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小小股脉通123 2017-08-22
      本文是我对波浪理论中两个难点——波浪起点与联合调整浪中的X浪——的心得体会,内容可能略显生涩。望读者指出其中不足。

  波浪起点
 
 上证指数与道琼斯的长线观点》文末:“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中的皇冠,我认为这皇冠上的明珠就是解决如何确认第一浪起点的问题……无论是上证指数长期波浪的划分,还是1929年大萧条是二浪还是四浪,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不知第一浪在哪里。可见这个问题十分重要。见到过普莱切特把英国的早期股票走势和美国的股票走势连接起来从而确定波浪级别。这种做法也是一种假设,而且还可以再向前追溯,无穷无尽。这也是确认第一浪起点的难题所在。或许用波浪特征判定波浪级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也可能永远找不到答案,只有在相对浪形的确定性中继续体会绝对浪形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用实验的方式来说明波浪起点的重要性。
  在《上证指数与道琼斯长线观点的再探讨》,我用下图做出了上证指数的初始浪型,假设从1984年起点为1(反映在对数坐标中就是0)。可以看到从1984年-2001年,中国市场完成了第一个大循环浪(I),2002年-2005年的调整浪为大循环浪(II),目前正处在大循环浪(I)的循环浪III中。看到下图,必然有一个疑问:浪(II)与浪(I)相比过于短小,是否太不协调?接下来我用实验给出的答案是:波浪起点的大小在对数坐标下会对浪型产生视觉上的扭曲,这就是波浪起点重要性的所在。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这个实验是:改变波浪起点的数值,观察对图形的影响。上图中,波浪起始点为1,如果把1改成10、0.1、0.001、0.00001,其效果如下:

波浪起始点为10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波浪起始点为0.1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波浪起始点为0.001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波浪起始点为0.00001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结合以上四幅图,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波浪起点的数值从大到小并趋近于0时,无论后面的浪型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或波澜壮阔,都将显得平坦。这个原因是由对数坐标图的性质决定的。在对数坐标图中,相等的纵向距离表示的是相等的涨幅而不是相等的点数,所以起点数值越小,第一浪的涨幅越大。当起点数值为0时,第一浪的上涨无论多小(即使是0.00001),在对数图中的表示都是涨幅无限大。
  追溯波浪起点实际上是将第一浪起点的数值向0趋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值越小,越会对后来的浪型在视觉上产生扭曲,使之变得很平坦以至于无法划分确切浪型,这是追溯波浪起点的困难之处。因此,对指数起点划分浪型时,应当排除视觉上的影响,着眼于实际幅度。
  无论波浪起点的数值将后面的浪型变得如何平坦,都改变不了跌幅的确切数值。见第一张图,静安指数在1987年12月为116点,下跌至1989年10月最低84 点,对应的是一个平台型的II浪,对于一个平台型调整浪而言27.5%的跌幅足够了。而这个跌幅27.5%,即使波浪起点为零,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上证指数与道琼斯长线观点的再探讨》中,我对美国市场的初始浪型的划分如下,1929年的大萧条是大循环浪(II)。它下跌了89%,完全能够作为一个(II)浪,但在图中显得很小,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波浪起点的扭曲作用。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波浪起点数值对浪型视觉上的巨大影响。所以对第一浪来说,当起始点趋向于0时,第一浪的涨幅在对数坐标图中会趋向于无穷大。因此,不得不放弃从推动浪的角度识别出第一浪。原因在于:第一浪的起始点如果很小就会将这一浪变得十分大,它的级别会被错误地放大。所以,对第一浪的识别可以不用从它的0点开始数浪,我提出的方法是:找出第一浪内部的两个调整浪来确定第一浪的存在,并辅之以子浪间的结构综合判断。具体地说:

  1.第一浪开始时间为指数所在的股票市场建立之日(对中国是1984年,对美国是1789年)。某级别的波浪必须有一个起点,否则向前追溯将无穷无尽直至人类刚从树上爬下来,这是没有意义的;
  2.确定第一浪的时间后,找出指数走势中两个(级别最大的)规模类似、形态交替的调整浪,它们很可能是属于第一浪的两个调整浪。规模类似,可以用“调整圆”来识别,见《圆:调整浪的新观点》文末的。
  3.加入波浪理论的规则:第四浪不进入第一浪的区域,第三浪在百分比幅度上不是最短。由于第一浪的涨幅是趋向于无穷大的,所以第一浪第五子浪的涨幅必须小于第三子浪。
  4.第一浪完成后,需要有一个规模或时间上与第一浪匹配的调整浪,它就是第二浪。

  上文中对上证指数和美国市场的初始浪型进行的划分,就是以上方法得出的结论。


  X浪
 
  X浪是普莱切特对波浪理论的扩展。艾略特的原著中已经有双重或三重锯齿型调整浪的观点,普莱切特将连接两个调整浪的一个过渡性调整浪命名为X浪,并衍生出了联合型调整浪的概念。经事实验证,这确实是重要的发现。但普莱切特本人未对X浪做出详细的说明,仅有X浪是调整浪(含三角形调整浪)这一点。在他的著作中,给出了下图说明X浪的应用。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普莱切特在书中隐含着但未指明的是:联合调整浪W-X-Y(-X-Z)一旦被识别出来,它就与任何一个调整浪没有什么不同了。一个最简单的3-3-5平台型调整浪或者5-3-5锯齿形调整浪能够出现的位置,联合调整浪都能出现,X浪本身也可以是联合调整浪。下面对诸多联合调整浪的浪型进行划分,它们都是教科书般经典的案例,能够带来有益的启示。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上证指数1992-1994年的双重锯齿型调整浪,(W)-(X)-(Y),两个锯齿型都以倾斜引导三角形开始,非常协调。(X)浪是一个急促的反弹,这是X浪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上证指数1995-1996年的双重联合调整浪,W-X-Y,其中W浪本身是w-x-y的联合调整浪且x是少见的三角形调整浪。而X浪则是急促的反弹,值得一提的是,这个X浪里巨大的向上跳空缺口,是“327”国债期货事件的突发利好引起的。与突发事件有关,这也是X浪的特点之一。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上证指数1997-1999年的双重联合调整浪,W-X-Y,W是平台型Y浪是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X浪本身也是联合调整浪w-x-y,其中x浪是1998年1月13日的单日下跌形成的,是亚洲金融危机中两大金融机构倒闭的突发利空,X浪再一次第为突发事件做出解释。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上证指数2007-2008年的三重锯齿形调整浪,W-X-Y-X-Z,它的详细浪型在博文《(20071016,6124.04)之后》中。两个X浪对应着“4.24”与“9.19”两次下调印花税的突发利好,显得非常协调。将这一次调整与道琼斯1929年的大萧条作比较,后者是一个C浪极长的锯齿型调整浪(详见最后一张图的(II)浪)。如果上证指数没有两次下调印花税的人为干涉,那么市场的自由落体很可能将于1929年大萧条完全一致。X浪与政策这种突发事件的关系可见一斑,或者说,市场会把计划外的浪型归类为X浪。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上证指数2009-2010年的双重联合调整浪,(W)-(X)-(Y),其中(Y)浪本身是W-X-Y的联合调整浪,这种划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符合内部浪型。耐人寻味的是,本图中(Y)浪的X和Y,分别是两个调整浪,这与上一张图中最后一个X和Z类似。毕竟,这两个联合调整浪的最后一个分浪显得较小。回顾艾略特本人的发明:“A-B底”,似乎非常符合这种情形,它是指在一个真正的五浪开始前,市场会以一个三浪上升和一个三浪下降筑底。普莱切特否定了“A-B底”的存在,那么对“A-B底”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存在一个规模较小的联合调整浪了。

波浪理论研究心得:波浪起点与X浪
  这是,《上证指数与道琼斯长线观点的再探讨》中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两个大级别联合调整浪的分析,原文如下:
  “(I)的IV位于画面左边,子浪为(W)-(X)-(Y)-(X)-(Z),三重联合调整浪。(W)浪是一个平台型,下跌迅速,用时短;(Y)浪是一个锯 齿形,它的B浪很平坦,用时比(W)要多,在时间上实现了交替;(Z)浪是一个扩散平台型,用时与(Y)类似,但形态上实现交替;而两个(X)浪则具有相同的形态,是一种急促回调。(W)、(Y)、(Z)三个子浪在时间或形态上交替,(X)浪以急促的形式出现,是非常完美的三重联合调整浪。
  (III)的IV位于画面右边, 子浪为(W)-(X)-(Y),双重联合调整浪。它的(W)几乎就是(I)的IV的(Y)浪,而它的(Y)则是的(W)。它的(X)与之前两个(X)一样,具有急促的特点。”

  X浪是普莱切特的重要创造,它的出现使得大量无法识别的调整浪变得清晰。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X浪往往具有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某些政策或突发事件造成的波动难以识别时,浪型可能为X浪;联合调整浪本身可以作为更大级别的联合调整浪的一部分,这是解决疑难浪型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