏖战宁国府,原住居民不及十之一、二,经济社会遭到毁灭性催残,发展形成断层。徽州府因为山岭阻隔,受战争影响较小,徽文化因封闭的自然环境而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