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居民健康卡昨日首发 相当于“第二身份证”

 三叔收藏 2017-08-21

3月28日下午,广西居民健康卡在桂林市举行首发仪式。与此前人手一张的社会保障卡不同,这张居民健康卡是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的载体,实现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是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健康信息的电子载体,相当于“第二张身份证”,实现人手一卡,全国通用。

桂林成为广西首个可申领城市

28日下午,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领导向10名桂林市民现场发放了广西首批居民健康卡。

据介绍,2015年,自治区卫计委将桂林市确定为全区居民健康卡试点建设城市。桂林市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首先选取市直医院推进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建设。其中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中医院,于2017年初率先实现居民持健康卡在自助设备或服务窗口进行挂号、预约、就诊、缴费、检验报告单查询打印等功能,并实现跨机构一卡通用。

预计在4月上旬,桂林可完成全部市直医院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2019年底前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

可办理预约挂号就诊等业务

居民健康卡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健康卡”,它是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心用于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信息载体。居民健康卡建设由国家卫计委统一规划,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联合金融机构面向当地居民发行,人手一张,全国通用。

记者了解到,居民健康卡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健康功能,可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查询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居民持卡可在各级医疗机构办理预约、挂号、就诊、取药、打印报告单和费用结算等业务,实现医疗服务一卡通;还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办理儿童疫苗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

居民健康卡的信息查询功能也是其很重要的一方面,持卡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自助机、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查询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历次就诊记录等信息。还能享受健康宣教、疾病预警、家庭医生签约、个人健康管理等服务。而这些记录的信息将跟随居民一辈子。

与社保卡在应用领域上有差别

“已经有一张社保卡,能看病刷卡,为什么还要弄一张居民健康卡?”在采访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自治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保障卡是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各项社会保障及公共就业服务。而居民健康卡主要应用于卫生计生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的信息载体,是记录一个人一生的所有健康信息的电子载体。两张卡的发卡领域和发卡目的都不一样。

该负责人说:“健康卡就好像居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一样,实现联网后,今后在全国各地所有联网的医疗机构,这张健康卡能代替医院的就诊卡,实现在医院内各个就诊环节刷卡确认身份和信息检索,一刷卡就能了解就医者的病历病史,而这些是社保卡做不到的。”

此次桂林首发的居民健康卡,由卫计委和银行联合发行,将诊疗卡、预防接种卡、金融卡集合起来,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费用结算、预约挂号等应用。由于加载了金融卡,居民可以往这张银行卡账户里存钱,它除了具备普通银行卡功能外,还可用于医院费用结算,并可通过在自助设备上自助挂号、自助缴费的有密支付、以及使用手机APP进行预约挂号、自助缴费支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