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庆龄故居对面排起了超长队伍 竟然都是为了这本叫《仿佛》的书!

 cxag 2017-08-21


这几天最热门的活动,当属2017上海书展,科幻专场、大咖对谈、文学交流、新书首发……各种活动如火如荼。而在上海繁华淮海路上闹中取静的一隅,在宋庆龄故居正对面的大隐书局,众人期待的《仿佛》新书发布会如期举行,引爆新一轮新书话题!



8月20日上午,大隐书局被闻讯而来的读者挤爆,签售时排起的长龙延绵百米,而这样火爆的氛围,都是因为韦杰——一位创业9年,就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80后企业家,如今,他一手打造的金诚集团,以58个特色小镇为载体,构建全生态链小镇经济,累计资产近500亿。



《仿佛》是韦杰创作的第一本书,有他9年的创业经验,当然也不仅限于此,在书中,他还分享了管理哲学与人生智慧。而此次《仿佛》新书发布会上,韦杰更与读者进行了一场禅意满满的人生对话。



《仿佛》: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上午9:30,当韦杰一身中式长衫,儒雅风趣,出现在大隐书局时,现场顿时活跃起来,掌声、欢呼声阵阵。店内的互动区域,也早已被读者“包围”得水泄不通。




世界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别人画在墙上的,是经过描绘的,可能是统一的,可能是美好的,可能是贫穷的;当你通过知识、 能力的积累,超越第一面墙,就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有硝烟,有权利的斗争,有尔虞我诈的商业竞争,有些人被这个世界征服,有一些人则会悲观、会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第三个世界,只有少数人有机缘进入其中,他要在时光里镌刻下自己的烙印,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


随着韦杰娓娓道来自己的世界观,店内虽然人头窜动,却不见喧杂,大家似乎都沉浸在他所分享的故事中。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仿佛》想要传达的核心内涵,韦杰认为“形神合一”这个词最为恰当。他在《仿佛》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僧人得道归来,当旁人问他得道前后干了什么,虽然答案一致,都是“扫地、烧水、吃饭、睡觉”,但他得道前,扫地的时候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吃饭;而得道后,则是扫地的时候扫地,烧水的时候烧水。他说,很认真地做好一件事,就是形神合一的一种表现。



韦杰坦言,一开始的初衷是希望跟团队分享,后来想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也是有意义的事,于是《仿佛》便发行了。而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说,《仿佛》是彷徨困惑时期最好的解药。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小白,还是混迹职场多年的白领都能在这书中所有收获。而且,这是一本值得每年都拿出来重读一遍的书籍,从某种程度上,算得上一本职场版本的'《道德经》'。




韦杰:让更多的人知道未来的路如何走


在现场,有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外地读者,有更多本地闻讯而来的本地读书爱好者,其中有儿童,有学生,有老人,有职场新人,有企业高管。还有不知情的读者,偶遇这次活动,拿起书架上的《仿佛》,加入这场充满人生哲理的交流中来。



70多岁的宋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在现场他听得格外认真。



还有一位80后妈妈说,她很早就买了《仿佛》这本书,而且已经和自己8岁的儿子一起完整地读了一遍,虽然目前他还不能深刻的理解当中的故事,但也有些懵懂的想法。得知《仿佛》发布会今天要在上海举行,她特意赶过来参加活动,想要把韦杰亲笔签名的《仿佛》当作礼物送给儿子。



交流环节一结束,200多位读者就及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龙。整个签售过程,韦杰一直不停地忙碌着,除了自己的名字,他还为每一个人在新书的扉页上,签上不同的寄语:“和光同程”、“和光同至”、“和光同寿”……与此同时,也把自己真诚的感谢送给了每一位来参加活动的人。



虽然只有短短两小时的活动,但很多人都收获不少。对于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有的人明白了,有的人似乎明白了又似乎还未明白,有的没有明白但知道了当下该如何走。这或许就是韦杰的魅力,也是《仿佛》的魅力。


TIPS:《仿佛》第二场读者见面会(宁波站)即将在上海三联书店·筑蹊生活举行,时间是8月26日19:30-20:30;地点为宁波和义路100号小剧场。如果你错过了第一堂人生课,不要错过第二堂。


*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