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内容博大精深。有人遵循旧传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练出浑身本领,熟通多体还能名扬一方。又有人,博学广思、自创书体,居然能开创广阔天地。本文作者就是其中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穆治钢。 穆治钢少年学书,期间跟随父亲学字,1980年代初成为一名书法教师。1987年,被聘为吉林省第一位专职书法教研员。 当年他的学生中有农村孩子,他经常家访并随机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农村家庭孩子吃饭和写字用的是一张炕桌,为了不耽误时间,穆治钢灵机一动,索性就让学生把纸抻好,开始练字,谁知越来越有名气。 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文从沈梦了解,凡是记住父母生日的,穆治钢都会在学生家长生日的当天现场悬纸赠送一个大“福”字。随之,他的名字也逐渐为大众所熟知。1985年,穆治钢持纸到启功先生家登门求教,获得热情接待。 不久,他参加了欧阳中石创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前身)书法高研班,为欧阳中石展示悬纸书法艺术,并将论文《再论悬纸书法艺术》及证书展示给欧阳中石。欧阳中石高兴地说:'悬空作字,古已有之,在空白画轴上悬纸书法,并作为课题研究,穆治钢是第一人'。 多年后,穆治钢拿着作品到欧阳中石家求教。欧阳中石评语写道:“日久违别,久不晤,今日偶见所书颜字,叟,深以为,治钢有独高专擅......” 2011年,“穆治钢悬纸书法艺术馆”落户上海,他被聘为上海海湾旅游区形象代言人。时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亲笔题写匾额。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说:“穆治钢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都很丰富,无愧于中国悬纸书法第一人......”奋斗到这个地步,也算成功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