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平人50多年前的经典追忆,追忆乐平

 huhugb2000 2017-08-22


追 忆 乐 平

时光如水,转眼便到知天命之年.一生漂泊,遇事甚多,阅世亦广,但总忘不了乐平,尤其是四十年前的乐平.


5次特快向南疾驶.父亲说我们将去乐平,那是有名的江南小城.我便想象着南方与北方到底有什么不同.一路转车、换船后,小火轮终于停靠在乐平码头.


次日,我迫不及待地离家到县城游玩.


沿着太平桥向南有条小河,沿河的房子半截悬在河上,水中立着许多木柱支撑着全木结构的房屋.靠河的后门口,不少妇人、老人们坐在竹椅上悠闲地摇着蒲扇纳凉.


陶家桥至西门的另一条河两边铺满了青石板、麻石条.俊俏的姑娘、妇人们用一种圆把方头的木杵用力捶打着衣物,杵衣之声此起彼伏,节律错而不乱煞是动听.妇人们大都围着腰裙,颇像电影中看到的苏区妇女模样,姑娘们是不围的,她们面色红润,神态娇羞,健康可爱.'景德镇的瓷器婺源的伞,乐平的妹头仂不用拣.'之所以如此,可能于乐平之富裕有关.宋代诗人权邦彦在《乐平道中》云:


稻米流脂姜紫芽,芋魁肥白蔗糖沙.


村村沽酒唤客吃,并舍有溪鱼可叉.


乐平人很自豪.三年困难时期都没有人挨饿.


河边有一染布作坊.忍不住好奇走进去,只见师傅们个个光着脊梁,且一律短裤头.屋内蒸汽缭绕、酷热难当.他们把几百斤重的元宝形石头一搬一翻,两只手抓住头上方的杠子,双脚一用力,巨大的元宝石就在染过的布匹上来回碾压,就像杂技中的晃板.我惊叹他们精瘦的身体竟有如此大的力气.


再走几步,是一制作雨伞的作坊.工匠们破竹子的破竹子,削伞骨的削伞骨……像现在的流水线.最后在完整的伞骨上蒙上棉纸,刷桐油,反复几次后,一把散发着浓烈桐油香气的雨伞便做成了.我花了二元钱买了一把.


迎面又是一家理发店,店里摆着一些青花瓷的圆凳,头顶悬着的大布帘来回摆动,习习凉风由此而生.剃头师傅给人修过脸后,用刀刃在人项后从上至下抖动着砍几遍,拍拍打打,那修面之人满脸惬意.


南货店里摆着一种糯米球,泡泡的,雪白的米中夹着红绿丝.忍不住花四两粮票,两毛钱买了半斤,果然好吃.其实就是现在的冻米糖,只是在北方长大的我,少见大米而已.


时维1962年8月30日.



雨 晨

36年前的一声炸雷仍是那么地响,一道道惨白的闪电划破漆黑的天空,雨像是有人从高空用瓢在泼,狂风夹着暴雨狂泻下来,满世界只有风声、雨声、雷声.


五点,该起床了.洗漱完毕,炒一碗剩饭吃罢,暴风雨突然平息了.江南春天的雷雨就是这样,说来就来,来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去时戛然而止,风平浪静.轻轻关上家门,步行到六里路外的乐平中学读书.


走到县城天已大亮.街上肩挑手提的人来来往往,一派繁忙.复又下起了小雨,卖菜的农民们纷纷穿上蓑衣,戴上斗笠.乐平的蓑衣很有特色,用棕丝编成,不漏水,穿在身上其形状如雄鹰欲腾空而起.街上人多数穿一种木屐,俗称'桥仂'.桥仂用樟木板制成鞋形,下安两只木脚,如同桥墩,桥墩高约二三寸,桥面安宽皮脚套,穿着时不用脱鞋,套进即可.此物行走稳实,不惧泥水,也可防滑.


站在城中心的大寺上四面望去,晨雨中的小城显得朴素,亲切.似雾的小雨中,那古朴的街道,那古老的房屋,那新绿的树木,那匆匆的行人,无不显得朦朦胧胧,仿佛溶进雨雾中了,真像一幅和谐的画,一首含蓄的诗.


隐约听到小巷里传来'有尿卖啵'几声悠长的吆喝,寻声而去,只见有挑桶的,有推车的,装了两只大木桶的独轮车在小巷青石板的路面上咕咚咕咚、吱吱呀呀地停停走走,吆喝声就是由推车挑担的菜农发出的.乐平是著名的蔬菜集散地,农民们自然千方百计地寻找肥料,于是,他们想到了把城里居民一夜的排泄物收走以供种菜需要.我走过很多地方,再没见到像乐平菜农这样长年天不亮就开始吆喝着收肥料.现在不知是否还有,大概由于化肥的应用,人们再也听不到这熟悉的声音了.


小巷的青石板路被雨洗刷得真干净,完全可以照出人影.两边的屋檐相距咫尺,衔泥的燕子不厌其烦地飞来飞去,营造着它们的小巢,充满了诗情画意.路中间有一道寸许宽的槽,槽两边排列着许多有规律的小洞,远远望去像是两条虚线夹着一条实线.我蹲在屋檐下仔细观看那些小洞,屋檐顶上的瓦沟还在继续往下滴水,我明白了,是水滴凿出了这些洞,而那条实线则是独轮车长年累月碾压而成.



狗 肉

乐平县志载:'解放前只有路灯四盏,1954年主要街道安装路灯十五盏,1964年改装四十瓦日光灯二十盏.'


1964年春的一天,我与好友刘榕生约好向家里要几毛钱,说是次日交班费,其实是准备夜晚到县城吃狗肉.


天黑得深沉.我俩大声唱着歌,互相壮胆,跌跌撞撞上了路.不知为什么,如今再也见不到过去那么黑、那么伸手不见五指的夜了.由现在的乐平矿机厂到县城五里路,当时路上没什么建筑,不似现在已连为一体.一路小跑来到西门汽车站才有了点亮光,我们这才放慢脚步,由西门信步向城中心走去.县城也没什么照明设施,只有街道两旁的商铺、住家的灯光漏出一些照到路面上.


放眼望去,前方似有点点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卖狗肉的摊子.乐平狗肉闻名遐迩,早想尝尝.县志特别记载:'县人喜食狗肉,县城及不少农村集镇,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均有狗肉摊贩坐地经营.喜食者或蹲或坐,一手拿筷挟肉,一手端盅喝酒,售者切,购者吃,边切边吃,边吃边喝,直至味足而去.喜食狗肉者虽然众多,但本县有清规,叫做‘狗肉上不得台盘(桌子)’因而,正规酒席绝无狗肉,正规菜馆也绝不卖狗肉.'


我俩看了几个摊子,都是几个人围坐,吃喝划拳,互不相识的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蘸着一盘佐料.我们嫌不卫生,再往前走,终于找到一个人少的摊子.在马灯的映照下,整整一条熟狗,油汪汪、黄澄澄的皮,包裹着暗红色散发着香气的肉,令人垂涎欲滴.摊主介绍:狗肉用草绳扎紧,大火蒸上四五个小时,其间须几次往皮上刷油、拌佐料,直至出锅.难怪,还没吃老远就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那味儿,用语言是无法描述的.


我们顾不上脏不脏了,那筷子是黑呼呼的,油渍麻花,碟子肯定也是别人吃过没洗的,罢!罢!罢!我们管不了那些了,叫摊主切下一大块来,称完切碎装入小碟.我把筷子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感觉干净了,挟起一块肉蘸些蒜泥,香油……啊呀!端的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满街的狗肉、麻糍、清汤摊上那昏昏的灯光,似夜幕中满江的点点渔火.暖风丝丝,肉香阵阵,人们就着美丽的夜色,吃了个心满意足,方才归去.


在德兴铜矿参加三期工程建设时,人们经常讲起乐平狗肉如何好吃,口沫四溅,眉飞色舞.我也多次再到乐平吃狗肉,有时还在豪华的酒楼,可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那种感觉,那种滋味,那种情调了.


狗肉属阳性食物.乐平民风健悍,喜械斗,可能与吃狗肉是有干系的.正如韩国人爱吃狗肉,故而朝鲜族人的刚毅勇猛闻名于世.



红车,菜筒,手巾

乐平人把独轮手推车叫红车,由于走亲接客时全车用红油彩描绘而得名.此物由极结实的杂木打制而成,木轮外沿包有一道铁箍,行走时车轴发出刺耳的'咿呀'声.此车可载八百斤,可一人推行,亦可前拉后搡,且不论道路宽窄,极为灵便.红车在乐平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无处不用.无论是长途运输,还是探亲访友都要用上.时常看到一些新装妇孺,置一蒲垫于车上,坐在一侧,手扶中间突出的木架,喜气洋洋地走亲戚,而推车人也技艺高超,虽则一边重一边轻,却也行走得稳稳当当.


1945年县府统计,全县居然有三万二千多辆红车,可见红车在本县人民生活中起到多大作用.但现在极少了,红车的使命已终结,在过往的岁月中,它为乐平人是作过贡献的.


菜筒乃由一节毛竹锯成长短二截,长的当容器,短的当盖子,在长的一头外缘削掉一半形成台阶,短的内缘同样办理,然后各钻四个眼用麻绳串在一起形成提手,就是菜筒了.当时,人们大都使用此物,我在乐中读书时,一些乡下的同学每星期自带菜来校,也是使用此物.据说此物装饭菜不易变质.


手巾也是农民们必不可少的东西,此物用粗织白布做成,长约五尺.劳动时则扎系手巾,寒冬腊月紧身御寒,推车挑担用来披肩擦汗,长年随身,四季不离.


一日,上学途中遇一老者推车上坡,只见那老者满腿青筋一团团蚯蚓似的凸出,满脸的沧桑,艰难地往坡上推.我连忙上前帮他把车拉到了坡顶.老人坐下,掏出烟荷包,边吸烟边和我聊了起来.原来他年轻时是一专业手车行的雇工,他们的手车运输队把乐平的特产运到婺源、祁门、屯溪,换回那里出产的茶叶、桐油、百货.最远到过浙江金华,去运回那里的食盐、百货等.出一趟门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随身携带的只有菜筒,手巾,挂在车把两边.一路晓行夜宿,历尽艰险.每天早上埋锅造饭,吃完后再装一筒便是夜饭,菜都是自带的各种咸菜.太阳毒了,用湿手巾披在肩上,渴了,喝点山泉水.


我问老者:几百里山路多累啊?那红车咿咿呀呀的声音那么大,那么刺耳,为什么不加点油呢?老者答:我们推车人行路寂寞,爱听这声响,还有一个说法,上坡上山用力时听不见那咿呀声,闷着头用力会受内伤,就跟人抬重物要喊号子一样,哪个木匠师傅打的车不会响,那他就没饭吃了,这是一门技术.


听了老者的话我才明白了,难怪满街的红车发出如此大的噪音,尤其烦听这刺耳声音的我,从此再听这声音时,就多了一份理解.


略一闭目,我似乎看见群山中,手车工们肩披手巾,顶着烈日,伴着悦耳的咿呀声,为了生活,艰难地行进着……



械 斗

1967年秋,因故住乐平里汪村月余,目睹了里汪与张家桥的一场械斗,其情景至今想起都令人不寒而栗.


里汪是乐平一大村,当时村里光男劳力就有700多人.白天劳作了一天,夜晚,精力过人的青壮年们照例聚在一起舞刀弄枪,练身习武.我们几个人闲得无聊,也就天天看他们练武.只见他们念着口诀,一招一式很是认真,直练到浑身湿透,才停下来喘口气,然后再继续.据说,乐平各村,尤其东南乡一带习武之风甚烈.东南乡民素犷悍,不畏敌,不怕死,家家备有长矛、大刀,各村皆有土炮.


里汪与张家桥因事磨擦,欲械斗.乐平人械斗原因不在大小,一语不合,一事不平,一鸡一犬,一草一木,由一家而牵动一族.皆足以酿成绝大惨剧.晚上,家家户户忙着挑水往房子上泼,里里外外湿得透透的,以防对方烧村.男女老少忙忙碌碌杀猪沽酒,做饭烧菜.喝红了脸的男子汉们个个光着膀子,胸部、肚子用棉絮、书本、皮革等可防刺的东西护着.一丈多长的竹篙装着矛头,很锋利.挑选身强力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非独子)打先锋,然后,杀猪,送一猪头至其家.还有威信高、有功夫的老人在后压阵,活脱一场古代战争.


乐平械斗亦有约法;一不杀妇女,二不杀幼童,三不杀他姓,四不劫行旅……有背约者全乡共仇之.旁观者不管晴雨需打一把雨伞,也无性命之忧.次日,村里人力劝我们离开,以免误会,无奈,只好走人.路过村子边的大树林,只见唯一的小道旁架了数门土炮,几十个小伙子日夜值守.


出村不远,便是张家桥.村里也是如临大敌,刀枪林立,群情激昂,一片备战气氛.我们在张家桥卫生院一姓宣的同学家住下,他家是外姓人,又是医生,不会有什么危险发生.我们远远看着两村人集结后,向一起靠拢,村民们个个发出'咦呼呼'的呐喊声,手持长枪、大刀向对方冲去,刚一接触双方即后退,各方已有数人伤亡.


中国械斗以福建之漳泉,江西之乐平、余干为最烈.乐平人械斗虽破家灭族、横尸流血而不悔.平时仇家邻里往来如故,婚姻缔联如故,及械斗接触,虽甥舅翁婿相逢,亦照杀不误.早年众埠地区张胡两姓械斗双方死四五百人,烧村落四十余座,几万人流离失所.杨家叶家两村七次械斗双方死九百七十余人,烧房一千余幢,造成'赤地数十里,蔓延数十村'之惨状.杨、叶两家六百七十户,到1949年只剩三百户.东南乡械斗载入了《近代中国国内外大事记》一书.乐平县志说:'……其凶残野蛮,不亚于一般战争,实为本县持续最长,危害最大,并未断根的一股最大歪风,最大祸害.'


窃以为,中国数千年族群间械斗恶习不绝,与其宗法制度和封闭内向的小农经济形态是有干系的.



小 河

童年的事物总是值得回味的.距乐平县城五里地的一条河曾经是我们的乐园.宽不过十米之余,深亦仅一、二米,但清澈见底,鱼肥虾壮.


放学途中,总是停下来看那成群的鲤鱼、草鱼,像一团团云彩似的飘来飘去.身上长着花斑的黑鱼静静地伏在水面上在等待一条条小鱼游近,然后猛窜上去一口吞下,水面激起一团白色的水花,心满意足潜水而去.


最难忘的是邀几个小伙伴到小河里游泳,泡在水里整天不回家.饿了到农民地里摘几个茄子,甚至啃上几口酸溜溜的冬瓜充饥,渴了喝几口河水,练就了一身好水性.站在河边的浅水处,小鱼在身上东咬一口,西咬一口,还真有点疼呢.长大后,我曾游过长江,游罢上岸浑身的汗毛挂满泥浆,每根汗毛有棉线粗,黄乎乎地粘在身上,叫人看了头皮发麻,更令我怀念那清澈的小河.


乐平人餐桌上从不缺鱼虾,稻田水沟皆有鱼.头天傍晚,人们用一种篾笼装上诱铒放入河里,水沟中,鱼虾、泥鳅、黄鳝进得去出不来,次日一早笼子收起,一天的菜便有了.不时还有扛着鱼叉、土铳的人在河边走来走去,看见大鱼或轰地一响,或一道白光射入水中,便可提一条大鱼回家美餐了.


河边架着水车.水车架有高低两根杠子,低杠坐人,高杠当扶手供人趴在上面,四个人踩动水车,水便源源不断地抽上来流入稻田.水车架上一边挂一面锣,一边架一面鼓,边车水边毃锣鼓,手脚并用,既不寂寞,还可唱曲.乐平人虽不缺吃少喝,但是手中并无多少钱,为了省裤子,车水人一般'打灯笼'(乐平方言,下身赤裸),前面围一块黑布遮遮羞.青年女子到此都低头通过,但还是免不了车水人的调笑:'哇嚓嚓!妹头仂真排场(漂亮)啊,不要波(跑)啰,戏一下再走.'妹头仂照例红着脸回敬一句:'剁头个短命鬼.'小跑而去,接着锣鼓一阵乱敲.


天旱时水位降低,河水只有齐腰深时,人们开始罩鱼了.一种竹编的大罩子,半人高,底下敞口,上面编有一盘子大的口.几十上百人一齐下河用罩子往河底扣,'咦呼呼'的喊声吓得鱼儿们没命地乱跳,不时有人从罩顶小洞中伸手进去掏出一条大鱼朝岸上扔去,妇人孩子们过年般高兴……


岁月悠悠,小河悠悠,转眼近40个春秋逝去,而小河给我的欢乐总是难以忘却.前些日,随单位汽车至乐平办事,特意拐去小河寻梦,那心情颇有即将见到离别多年的旧时恋人.而往往梦境才是最美的,当旧时那位韶华如朝阳,娉婷似弱柳的少女,已成为一位老态雍肿,暮气沉沉的老妪时,便后悔相见了.昔日荒郊,已被林立的高楼和宽广的公路取代,我日思夜想的小河却是姿色尽失,花容凋零,河水黄里透黑,漂着一层油花泡沫……



斗 牛

初到乐平,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记忆中最深、而且抹不去的还是乐平的端午斗牛,那是迄今为止我在其它地方还没见过的最隆重最热闹的斗牛.


一清早,穿着花花绿绿的女人、孩子就洒满了田间小路和通衢大道.孩子们脸上涂着雄黄,胸前挂着线网兜着的红鸡蛋,五颜六色的丝线缠绕成菱形的小玩艺儿也挂在胸前,大约是表示喜庆祝福的意思.女子们都穿上大红大绿或最好的花衣裳,脚穿红色灯芯绒的绣花鞋,头上插着香气袭人的栀子花,手里提着作为中饭的粽子,成群结队打打闹闹地奔向县城.


县城北门外当时是一个蚕桑场,那里种了大片的桑林,桑葚成熟时,放学路过那里我都要摘上一把吃完了再回家的.桑林外是一大片开阔地,那是当年国军废弃的飞机场,城北城西一带的老表进城前首先会到飞机场观斗牛,然后再蜂拥到城里看龙舟比赛.乐平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常见牧童三五成群坐在牛背上吹着短笛任凭牛儿漫步,几只八哥围绕着牛群翻飞,看去就像一副丹青.斗牛是当地老表最喜好的活动,节日斗,集市斗,就连几个牧童碰到一起都会斗上一番,端午当然更是有组织的正式斗牛了.


斗牛时,几千人围着斗红了眼的公牛,几千人一齐'咦呼呼'地呐喊,声震云宵,刺激得久经训练的斗牛更加死命地向对方撞击,刺杀,人群则随着牛的移动而大乱,不时有人摔倒被踩,随后又围成新的人圈.


旁边的桑树林里,隐约能见到一些青年男女猫在林子深处说着那见不得人的话.节日里,穿着新衣带着吃食躲到一个僻静之处快乐一番,也为多彩的节日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当地风俗较为开放,男女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习以为常,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在田间干活时,常有某个男人将一个女人的裤子剥下来,把女人的头夹在裆里打屁股,嘴里还说着不三不四的浑话,或是几个女人和伙把一个男人的裤子扒了,抓一把田里的稀泥或是牛屎糊到那把儿上再随手抹上一气,引得观看者起哄者开心地鼓掌大笑.


一边是喊声如雷的斗牛场,一边是低声细语的思念情,老百姓辛劳一年得此开心之日,夫复何求?


我印象最深的是蚕桑场一个哑巴喂的牛,那牛不干活,只参加角斗.那牛一人高,向外伸出成八字形的牛角顶端总是被削得如刀锋般,划到对方哪里就是一道血痕,身上的肌肉不亚于现代的健美运动员,看着就叫人喜爱.哑巴也是五大三粗的一个胖子,常年留着光头,头皮和身上是一样的古铜色,脖子和脑袋一样的粗,身子和他的牛一样健壮,人和牛走在一起总能赢得不少人的目光.哑巴爱牛如命,每天放学经过那儿,我都看见他在给他的牛抚摸、擦洗,为牛赶牛蝇.那头牛的皮毛深黄中带着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像舞台上聚光灯照射下的金丝绒幕.


他的牛大多是赢,散场后,他敲几个生鸡蛋给牛喝下,然后手捧一张奖状,牵着他的牛趾高气扬慢悠悠地而去.



划龙船

过去,乐平人划龙船历来是件热闹事,初五要划,十三还得划,县人把赛龙船看得很重.赛龙船在乐平用万人空巷一词一点都不显得夸张.看龙船时,乐安江靠县城一边的南门河从河边的漫坡一直到江边的马路上全站满了人,花团锦簇不见尽头,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足球看台.


我在河北没见过划龙船,刚到乐平那段时间,每逢划龙船比赛我是一场不拉.端午看龙船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目,也是最热闹的场景.数万人站在一起,人挨人人挤人,给青年男女带来了方便,在人堆里有点小动作根本没关系,也给痴男怨女带来了一见钟情的机会.人群里不少平时难得一叙的情人手牵着手说着悄悄话;想揩油的小痞子们也趁机混在人群里,不时在妹头仂身上蹭来蹭去占点小便宜.


听同学说当地划龙船有很多讲究,又说往往在赛到终点时发生斗殴,所以我对划龙船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我个不高,站在人堆里无论怎么踮起脚来也看不到河里的船,只好挤开人堆走到河边,然后把鞋脱了站在水里,但还是被人潮冲得东倒西歪的,有时跌倒在水里也不在乎.很多小伙子看比赛是假,只是想借人多拥挤,在妹头仂中穿来穿去,碰一下这个的身子蹭一下那个的胸,妹头仂们的尖叫声和笑骂声不绝于耳,旁边的人也都是善意地笑一笑.有的趁机起哄,把妹头仂吓跑,自己占个好地方.闹到最后,总是看见女孩子们红着脸笑着叫着在东奔西跑,失去了最初的好位置.女孩子跑到哪都待不了多一会儿就又会笑着跑了,好像有狼追她们似的,始终安静不下来,看不成比赛.


几十条龙船敲着锣鼓飞过来了.小伙子们赤膊上阵,胳膊上的肌肉像一个个山包,汗水顺着山包流下来,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妹头仂痴迷的目光都随着那光亮的移动而移动,小伙子们看到妹头仂便更加卖力地随着锣鼓点划着桨,嘴里还叫着号子.船尾一人掌舵,一人手舞足蹈地敲着锣鼓,在快速的运动中,插在船尾显示各生产大队的旗帜猎猎作响.乐平人性格彪悍,好争强斗勇,快接近终点时,后面船上经常会有人伸出手或桨拉前面的船,而前面的船上的人就会用桨打后面的人.他们从船上打到水里,又从水里打到岸上,而后就是混战一场,极易因此引发械斗.


当地划龙船还有一个'打彩'恶习,县志上说,每当端午期间将龙船划到外地外村停泊,嫁于该地的同宗族女性必须鸣放爆竹欢迎并赠钱物,船回本村后即将打彩者姓名数量一一张榜公布,外嫁女担心娘家受气,又怕回村后脸上无光,往往不得不以重金馈赠,名为'打彩',实为宗族迫使,勒索财物.


每逢端午赛龙船时,很多人原本也不是去看比赛而是去看打架,后来,县里就不再举行这样的比赛了.



方 言

乐平人的语言很有意思,与我到过的许多地方都不同,有较大的区别.乐平话语中还存在一些其它地域已消失的古老的用语和文言,很多已无法考证,起码我没有这样的水平和条件.如,当地把茄子称落苏,落苏是古代越国的叫法,现在,包括江浙一带可能已没有人这样叫了.可以想象,古代乐平有着大量的越国移民,由于交通不便,当时的语言被保留了下来.还有的一些称呼与用词,与其它地区也不相同.如丝瓜称蔓瓜,荸荠称才仂,辣椒称稍椒.尤为有意思的是,蛋在口语中称为卵 ,于是,卖蛋的农民就满世界地吆喝,'卖卵哦!'不时引得孩子们跟在后面学着叫,一边还挤眉弄眼地坏笑.卵,在大部分地区口语中皆指男性生殖器,当地也不例外.由此看来,文言词汇用在口语中也是很可笑的.文言被当作口语在乐平话中还有很多,例如桌子,在乐平口语中皆称台盘,结束或停止称收刀,东西坏了称残破.乐平话中形容脏的用语尤为形象,说一件事物很龌龊时,就像看到了一泡屎,往往是一撇嘴眼一斜说,形屎哩!


在日常用语方面,乐平话与普通话也大不相同,总感到很多词汇都是很古老的.如,八哥称为乌衣仂,蟑螂称擦毛仂,知了称唧伢仂,蜘蛛称喜喜仂……喜蛛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是古人为了吉祥所称,现在已没有人再这样称呼了,而在乐平却保留了下来.


乐平在人的称呼方面与其它地区也不尽相同,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一时半会儿是弄不懂的.如管奶奶叫妈妈(念起来重音要放在前一个妈上),妈妈叫姆妈,叔叔叫戽喂,而舅舅的叫法便是书面上的娘舅……


初到乐平还是物资缺乏的年代,走一次百货公司总能听到类似亲嘴的声音.好奇,于是跟同学打听说,你们这儿满大街都是亲嘴声是啥意思?同学先是一愣后又哈哈大笑说,那是代表'不'或是没有的意思.至此我才恍然大悟,难怪听得一声亲嘴声后,问话的人都知趣地离开了呢.之后,我有意去买一些根本没有的东西,只是为了要看售货员那极似亲嘴的口形和听那声音,然后心满意足且装作失望地离开,好像真的被人亲了一下似的.同样,在表示同意或赞成时,也是不用开口说话的,只是口唇略微张开,舌头顶住上颚,然后猛地弹下,发出'啧'地一声便是了.


现在流行的惊叹语'哇',说是从港台传入的,其实不然,乐平话在表示惊奇时比简单的'哇'一声来得要生动得多.当你讲一件奇闻,他们感到小小的惊奇时便会轻轻说一声'哇擦',再大一点的惊奇便是'哇擦擦',随惊奇程度的递增,那个'擦'字也就随之增多,直至'哇……擦擦擦擦擦……'惊叹时伴以目瞪口呆的表情,十分有趣.



喜 宴

乐平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比较富足,所以在婚嫁方面讲究较多.


那年,一个同学的哥哥娶亲,邀我到他家玩.当时我在住校,学校食堂一个礼拜才能吃一回肉,嘴里寡淡得流清水,肚子也成天咕咕叫,一听得有肉吃,我跑得比他还快,一溜烟地跑到了他家.


同学的家就在城外不远的一个村庄,有几百户人家,当时也算个大村.一到那儿就看到院子里和门口的空地上摆满了八仙桌和长板凳,院子里还架了几口临时的大锅,忙里忙外的男人女人穿梭似地进进出出,收礼记账剁肉洗菜,算了一下,光担菜来的箩筐就有十几担.亲友及村里的老表都一脸的笑容,这个递上一块钱,那个送上一块花布,还有的干脆送肉、面条和麻糍果,每样礼物都用红纸条扎着,麻糍果上则都点了一个大大的红点.人们送完礼物后一般就不走了,坐在院里院外等新娘子来,妇女们则去帮忙或找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干.


乐平风俗,女孩初婚不能说出嫁而称起嫁,再醮或改嫁才称出嫁,这是不能说错的.当地对新娘子还是用古老的称谓——新妇,而不用新娘一词.


村口传来一阵爆竹声,还夹杂着锣鼓和琐呐声,仔细一听,吹的是《社员都是向阳花》.孩子和女人们听到爆竹响了都站起来向外跑,我和同学也忙向村口跑去,我去看新妇,同学去看新嫂.只见一匹高大的马披红挂绿稳步走来,马背上端坐着同样披红挂绿的新妇,后面跟着一长串挑嫁妆的队伍.新妇身穿着大红平绒对襟上衣,下身穿一条葱心绿的纺绸裤,头上戴一顶形似凤冠的东西,胸前还挂着一面镜子.我问同学挂一面镜子是啥意思,他说是照妖镜,想来,恐怕是用来避邪的.


知道乐平的风俗,那时娶一个新妇是不容易的,那时定一门亲要花不少钱.据说定亲要给女家'八个八',记忆中好像有:八钱金,八两银,八套衣服,八双鞋,八十斤肉,八百麻糍,八百包子等.和大多数地区一样,乐平也重男轻女,女人的衣物是不许晒在竹杆上和男人的衣物在一起的,而只能搭在树丛上或背人的地方.女人走路不能跨过男人用的东西,你如果挑担子累了把扁担横在路边休息,女人们是不会跨扁担而去的.虽说看不起女人,但讨老婆时女人就金贵了,八个八加起来近一千元,是大多数人两三年的工资总额.


新妇进屋后酒席就快要开始了,村里人都紧忙围坐在八仙桌旁,说笑着等待大吃一顿.那时,农村肉也不多,一般人家平时都是吃杀年猪时腌的腊肉,只有逢红白喜事才会杀猪或去买新鲜肉.能吃上一回大鱼大肉,那是想起来都让人流口水的事,谁都会送上一点礼,然后体面地全家来吃酒席的,有的人从早上就不吃饭,留着空肚子来狠吃.大块的肉整条的鱼上了桌,加上各种菜蔬土产,一桌上八大碗,肉是大块的,一桌就八块,每块约有一两.鱼在乐平从来就不缺,只要去抓什么时候都能吃得到,所以并不引人目光.大家眼都不眨地盯着的是那盘通红发亮油光闪闪的红烧肉,只等爆竹响.有的孩子禁不住诱惑,试图用手去抓,旁边的大人只好尴尬地将孩子的手打开,有的大人不自觉,也会伸手捏点什么送到孩子嘴里.


爆竹响过,一声吆喝'开席喽'!倾刻间,一盘肉就不见了踪影.女客比男客还要吃得狠吃得快吃得多,男人们还在喝酒时,她们早已把一桌菜吃得一点不剩了.吃完席,小孩子们抢上几颗一毛钱能买十一颗的糖子仂(水果糖)后,大多数也人也就散了.


在此,顺便简单地说一下'吃肥肉'.


很多地区高寿的人去世称喜丧,乐平没听到这样的说法,只说是'倒了肥肉山',不知是不是喜丧的另一别称.


当地高寿的人去世,也大宴宾客,招待来参加吊唁的人,这种宴席在当地称'吃肥肉',同于上海人的豆腐席,但吃肉总比吃豆腐来的大气.至于吃肥肉的来历,窃以为,大概是抬棺材的'八仙'们桌上有一盘个头巨大的肥肉而得名?每块肥肉足有二三两,就是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也难得有几人敢吃那么大块的肥肉.参加吊唁及送葬的人只要戴孝都可以参加吃的.



这些关于乐平的古老文化流传,很多乐平人看完有没有倍感涨姿势了呢?好的保留,分享给乐平其他人吧,让我们一起向乐平市逝去的青春'乐平县'致敬,乐平在线有你们更精彩!


作者:常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