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亡后,为何满族人迅速隐姓埋名?只因孙中山说了这样一句话

 激扬文字 2017-08-23

众所周知,自清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宣布正式退位后,许多满族的皇亲国戚都开启了隐姓埋名的道路,只有少数几个满人贵族还在历史的潮流中活跃,其中就包括溥仪自己,还有一位清朝格格——爱新觉罗·显玗(也就是川岛芳子)。那些隐姓埋名的满族人甚至都不敢声称自己是满人,统一说自己是汉人,他们之所以会害怕,主要是有两个方面原因。

在民国时期,以前在清朝统治下的老百姓已经渐渐遗忘前朝的余威,对于清朝政府的所作所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这些满族人的不作为也是心有怨气,也就导致了一种现象的产生。那就是只要老百姓知道谁是满族人,心里的怨气就开始膨胀起来,见到满人就会拿着棍子追着他们打。

对于已经失去了清政府这一庞大的依靠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老百姓惧怕,面对这些老百姓的追打,他们只能选择抛弃曾经被他们认为十分光荣的满族姓氏,改成汉人姓氏,并声称自己是汉人,不是他们口中所喊的满族人。在那时候只要有人敢说自己是满清贵族,那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一般的存在,这种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作死。

相比之下,爱新觉罗姓氏还好一点,毕竟作为中国曾经的统治者,多多少少在这一方面,百姓内心还是存有敬畏之心的,但有一姓氏却十分悲催,那就是慈禧太后所在的叶赫那拉氏。他们不光将自己的姓氏改成汉姓“那”、“南”两姓,甚至在当时连门都不敢踏出去,可见当时人民群众对于慈禧太后的恨意是有多强烈了。

当然,像这样的百姓还是占据少数的,很多人都只会自扫门前雪。让满清贵族改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出自孙中山先生,大家应该也听过这样一句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就是当时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喊出的口号,这句话里面的鞑虏指的就是满清贵族。

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满清贵族也从此失去了皇权,开启了与汉人一样的生活。这些贵族不断的接受汉化,也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能够活命下来,干脆直接改头换姓,从此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也将自己满族身份给抹去,将自己定义为汉人。也是因为这一举动,让当时满族户口上的人口锐减了至少8万。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施行民族平等政策,此前的那些满族人才渐渐将自己的身份恢复,只不过绝大部分都只是将自己的满族身份恢复罢了,至于姓氏还是继续使用汉氏姓名。在1982年人口普查的时候,满族总人口是430万,到了1990年,满族人口直接达到了982万,这并非是因为繁衍后代所导致的自然生长率,而是很多人又重新回到了满族这个身份罢了。(喜欢这篇文章的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笔者在此先感谢大家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