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李宛谿侧记

 雲心草堂 2017-08-22
   
                                                                                                                              醉心翰墨  梦追魏晋
                                   ——书法家李宛谿侧记
                                                        傅耀民

 

李宛谿(原名万西),汉族,1966年3月生,大学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硬笔书协副主席、海东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互助县书协名誉主席,胡立民导师工作室助教。其作品先后荣获中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三届草书展最高奖,“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获全国榜书一等奖,全国第十四届大字展金奖,获青海政府文艺奖,入选中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和全国“乾元杯”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手卷展等,作品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青海日报》《东方书画》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受到人们关注。

李宛谿的学习书法的故事绝对是一部励志大片。

1966年出生的李谿,少年爱好书画,13岁时他就已经能够为乡邻油漆家具、做牌匾、画人像、写对联等。1986年,李谿有幸参加了县里举办的职工书法美术夜校,从而坚定了走专业书画创作道路的决心。2007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填补了他所在的青海省海东地区没有入选过全国性书法展的空白。但当他站在全国书展的平台上审视自己时,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于是遍访名师,认真学习。但因思想认识的局限,一直没有实现大的突破。2011年,他走进中书协培训中心,成为著名书法家胡立民导师工作室的学员。在这里,胡老师对他“有才气,但路子不对”的评价给他以极大的震动,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书法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并在痛苦的思索和挣扎中调整方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经典、回归传统。他特别庆幸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学习道路,也特别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如痴如醉地投入到书法艺术的学习中。他每天凌晨四点即起床,潜心于《圣教序》、王羲之手稿、《书谱》等经典名帖的临写。同时,每天背诵《圣教序》、《书谱》等原文,做到烂熟于心,到最后,随便找出碑帖中的某一节,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临出来,并几与原帖一致。

李宛谿知道,临得像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对原帖的把握,强化传统笔法的传承,加深对字形变化、线条开张、空间布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审美追求、笔墨趣味和情感表达。正是通过这样刻苦的学习,李宛豀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书写技能的表现、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线条劲健,飘逸多姿,自然流美;结体多变,刚柔相济,中和儒雅;布白精到,委婉含蓄,风神卓然。承二王一脉,显魏晋风骨,得到当今书坛的认可。

李宛谿不仅是一个潜心传统的艺术实践者,还是书法展赛活动和教育培训的组织者,为互助县乃至海东地区书法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起担任互助县书画协会主席的5年里,李宛豀先后组织各类书法作品展10多次,培养和吸纳书法骨干40余人。为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他每年邀请省书法家协会的专家授课不少于2次,并形成制度,几年来,先后组织培训本县书法爱好者500余人次。此外,还先后组织会员开展书画进万家、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等活动30余次,为社会各界创作书法、作品2万多件。2012年起担任海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来,除做好六县的会员组织培训、指导交流工作外,仍倾力于互助县书法队伍的培养,他希望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能接受正统的书法教育,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2014年4月,为迎接海东市书法作品展,他利用一个星期时间,为互助县30多位书法骨干进行现场辅导,对投稿作品逐一点评,并从笔法、字法、章法乃至作品形式等耐心细致地进行调整,使互助县投稿作品获奖、入展率达50%以上。几年来,在李宛豀的悉心组织和指导下,互助县书法作者入选省、市级展览作品200多件,获奖40余人次,走在了海东市六县的前列,使互助真正成为海东市书法创作的高地。

李宛谿常说,书法艺术来自于大众,最终必然要回归大众。当他在书法艺术上有所作为后,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大众服务。

 几年来,他先后无偿为四川、江苏及本地寺院、学校、机关单位、书画艺术机构书写作品百余幅,有的被勒石刻碑,有的被永久收藏。他担任互助县书画协会主席期间,每年的春节都要组织会员下基层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积极组织互助县书画协会会员开展捐资义卖活动,其中27名骨干会员现场书写作品近500幅,募集捐款数万元。玉树地震发生后,李宛豀同样组织会员开展书画协会会员开展义卖活动,为灾区募捐数万余元。多年来,李宛豀先后参加省、市书协组织的书法艺术进万家活动30余次,书写创作作品300余件,在艺术服务时代、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道路上走出了扎实的足迹。

 如今,李宛谿的社会活动明显多了,但他仍坚持每天临帖,让心灵与古人沟通,让技艺在古法中淬炼。醉心翰墨,梦追魏晋,他试图通过这样不懈的努力,探寻、感悟千百年来被一代代学书人奉为圭臬的“锥画沙”、“折叉股”等的古法精妙。发力于每一次创作,用情于每一件作品,一点一划,无不强调精心、精致、精到,丰富发内涵和古雅的气质令人感动,其共鸣点恰是这种传统精神的回归、个性精神的表现

李宛谿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书家。他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这是一个土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借鉴、融合,给了他开放包容、善于学习的禀赋,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滋养给了他通达直率、跌宕豁达、赤胆诚挚的性格养成。他喜喝酒,好友相聚大碗端来,每每不醉不归。他善民歌,手端酒杯,他会情不自禁唱起深情款款的《花儿》,歌词大家并未听懂,但那缠绵婉约的曲调,如醉如痴的吟唱,早已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一曲歌罢,宛豀早已泪眼涟涟,情不能已,那份情、那份真似已掏空了他的灵魂。

所以,在书法上,特别希望他更多一份这样的感性表达,和着古法韵律,书写时代心声,恣意汪洋,酣畅快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