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曼氏金融(MFGlobal)破产事件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7-08-21
最近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媒体一直在讨论欧洲银行业是否会出现“雷曼”。 没想到欧洲还未怎样,美国这边先“啪”的倒了一个 ——曼式金融突陷危机,随即进入破产保护。在笔者看来,此事无非是历史的又一次重演。
曼式金融的传统主营业务是期货交易经纪。除了代客执行交易的手续费外,利息收入也是重要财源。 具体说来,就是来自期货交易保证金(Margin)的利息收入。比如老张做多一单股指期货,需交2000元保证金,小李做空同样的指数期货,也需要交2000元保证金;曼式金融收了客户4000元保证金,但并不需要向期货交易所交保证金,因为老张和小李合起来的净头寸是零。 它把4000元投放到隔夜借贷市场,就可以赚取利息收入。 过去,短期利率通常在几个百分点,经纪商能拿到可观的利息收入。但近两年来,美联储一直把隔夜利率压在0到0.25%之间,曼氏金融少了一项重要财源,不得不另想办法。
曼式金融采取的策略是投资短期欧洲国债,特别是意大利的短期国债。虽然欧债危机闹得凶,但意大利两年内违约的可能性很小,而且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已经明确担保了2013年以前到期的问题国家国债,因此曼式金融的投资似乎十分保险。 而且,曼式金融使用了长期回购合约(TermRepo)的融资安排,也就是说消除了“借不到钱”的风险(可参考《乱世华尔街》第11、12节有关描写)。这一来,它就可以净赚意大利国债和回购融资间的利差了。
如此“固若金汤”的安排最终还是出了纰漏,问题和《乱世华尔街》中详尽描述的LTCM、贝尔斯登、雷曼等案例差不多,都是因为杠杆太高。曼式金融的净资产只有12亿美元左右,所持资产却高达400多亿美元,杠杆率近40倍。虽然其所持有的欧洲债券基本没有违约风险,但当债券市价暂时下跌时,曼式金融还是必需向回购合约的对家增加保证金,于是它手头的现金很快紧张起来。 接下来的就是高杠杆金融机构“走向深渊”的老套路了:借贷渠道关闭-〉现金告罄-〉找不到救星买家-〉申请破产保护。
曼式金融的资产规模远小于雷曼,也没有太多柜上衍生品(Over-the-counterderivatives),因此破产事件的冲击应该有限。曼式金融老总科尔津(JohnCorzine)倒是号人物,值得扒一扒。
科尔津的履历很吓人:高盛老总-〉联邦参议员-〉新泽西州州长,是个政商两界通吃的大猛人。 他在州长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