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邯郸挑食的背后——邯郸经济数据解析

 三001 2017-08-21


首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邯郸是一个人口净流出型的城市,并且流出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邯郸人口普查的结果,常住人口917万,户籍人口963万,963-917=46万,这个差值就是离乡背井的邯郸人。到2015年底,根据河北省统计局1%人口抽查的结果,2015年邯郸常住人口943万,对比其当年底1050万的户籍人口,有107万的邯郸市民处于离乡背井状态。5年过去了,邯郸的人口流出规模翻了个倍。这当然意味着这个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无法养活它的市民。


再来建立第二个基本概念:邯郸的企业债务即将爆表。2016年末,邯郸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929亿,贷款规模高达2529亿,企业资金杠杆率(贷款/存款)高达272%!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全国2016年底的非金融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仅为140%,被经济学界口诛笔伐债务危机的山东省2016年底的企业资金杠杆率也就是169%。而邯郸的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没有任何城市可以与之相提并论。2016年邯郸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利润只有197亿,只相当于2529亿企业贷款规模的7.8%。考虑到邯郸其实是个工业型城市,197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概也就是这整个城市的各类企业经营所能创造出来的大部分利润了。好吧,这意味着这个城市的企业利润大概也就勉强够付个企业贷款利息。这种数据还真是让人惊讶。


第三,邯郸中央财政补贴越来越依赖。2014年来源于邯郸的全部财政收入305亿,但当年度邯郸财政预算内支出规模398亿,这中间的差值93亿,就是以转移支付形式获取的中央财政补贴。到2016年,来源于邯郸的全部财政收入326亿,但财政支出上升到534亿,中央财政补贴规模上升到208亿,两年时间,补贴规模竟然就翻了个番。好吧,我很好奇的随便翻阅了一下2016年邯郸的财政决算报告,增加额最大的是两项,社会保障和就业项从2015年的52.3亿增加到62.2亿,增加了差不多10亿;其次是城乡社区支出,从46.6亿增加到53.9亿,增加了7亿多一点。好吧,对于社保和就业项支出的增加,我们看到本文的第一点就可以理解了,人口流出规模持续增加的城市,就业情况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对于第二项,我稍微解释一下,城乡社区支出事实上就是基层镇村政权的维持费用,在就业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大家应该也能理解。


第四,邯郸。2014年邯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9元,只相当于当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的79%。到2016年,这个比值依然牢牢的稳定在79%(26603/33616)。在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翻倍的情况下,邯郸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依然没有实现对全国平均水平的赶超。从这种数据来看,作为环京赤贫带的代表性城市,邯郸城镇居民对于长期拖全国后腿的状况心安理得。如果,我这里就是说如果,中央对邯郸的财政补贴规模减少一点,也不知道邯郸市民会穷到什么地步去。


好吧,以上四点综合起来,总结起来的关键词就是:人口加速流出、债务爆表、财政窟窿、市民普遍贫穷。这么一看,大家应该对邯郸这个城市,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对于邯郸挑食这个成语,大家应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这样的城市,当然是我大中国最有资格挑食的城市了!


在本文的最后,我必须按惯例宣传一下:为了我中央财政有足够的财力补贴像邯郸这样的城市,请各位积极购买国债!爱国,从购买国债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