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OCT十项临床研究结果
2017-08-22 | 阅:  转:  |  分享 
  
历经十年,中国OCT十项临床研究结果研究一:易损斑块与ACS该项研究解答了为何有些斑块能破裂且导致事件,建立了活体影像判断极高危斑块的参数。
研究结果表示:重度狭窄病变所含有的易损斑块远大于轻、中度狭窄所含有的易损斑块。因此,易损斑块位于轻、中度狭窄病变部位比例小,倾向于
非介入治疗;易损斑块位于重度狭窄病变部位倾向于介入治疗。该项研究获得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可。JAmCollCardiol执行
主编JagatNarula教授发表专题评述:该研究提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为的重要信息。支持OCT在活体内能准确判断斑块特征,而不
是必须依靠尸体研究。研究二:寻找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帽厚度(<52μm)是一个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然而斑块负荷
(>76%)及狭窄管腔(<2.6mm2)是破裂引起事件的必要条件。所以即使一个TCFA具有所有文章中所得高风险特征,并不意味着患者
就将发生ACS。研究三:完善ACS的三种最常见病变认识ACS发病有三大机制:斑块破裂、斑块侵蚀、钙化结节。该研究完善了斑块侵蚀的认
识,应用OCT可明确斑块侵蚀的诊断。且斑块侵蚀的OCT诊断标准得到国际认可,研究结果写入国际最权威心脏病学教科书Braunwald
''sHeartDisease第10版,其主编Nicholls教授发病专题评述:这是首次在尸检之前,可靠的识别斑块侵蚀。为改变心
肌梗死的救治和二级预防迈出了关键一步。著名影像学家Alfonso教授在JACC杂志发表评论:一直以来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只能通过病理
诊断,Jia等人利用OCT实现了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的在体诊断。这一创造性发现深化了对ACS发病机制的认识。研究四:应用OCT评价血
栓特征首次应用OCT结合病理学观察急性血栓及亚急性血栓的相关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兔颈总动脉的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模型,并分别进行了
OCT和病理学的检测。研究五:STEMI患者残余血栓差异性在前期重要发现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在血栓形成、溶栓后残余
血栓组成成分的巨大差异,该研究发表在JACC上。研究意义为提示两种斑块类型在血栓形成机制、抗栓易感性存在差异。为个体化抗栓治疗策略
制定提供依据。研究六:首个前瞻性临床抗栓有效性研究EROSION研究该研究结论为:1/4的ACS患者的潜在发病机制是斑块侵蚀。且对
于管腔狭窄度较轻的患者无需置入支架,仅仅通过抗栓治疗即可降低血栓体积,增加血流面积,且在ACS后1个月罪犯病变不会发生缺血事件。该
项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NatureReviewCardiology高度评价该研究:抗栓治疗而非支架植入可能是安全
的治疗策略,这一新的治疗策略或将颠覆传统ACS的治疗理念。EuropeanHeartJournal特邀哈佛医学院PeterL
ibby教授发表题为“斑块侵蚀与ACS的精准治疗”专题评述:该研究改变了目前对ACS采取“一刀切”的介入处理策略,这一新的治疗理念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七: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腔内影像学研究在BMS后,进一步在“药物洗脱支架(DES)远期随访研究”中,首次
揭示内膜愈合存在不同差异,可能与支架远期不良事件相关。研究八:首次提出支架内斑块破裂是晚期支架内血栓成因之一在“金属裸支架(BMS
)远期随访研究”中,首次应用OCT评价裸支架内新生脂质斑块,并提出支架内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能是晚期支架内血栓成因之一。OCT揭示了
PCI支架术后远期失败IST的可能机制:支架贴壁不良(33.7%),新生动脉粥样硬化(34.7%),支架内皮化不全(24.5%),
其他(7.2%)。研究九:应用OCT结合端粒酶检测评价支架内膜增生首次应用OCT检测技术结合端粒酶检测对支架植入随访患者进行实验研
究,提示了OCT检测支架内膜厚度与白细胞端粒酶长度呈负性相关。研究十: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腔内影像学研究最大亮点为支架的膨胀不良
是晚期事件的独立因素。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建立了OCT参数与临床事件的关系;为OCT的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OCT技术未来及展望
OCT复合型与IVUS、FFR等结合,应用将更方便;分辨率为1μm的OCT已发明,可观察内皮细胞;OCT为活体光谱分析提供了可能;OCT将成为临床冠脉介入诊疗的常规辅助手段。
献花(0)
+1
(本文系zpyyzzhzzh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