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祠庙、祭祀与地方社会建构
2017-08-22 | 阅:  转:  |  分享 
  
祠庙、祭祀与地方社会建构--(中国长子)

2013-11-1900:00

本文以山西长子县的祠庙祭祀为例,对祠庙祭祀活动的社会影响做初步探讨。

一、长子县祠庙建筑与祭祀活动

长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县之一。相传其县名缘于帝尧长子丹朱曾封于长子,明代弘治八年《长子县志》就存此说。近年来,李蹊、刘毓庆等先生考证长子为帝尧出生地,并进一步证明了丹朱封长子为实际发生过的历史事实。长子也是北方地区神农文化传播的中心地区,流传着大量反映上古先民活动的民间神话故事,著名的精卫填海神活就与长子县发鸠山联系在一起;位于高平与长子之间的羊头山传说为神农得嘉谷之处;长子邻县屯留的三嵕山为传说中帝尧时能射日的后羿栖居之所。因此,历史上的长子城乡村镇建设了大量祭祀这些神活中的神灵的祠庙建筑,围绕着这些祠庙展开的祭祀会赛活动成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地方社会与国家正统管制的互动关系。

长子此类祠庙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长期的、连续性的祭祀活动频繁。据新编《长子县志》记载,“长子历代建造的寺、庙、观、祠、楼、坛计有百余座。居僻壤山庄无力建庙者,也要搭席设祭。各寺庙每于祭期,香客纷至,商贩云集,俗称‘庙会’。”

长子是太行山区传统农业县区,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干旱、蝗虫、冰雹等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无力抗拒自然带来的压力的情况下,以祭祀祈祷的办法缓解压力,是古代社会普遍采用的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手段。长子历史上的祭祀活动有很多关于祈雨的记载。大旱之年,不仅民间举办大规模的祭祀祈雨活动,作为一县之主的县令也经常要身体力行亲自祷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长子灵湫庙位于县西发鸠山,为浊漳河的源头。这里供奉着漳源水神,历史上一直认为灵湫神是神农炎帝的幼女女娃,当地俗称“三圣公主”。《长子县志》引《山海经》记载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布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作为漳源之神,当地人民也把她看成是最重要的水神,“岁时水旱,乡民祈祷,无不应验。”据考证,见之记载的修建祠庙的活动,既有民间自发的行为,更多见到的是官方主持的大规模修建。

二、长子地方祭祀活动的社会影响

首先看对县区社会构建的影响。与华南年和台湾地区的宗族祭祀不同,长子民间祭祀活动大多以村社区域为单位进行,宗族对祭祀活动的影响远远不能制衡官方对祭祀活动的控制。小范围的祭祀以村落为祭祀单位,大的祭祀往往联系几个、十几个甚至全县范围的力量进行。地方官参与对灵湫庙、三嵕庙、尧庙等处的祭祀祈雨就是全县范围的祭祀活动。

其次,长子祠庙及其祭祀仪式的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深厚的联系,民间流行的神话传说与历代典籍记载使这里的民间信仰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有利于形成地方文化与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直接对接,文化承继性强,人们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长子所在的上党地区,还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活跃的区域,神庙戏剧非常流行。

从北宋以至20世纪,长子人民就在祠庙建设的时候附带建筑戏台,以为祭神时候做表演赛会之用。康熙《长子县志》记载灵湫庙在北宋宣和年间建有“亭榭”。三嵕庙“露台下有舞楼五楹,更极宏丽”。关王庙于“万历四十一年(1612)增建舞楼”。按照新编《长子县志》对该县现存古建筑代考察结果,长子有四处三嵕庙,四处三嵕庙都建筑有戏楼或者乐楼。其中白云山八里洼的三嵕庙,“有碑、山门、戏楼、献亭、正殿。庙外有两个对台,清末民初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始庙赛三天,乐楼上有乐户演乐剧,对台演两台大戏……1995年又新建楼2个戏台,为清代建筑风格”。这部县志还记载了其他保存有古戏台的祠庙有商汤庙、二仙庙、天神庙、关帝庙、东岳庙、炎帝庙等6处。各处祠庙每逢祭祀日,迎神赛社,风气甚盛。《长子县志》记载说,上党梆子有多达400多个传统剧目,其著名的如《完璧归赵》、《红罗山》、《金银锁》、《孟丽君》、《杨门女将》、《宝莲灯》、《逼上梁山》、《梁祝姻缘》、《打金枝》等等,这些戏剧与民间神话一样对塑造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确定人们的文化认同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就如同那斑斓夺目的大教堂告诉欧洲农民他是基督徒一样,令中国人确认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是祭祀赛会和演戏活动不断重塑和强化长子地方的文化与历史记忆。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