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清有棵千年神树竟开五色花,难倒一群专家

 三余杂谈 2017-08-22

   临清市八岔路镇五花槐辛集村有棵古槐,如今早过了花期,而其仍花香四溢。尤其不同于一般国槐的花有白、黄两色,其花有五色,白、黄、红、绿、紫,故得名五花槐,非常罕见。

  史书记载,这棵五花槐,植于西汉。而根据科学考证,其树龄已有上千年,并列入《聊城古树名木》一书。

  更令人着迷的是,这棵树的“故土情”。上世纪60年代,用其种子育苗,栽植他处,至今小树也已有对掐粗,可花色从来不见五色,而是两色;2002年,吉林省植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前来剪枝嫁接,花色仍是白、黄两色。“他乡不开五色花,只因根恋故土情。”有人这样总结五花槐的“故土情”,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不止于此,这棵古树还有很多的传奇故事。


奇异

花开五色罕见,育不出“五花后代”更奇


  临清市八岔路镇五花槐辛集村,在历史上曾属于今河北省馆陶县,在上世纪60年代划归临清。因此,该村的情况,在馆陶县史书上多有记载。

  其中,《馆陶县志》对这棵五花槐做了特别的记载,称“辛集村中观音堂(庙宇)左侧有异槐,夏季放花,每朵五色,为馆陶县四大古树之一。”

  另据《馆陶县乡土志》记载,“五花槐,在城东北三十五里新兴集村(原名)……有古槐三株,花放五色,相传植自前汉(西汉)文帝时……后宋太祖河东之战,系马于树,正值万蕊芬芳,太祖因感慨曰,此必得五沃之宜,不然何其色殊若是也。”按此记载,宋太祖赵匡胤认为,五花槐之所以花开五色,是因为此处的土壤肥沃,即五沃。

  因为不同于一般国槐的白、黄两色花,这棵五花槐数百年来一直让当地人为之着迷。今年70岁的王玉琢,是该村退休老教师。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他应邀给当地苗圃送去这个五花槐的种子进行育苗。其中,8棵小树苗栽植在一所校园里,如今也已经有对掐粗,但花自始至终为白黄两色,而不是五色。

  五花槐辛集村村主任王福合说,2002年吉林省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曾前来该村,取走这棵五花槐的枝条进行嫁接。回去后虽然嫁接成功,但仍花开两色,而不是五色。

  以上情况发生后,村人便想起“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典故,甚至有人认为这棵五花槐有“故土情结”:他乡不开五色花,只因根恋故土情。

  聊城市城市园林管理处园林科研所所长李艳文说,这棵五花槐,是一棵国槐,属于豆科槐属,树龄大约1000年,已经列入《聊城古树名木》一书。对这棵五花槐究竟为何花开五色,她分析认为,或许是基因变异引起。

  据李艳文介绍,近期,她将和权威专家实地进行考察,力争揭开“花开五色”之谜。


故事

赵匡胤拴过马,东汉大将树下获雅号


  记者在该村看到,虽然时至8月,早过了国槐花季,但这棵五花槐却花开四溢,一束束花束,垂挂枝头。细看,每一朵花都有5个颜色,即白、黄、红、绿、紫。

  据《聊城古树名木》介绍,这棵五花槐属于国槐,但比普通国槐花期晚、花期长,花梗呈草绿色,下垂,长短不一。花身长而短平,似如意花,花絮像一株株倒垂的鸡冠花,前端呈龙头状。

  除了花开五色的奇异之外,这棵五花槐更有诸多传奇故事,甚至与三部史书有渊源、被记载。

  其中,《馆陶县乡土志》记载称,“路临要津,有古槐三株(注:据记载,其中一株在清咸丰同治年间被土匪砍伐)……乃光武中兴,曾舍于下,论功行赏,冯异屏立树下。”说的是,当年跟随刘秀的开国名将有28位,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征战间隙,大家常在一起论是非说战功。每当大家争功论赏时,大将军冯异总是独自躲到五花槐下面,不与大家争功。后来,士兵便送给他一个雅号“大树将军”,意为不居功自傲。《后汉书》中也对此记载称:(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另外,赵匡胤曾在五花槐下拴马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甚广。相传,赵匡胤当年下河东,骑马路过五花槐辛集村,时值三伏天,人困马乏,就把马拴在了庙前的五花槐上,然后进庙安歇。可是不久,马大叫起来。赵出来一看,马又踢又叫,把树弄得伤痕累累,便急忙上前给予制止,并惋惜地说:“老槐树啊,实在对不起,愿你伤口早日愈合,枝繁叶茂,花放五彩。”此后,这棵树的花果真就由白黄两色,变为五色。

  传说无从考证,但至今这棵五花槐裸露的树根有三个马蹄形状的印记,清晰可见。


保护

用作村名路名,村民视为“神树”


  据《馆陶县乡土志》记载,此处原有古槐三棵,现存这棵五花槐是其中最小的一棵。另外两棵,一棵在清咸丰同治年间被土匪砍伐,另一棵枯死,枯干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存留村内。

  该村今年78岁的王之堂说,这棵枯死的古槐粗大无比,几个人可以在中空的树干内玩一个叫“敲夯”的游戏。这也可以佐证,当初作为三足鼎立之一的这棵五花槐,其年代之久远。

  今年71岁的村民梁金骏说,这棵五花槐在周边数十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当地东起林森路,西至临清潘庄镇一段10余公里的公路,名叫五花槐路。平时,该村尽管在村民的口语中叫“辛集村”,其实确切的村名是“五花槐辛集村”。“五花槐辛集村,村民身份证上村名就是这样写的。”梁金骏自豪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村民已经将此书作为“镇村之宝”。“那么多人扒槐子撸槐花,但从来没有人敢动这棵树。”王玉琢说。

  如今,围着这棵五花槐,村里建了一个整洁的广场。尤其是夏日,浓郁的树荫下,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记者 林志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