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对艺术の力量 一无所知

 依悸 2017-08-22
搭一班“会爆炸”的飞机,会有超人拯救你|电影清单


《蒙娜丽莎》值多少钱?

 

从艺术品保险行业巨头法国安盛高层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点端倪:

 

卢浮宫不会为《蒙娜丽莎》买保险,奥赛博物馆也不会为《世界的起源》(好孩子不要问度娘)买保险,也没有任何公司愿意为它们开具保单,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无法被估价。

 

除了这些已经是icon的艺术品外,我们还经常看到各种名画拍出了数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而画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完全看不懂。

 

比如这幅画,价值1.22亿人民币,长这样:


罗伯特·雷曼《无题》


还有这幅画,价值4.58亿人民币,长这样:

 

CY-汤伯利《黑板》


我相信你们看完,表情应该都是这样的 ↓↓↓

 



名画与鄙视链

为什么名画这么贵?又是谁会一掷千金买名画呢?

 

从价格上看,名画这种艺术品交易显然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才能玩得起的游戏。

 

一件足够贵的艺术品可以彰显个人品味,但首先,艺术品是用来建立鄙视链的。

 

每一代艺术大师的成名,都是由于他们被新崛起的阶层所选择,成为了他们用来鄙视他人(尤其是旧精英)的一个利器。

 

高更梵高,“相爱相杀”的一对好基友。


所以,新的看不起老的,落魄的瞧不上赚得到钱的;被接纳和选中的艺术品的价格随着富人之间的交易而水涨船高,这些画作便由此坐稳了鄙视链顶端的位置——有艺术价值的同时,它们更“值钱”。

 

当一件艺术品的“品味值”成为普世的共识,一代又一代新崛起的富人便忙不迭地把它收入囊中,这幅高价画作便逐渐成为了“品味”的本体。


 

富人群体不但要强调自己“有钱”,更要彰显自己“有品位”。

 

高价的艺术品刚好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

 

所以富人群体热衷于收藏各种艺术品,这是“上层”和“有产”的标志。

 

这条鄙视链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说壕任性,我们自己也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鄙视链,也都在默默规划着自己在这个链条上的位置。

 

鄙视链的一个逻辑就是,喜欢的东西越小众就越品位独特。

 

英剧被认为比美剧更具有文艺范,而英伦摇滚就是文化与品位的象征;没听过平克·弗洛伊德、披头士,好意思说自己喜欢摇滚、喜欢音乐?

 

于是出现了如下两条鄙视链:

 

英剧 > 美剧 > 日剧 > 韩剧 > 港剧 > 台剧 > 内陆剧 > 泰剧

 

英伦摇滚 > 国内陆下厂牌 > 欧美流行音乐 > 日韩港台流行音乐 > 内陆网络歌曲



鄙视源于焦虑?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为何还要互相伤害?

 

每个人都乐于表现自己的优越,但事实上,“优越感”在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普遍缺席。多年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光环下的我们,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别人家孩子”所独有的优越感,到底是什么滋味。

 

“鄙视他人”成为了首选。这是一种廉价而高效的获得优越感的路径,它不需要提升自己,只需要找到比自己弱的人并嘲讽之,就能实现自身优越感的极大满足。


 

而驱使我们建立一个个鄙视链的原因,就是焦虑。

 

焦虑一方面来自对自己实际定位的不甘心但又懒于改变现状。

 

选专业有学科鄙视链:理科生 > 工科生 > 文科生(经济法律 > 外语 > 文史哲);相亲,有相亲鄙视链:北京户口、貌美如花 > 貌美如花 > 容貌一般 > 女博士 > 属羊;社交软件之间有用户鄙视链,朋友圈内容本身也被分出了三六九等。

 

由此建立起的鄙视链折射出我们内心的焦虑:现在过得不够好;以后可能会更差;如果我不站出来支持一条鄙视链,也许明天的我就成了鄙视链最低端的人。


 

另一方面,焦虑来源于孤独。

 

我们常常会在热门评论中看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看到你也这样我就放心了”诸如此类的内容。


我们一边建立起一条条鄙视链,搭建着自己的舒适圈,一边小心翼翼地盯着别人的鄙视链,跳着脚指着那人:“少秀优越啦!”

 

坦白讲,鄙视链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它的出现不全是嫉妒,也不全是羡慕。

 

想要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是人之常情。如果穷,那就行动起来往上爬;如果富,买幅名画试试?



一个编辑



   文 | 木木

编辑 | 大桃


喜欢同一个公号的人

相遇是迟早的事

后台回复“进群”

加好友时备注我们的暗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