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 | 靠一张纸,衰败小村变成乡村旅游目的地

 碗窑有约 2017-08-22


很多地方想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却苦于没有明显的产业支撑。结果,要么做成变相的地产项目,要么变成传统旅游项目,要么想通过招商引资来填补缺憾。

 

事实上,脱离了“在地性”的乡村旅游项目,是无法打造出特色的。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个台湾案例,一个几乎无人再造纸的造纸村,在没有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利用台湾“六级化地方产业发展法”,由下而上成为一个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有一个名为恒吉的宣纸村。这里造出的纸,曾被誉为台湾最好的宣纸,甚至被日本皇室所选用,中国画家张大千也对此颇为亲睐。

 

最高峰时候,这里曾有60多家手工造纸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大型造纸机的兴起,手工造纸逐渐衰落,到上世纪末,村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四五家作坊在勉强支撑。

 

造纸行业的衰败,也让整个村子失去了经济支撑。同时,看不到经济效益,年轻人更不愿意传承复杂的手工造纸技术,宁愿选择离乡打工。


 

出生在这个村子的林政立,从爷爷那辈子起,就从事造纸行业。但是后来的大形势下,他也不得不离开家乡。

 

19岁那年,他到日本念书时,深刻体验到日本纸匠对纸张的传承精神。此后,他一直就在思考,在工厂造纸之外,能不能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手工造纸的魅力,让这个流传千年的手艺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决心放弃城市里面的工作,回到熟悉的故乡里,要把父亲的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下去。

 

 

他在村里开了一家“纸匠工房”,这不止是一家沿袭千年手工工艺的造纸厂,还是一个旅游观光景点和工艺传播基地。除了完整的制造和销售业务,这里还提供手工造纸教学及现场体验学习服务。

 

林政立认为,要想让传统手工造纸恢复魅力,不仅是要让人知道手工纸张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到手工造纸的整个过程,感受“现代蔡伦”的良苦用心,这才是有温度的纸张。



手工纸的原料是含有丰富粗纤维的构树,最初,林政立还在工房门口种了一小块构树地。构树生长一年即可取皮造纸,历经蒸煮、洗涤、捶打、抄纸、压制、烘烤等程序,一张手工纸就制成了。并且这种造纸的方法没有任何污染。

 

后来,为了增加游客的体验,林政立还引进了全球其他地方的各种造纸树种,用来让游客体验其他纸张品类的制作。



现在,在纸匠工房,参观者可以亲眼看到树皮变纸张的奇妙过程,林政立全程详细讲解整个过程,而且在学习观摩后,游客还可以亲手体验造出一张带有温度的纸张。



除了造纸体验,这里还有一个文创产品商店。这里面的东西,包括这个帽子,大多数都是用纸做成的。



其实,林政立每天戴着的贝雷帽,以及工作服围裙,也都是他亲手制作的厚纸加工而成。



这面墙是林政立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来的各式纸张。透过触摸,就能清除地知道每种纸材之间的触感差异。



透过嗅觉也可以了解手工纸的美妙。



现在,纸匠工房的体验费用为:专业手做树皮纸体验(基础课程)每人180元、专业手做树皮纸体验(深度课程)每人250元、趣味纸浆画体验每人180元、专业手作造纸与印刷体验每人200元。


这个价格不算太便宜,但依旧吸引了全台湾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于此同时,这里的手工宣纸,以及文创纸制品也得以再次畅销。仅仅是最普通的宣纸,售价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高出十倍。


不仅是游客前来体验,随着纸匠工房的火爆,还有各地的年轻人慕名前来学习造纸技术。同时,附近大学的学生,也过来充当义工,一边学习造纸,一边在工房充当员工。

 

更重要的是,看到手工造纸居然如此受游客欢迎,村子里原来的造纸厂也纷纷改造成传统体验式手工作坊,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消费。

 

而村里的其他人,有的选择到这里进行打工,有的学习到技艺后,也纷纷开设类似的体验式工作室。



如今,这个一度衰败的造纸村,没有大拆大建、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不仅重新成为台湾乃至全球知名的“纸张王国”,产品远销日本、欧美,还成为一个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球游客慕名前来造访。


作者:安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