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该如何提升书法基本功?

 zula999 2017-08-21

这个问题也较难回答,提升基本功,或写好书法,应该说主要靠书写经验,包括临帖、读帖、揣摩,也包括用笔、用墨、用纸。在练书法的过程中,谁善于通过临、读、揣、笔、墨、纸的思考、运用,不断总结经验,谁提高的就快,反之则慢。书写经验的积累过程,就是对书法规律不断领悟的过程。忽视经验,不善思考,就是盲写瞎练,白费功夫。所以说,临帖也好,创作也好,笔、墨、纸的运用也好,一定要沿着自己积累的经验走,且多思考。这是其一。

其二,练习书法的核心是学,不是仿。在不断总结积累练习书法径验的同时,要突出一个“学”字。如:临帖,就不是单纯地、机械地仿,这样仿的再象也还是流于古板,呆滞,没有生气,最后充其量是把自己练成个字匠而已。临帖一定突出一个“学”字,学什么?真是很难说得清,很难用文字表达,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只能靠悟性,靠领悟,来知晓帖中书法的奥妙。这不是把书法说的神乎其神,玄之又玄了吗?其实在某种总意义上说书法的确既神又玄,要不数千年来写书法的人不计其数,而成为书法家、书法大师的怎么只有廖廖数人呢。可见书法之神妙,只能学而得之,绝非仿而得之。齐白石曾对跟自己学篆刻的弟子说:“学我者活,仿我者死”。当然仿还是要仿的,但不能把仿理解成单纯、机械的描摩。

其三,学书法是一辈的事。练书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并非主业,是业余爱好,业余爱好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三天打魚,两天晒网”,兴趣来了,就狂写一阵,兴趣走了,就束之高阁,这样干,不要说写不好书法,连打基础都谈不上。书圣王羲之直到晚年,书法才达到最高境界,这说明他写了一辈子才取得成功(其故事见宋·增巩《墨池记》)。写书法虽然需要天赋,但只有坚持和勤奋才能成功。

我不是书法家,是个门外汉,说这么多,班门弄斧了。仅供参考。

对于一个初学书法者来说,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选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未来在书法上的成就。决定你在书法上的造诣有多深。因为如果你选的是史上最好的贴子,你如果能达到前人的八分。你就在书法上真正得了八分。如果你选的贴子是后人学的。他就学了八分。你再用这样的贴子练字,也还是学了八分。那你对最好的来讲,你只学到了六分。如果你用的贴子仅仅是六分,你再学八分,那你就只有不到五分了。由此可见,选贴对学习书法者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无需我多解释了。 选贴有没有标准?如果有,选贴的标准又是什么?就老石头的观点来说,选贴是有标准的。那这个标准又是什么呢?选贴的标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何为因时而异?就是不同的练习阶段,选择不同的贴子。初学书法,主要是形成规矩,就需要选择规矩严格的贴子。通常书法者的行话叫法度。所宪贴子的法度越严,以有利于对书法法度的形成。 所谓因人而异,是指个人喜好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对书法的品味不同,故而会对不同字体的认识也就不同。甲夸颜美,亿说赵俊。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那么,如何来选择呢?老石头的观点,就选你最爱的那种字体中最好的贴子。这就是标准。 但是,就老石头对书法的认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还是选欧体为好。 理由有二;其一是欧体的结构严谨,可以这么说;欧体的结构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通常说是结体险峻,法度森严。在字的结体方面,以无人出右者。 其二是其运笔,就老石头研究的结果,欧体的运笔是书法的集大成者,是其他字体运笔的基础。如果你掌握了欧体的运笔方法,只要稍加改变,就变作其他字体。可以说其他字体是欧体的变种。所以,把欧体当做书法的基本功来练习,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对未来发展很有意义的。

首先,那你应该到书店选择一本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碑帖,隶书或者楷书,隶书有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等,楷书有颜柳欧赵四大家,这些都是入门必选,选的时候字帖一定要影印版,切勿选择后人写的那种。其次,接下来就是练习了,从笔画开始练习,一定要从笔画开始再练习肩架结构,把基础打好,这样开始比较慢,后期就会上升的很快,如果图快的话刚开始就从整个字开始练习,不利于以后的提升。要注重读帖,在大脑里对字体的风格和特点有详细的走心的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