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军90周年—— 新编京剧《狼牙山》壮美画卷 撼人心扉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8月11日晚,由保定市委、市政府倾力支持,北京京剧院全力打造的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在保定直隶大剧院精彩上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作为“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壮举的发生地,保定是该戏正式公演后的首选演出地。 这部戏集结了国内优秀的编剧、导演等,组成了高水平的主创团队,其中艺术总监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边发吉担任,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优秀导演王青任导演,河北省著名剧作家杨舒棠为该剧的编剧。 此剧以1941年晋察冀边区反扫荡中的狼牙山战斗为背景,展现了八路军五壮士在掩护主力部队和老百姓转移的过程中,与三千多日伪军进行牵制战的英勇事迹和心路历程。据了解,该剧从2016年9月确定创排,剧本几经易稿,于今年6月初正式进入排练阶段,在赴张家口慰问演出和长安大戏院正式公演之后来到保定。 讴歌信仰 礼赞英雄 京剧《狼牙山》精彩亮相,撼人心扉 当晚,随着一声梆子高腔“狼牙山峰入云天”响起,京剧《狼牙山》的序幕拉开。 巍峨的狼牙山,英勇的五壮士,轰隆的枪炮声,惨烈的战争场面,多媒体与全息影像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随剧情心潮起伏。 剧中五壮士与敌人的战斗情节,与亲人的隔时空对话……一幕又一幕,激烈之余穿插温情段落。情绪到位的铺陈和演员的精彩表演,令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特别是五壮士之一胡德林与母亲的一段隔时空对话,说用自己一条命可以换回几万百姓的命时,那一声“娘……”喊得在场观众无不动容。生死抉择,家国情怀,在弹药尽绝的最后时刻,五壮士带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带着对老百姓和亲人的不尽思念纵身跳下了悬崖。那一刻,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掌声如潮。 此外,这部戏中,北京京剧院精心挑选优秀的青年京剧演员担纲主演。年轻演员极大地活跃了舞台气氛。整场演出有多处唱做并重的戏,演员演唱功力最大程度得到发挥的同时,跳跃、翻跟头、打斗的场面一场比一场精彩,令观众大呼过瘾。 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拥向台前,与演员合影留念,久久不肯离去。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难掩激动之情:“这部戏太真实了。之前也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但看了这出戏后,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英雄也是普通人,也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因此他们的壮举更加让人钦佩、让人感动。” “以前一直以为五壮士是被逼跳崖的,现在才知道他们是为保护老百姓而诱敌上山主动跳崖的。”跟随父母一起观看演出的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说,“现在的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这部戏将五壮士塑造得有血有肉。亲情、爱情、战友情恰到好处地穿插戏中,令整出剧目的情感丰满立体,憾人心扉。”演出结束后,观众王女士依然泪光闪烁。 “狼牙山的故事,中国人太熟悉。这部戏难得的是,既演出了信仰的光芒、英雄的气概,也演出了凡人的悲喜。”有专家这样评论京剧《狼牙山》。 高度重视 倾力支持 我市各界助力精品打造,致敬英雄 8月10日晚,在京剧《狼牙山》正式演出前的联排现场,保定市文广新局、北京京剧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演职人员接受了记者专访。 据介绍,保定是红色革命之城,是五壮士壮举的发生地。《狼牙山》这样一部优质、正能量的艺术作品,自创排之日起就受到保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保定市委、市政府筹集了200万元资金,支持《狼牙山》的创作和演出。 “市文广新局也先后几次赴京参加该剧的排练、新闻发布会和剧本研讨会。易县县委宣传部、容城县委宣传部、易县狼牙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以及许多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支持《狼牙山》的队伍中来。易县县委宣传部、狼牙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多次接待剧组的采风,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史实资料。”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孙彦君表示,京剧《狼牙山》得到了保定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该剧大家云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非常精彩感人的优秀剧目。 保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孙彦君 “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在保定市的大力支持下,剧组采风深入、全面,为创作出精品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京剧院院长、京剧《狼牙山》出品人、制作人李恩杰说。 《狼牙山》出品人、制作人、北京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
据介绍,为创作好这部戏,剧组多次赴易县狼牙山采风。剧组参观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沿着五壮士战斗的路线登山,与五壮士的后代座谈,深入村庄请教经历过战争的当地人和他们的后代。 一次,剧组在狼牙山采风时,意外得知五勇士中两位英雄的后代——葛振林、宋学义的儿子葛长生、宋福保来到狼牙山扫墓。在狼牙山景区管委会的帮助下,剧组与英雄的后代召开了一次难得的“偶遇”座谈会,为《狼牙山》剧组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灵感。 “下地排练前,《狼牙山》剧本十二易其稿。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也是我们对英雄壮举不断思考、求证、挖掘、理解的过程。”李恩杰说,将狼牙山五壮士搬上舞台,不仅是要打造一部反映中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品,也要通过这部作品讴歌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讴歌党和人民军队。 数度“内测” 精雕细琢 打造最有诚意的抗战剧,传唱不朽英魂 据介绍,作为建军90周年献礼大戏,京剧《狼牙山》在北京正式公演前,经历了3次“内测”。 北京京剧院秉承对英雄的敬畏之情和对题材的审慎态度,在排练厅联排、剧场彩排、驻张家口部队慰问演出时,都邀请京剧业内专家、狼牙山地区史地专家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代观看演出,对史实细节和艺术呈现精雕细琢,舞台美术、服装道具、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推敲,以呈现最佳舞台效果。 北京京剧院在创作《狼牙山》时,与五壮士的后代——葛振林的儿子葛长生、宋学义的儿子宋福保交流,他们对该剧的期待是“一定要真实”。葛长生表示:“我父亲也是一名普通战士,你们要歌颂英雄,歌颂的不是我父亲他们五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八路军战士,千千万万无名英雄。” 五壮士后代的期望,也是《狼牙山》剧组坚守的原则。《狼牙山》排练期间,恰逢北京持续高温,排练厅高温如蒸笼,再加上“五壮士”有很多翻腾跳跃的动作,不到一个小时,演员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剧场彩排结束,北京京剧院奚派老生、马宝玉的扮演者张建峰累得瘫在椅子上,感叹道:“我对得起五壮士了!” “剧中通过五壮士与敌人的战斗情节和与亲人的隔时空对话,展现出他们的英雄壮举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生死抉择、家国情怀,还有亲情、爱情、战友情,构成了一幅军民鱼水情深的壮美画卷。”李恩杰表示,“这是一部最有诚意的抗战剧,同时也是这么多年来,大家异口同声说好的一部戏。” 京剧《狼牙山》以最有诚意的创作向建军节献礼,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文章转载自【保定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