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宋诸香浅识

 秦岭之尖 2017-08-22


1

降真香、白檀香(图1、图2)


沉水香、降真香、白檀香,是宋人喜欢的焚香之材,也是合香中可以用作构成主体香韵的基本香料。白檀香,佛经称檀和牛头檀,即檀香科的檀香,有白檀香和黄檀香,主产于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马来半岛等地,乃半寄生的常绿小乔木。质细密坚实,气异香,而白檀为愈。入药用它富含芳香油的心材,焚香亦然。《佛说栴檀树经》述檀树故事,情节与九色鹿的故事相仿佛,其中说到檀“根茎枝叶,治人百病,其香远闻,世之奇异,人所贪求不须道也”,可见其珍。宋人合香,以水沉与檀香的搭配为常。合香常用者尚有紫檀,则为豆科常绿乔木,质坚重,有香气,所贵亦心材,晏殊《浣溪沙》“向谁分付紫檀心”,巧用其意也。


芸香科的降真香、豆科的降香檀以及同科的印度黄檀,均有降真香之称,其心材都可以入药,焚香则也是用其心材。降香檀产海南,徐表《南州记》云降真香“生南海山”,应指此种。宋人也或用香花的精油熏制降真香,一如熏制水沉。南宋郑刚中有诗详记其事,诗题则犹一小序—《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爇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诗云:“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评品坐粗烈,不在沉水伦。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瓦甑铺柚蕊,沸鼎腾汤云。重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余馨触鼻观,到底贞性存。”合香也常用到降真,不过使用更多的仍是沉香。


图1  檀香 


图2 降香檀


2

甘松、丁香、藿香、零陵香(图3?图5)


甘松、丁香、藿香、零陵香,在合香中应是用作调和与修饰的一类。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茎及根,有强烈的松节油样香气。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它“合诸香及衣妙也”。唐人韩鄂《四时纂要》“合衣香”:“零陵一斤,丁香半斤,苏合半斤,甘松三两,龙胫(按应为“脑”)二两(无则以甲香代之),麝香半两,郁金二两。右件并须新好者,一味恶则损诸香物。都捣,如麻、豆,以夹绢袋子盛,或安衣箱中,或带于身上。”《开宝本草》收为正品,并云:“甘松香,味甘,温,无毒,主恶气,卒心腹痛满,兼用合诸香,丛生叶细。《广志》云:‘甘松香出姑臧。’”


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蕾,主产于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和非洲东部。其果实为丁香的种子,名母丁香。花蕾则名丁香,别名公丁香,含挥发油15%?20%,香气最烈。近于成熟的果实称作鸡舌香,气微香,味辛辣,含淀粉和少量挥发油。曹操与诸葛亮书“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即此。


图3 丁香植株  


藿香、广藿香,均唇形科植物,前者为中土原产,后者原产东南亚一带。万震《南州异物志》:“藿香,出典逊,海边国也,属扶南,香形如都梁,可以着衣服中。”典逊,其地在今缅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则《志》所记当为广藿香。曹植《妾薄命行》“御巾粉君傍,中有藿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此即着衣之香也。纳,艾纳;都梁,兰草;鸡舌,丁香;这里的藿,也应是广藿香。广藿香乃植物香料中气味尤其浓郁的一种,香能持久,更是它的最为优胜处。


图4 广藿香


零陵香,又名燕草,排草,即报春花科的灵香草。沈怀远《南越志》:“苓陵香,土人谓为燕草。”苓陵香即零陵香。苏敬《唐本草》注:“生水山间,可和诸香,煮汁饮之亦宜。合衣中香。”《桂海虞衡志·志香》:“排草,出日南,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亦用以合香,诸草香无及之者。”

 

图5 灵香草


3

艾纳、甲香、龙脑、麝香、乳香、安息香(图6?图10)


艾纳、甲香、龙脑、乳香、安息香或金颜香、麝香、龙涎香,在合香中是用作发香和聚香的一类。艾纳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及嫩枝,蒸馏提取的结晶称艾片。不过宋人合香所用艾纳,却是另一种。《证类本草》卷九“艾香”条:“《广志》曰: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同书卷十二“松脂”条引苏敬《唐本草》注:“树皮绿衣名艾纳,合和诸香烧之,其烟团聚,青白可爱也。”洪刍《香谱》载录“球子香法”,其方有“艾一两”,注明“松树上青衣是也”。东坡《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青苔”,所云“艾纳”,即此。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又提到一种与它相似的槟榔苔,曰:“出西南诸岛,生槟榔木上,如松身之艾,单爇极臭,交趾人用以合泥香,则能成温馨之气,功用如甲香。”


图6 艾纳香


甲香为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掩厣。苏颂《本草图经》曰:甲香“今医方稀用,但合香家所须,用时先以酒煮去腥及涎,云可聚香,使不散也”。甲香的修治,本草类书记载颇多,总之是须反复煮熬,即分别用含酸、碱、盐、醇等物质的各种溶解方法煮之再三,洗净又煮,意在用多种方法溶解掉动物蛋白质,以使焚香时不致受其特有的焦臭气味的影响。


龙脑香,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三“龙脑”条曰:“龙脑,《西域记》: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亦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修理而析,其中有香,状如云母,色如冰雪,此谓龙脑香也。”所引《西域记》,见《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条,秣罗矩吒国为南印度古国。


图7 龙脑块 采自《灵台沉香》


龙脑是龙脑香科龙脑香树树脂的加工品,即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干燥树脂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蒸馏冷却后的结晶,称龙脑冰片或片脑,其质最优者称梅花脑。龙脑汉代即已由南海传入中土,时称果布(《史记·货殖列传》),唐代则数量大增,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可见其盛。李贺“龙脑入缕罗衫香”,“钿盒碧寒龙脑冻”,唐风也,宋代则多用作合香。南宋许棐《月涧惠砚滴梅脑》:“踏雪寻梅兴未偿,衣襟赖有隔年香。铜匜更炷冰花脑,不到孤山也不妨”。“孤山”“寻梅”,固然都为着切题。


不过宋人合香中多有香气拟梅者,其中自然少不得龙脑来聚香,如洪刍《香谱》“梅花香法”:“甘松、零陵香各一两。檀香、茴香各半两。丁香一百枚。龙脑少许,别研。右为细末,炼蜜令合和之,干湿得中用。”那么诗又不仅字面切题而已。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句云:“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香螺脱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尽缪篆纹。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婆律即龙脑,语出《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八);香螺脱指甲香;老脐,麝香也。诗言麝食柏而香,原袭古人成说,不过麝的取食的确很清洁,如松与冷杉的嫩枝和叶,又地衣、苔藓、野果。合香所用为整麝香亦即毛香内的麝香仁,俗称当门子,其香气氤氲生动,用作定香,扩散力最强,留香也特别持久,惟名贵不及舶来品的龙涎香。

图9 乳香


乳香即橄榄科卡氏乳香树的干燥树脂,香气温和而留长。主产于红海沿岸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此外土耳其、利比亚、苏丹、埃及等地也有出产。其采收在春夏两季,以春季为产期。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割伤,并开小沟,使树脂由伤口渗出,流入沟中,数日后凝成干硬的固体,即可从树上采收;有落于地面者,也可拣取,但易黏附砂土杂质,品质较劣。后者,即宋人所说的“塌香”。《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薰陆即乳香也,本名薰陆,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镕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香有数等,说见《云麓漫钞》卷五。薰陆,佛经译为“杜噜”,也是梵语的音译。乳香之优者,时称“拣香”,《清明上河图》中绘着香铺前的一个大招贴,上书“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图11),即此。次曰“瓶香”,“言收时贵重之,置于瓶中”(《诸番志》卷下),所谓“薰陆光射琉璃瓶”,即此。


图11(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52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安息香,即安息香科安息香树的干燥树脂,产今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伤其树干,流出树脂,干燥后采收,便是安息香。《诸番志》卷下:“安息香出三佛齐国,其香乃树之脂也,其形色类核桃瓤,而不宜于烧,然能发众香,故人取之以和香焉。”不过宋代更多用到的是金颜香,同书曰:“金颜香正出真腊,大食次之。所谓三佛齐有此香者,特自大食贩运至三佛齐,而商人又自三佛齐转贩入中国耳。其香乃木之脂,有淡黄色者,有黑色者,拗开雪白为佳,有砂石为下。其气劲,工于聚众香,今之为龙涎软香佩带者,多用之。”据此,它应即同科的暹罗安息香树(Styraxtonkinensis Pierre),产于今泰国湄公河附近一带。用作佩带的软香多制为香珠,也常常做成扇坠。史达祖《菩萨蛮·赋软香》:“广寒夜捣玄霜细。玉龙睡重痴涎坠。斗合一团娇。偎人暖欲消。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风调更为媚丽的又有詹玉《庆清朝慢》“红雨争妍,芳尘生润,将春都揉成泥”,“梅不似,兰不似,风流处,那更著意闻时,蓦地生绡扇底”,所赋亦软香。两调都是借了佩带的依偎之意而写得格外香艳。不过安息香之名在明清时代常常是被借去指线香。《长物志》卷十二“安息香,都中有数种,总名安息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买几根安息香,薰了又薰”;《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四回“叫香匠做他两料安息香”,皆其例。《清稗类钞·工艺类》“制安息香”条:“安息香树之脂,坚凝成黄黑色块可为香,并可制药。今通用之安息香则多以他种香料合木屑作线香状,但袭安息香之名,实无安息香料也。”


图10 越南安息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