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处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3组)

 城北十五里666 2017-08-23
节气处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节气意味着

  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

  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8月23日)

  《 处暑》

  作者|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说[三候]


  处暑说“习俗”


  处暑

  养生

  防秋燥

  处暑时节,人们往往感到皮肤紧绷,毛发枯燥,口唇干燥或裂口,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防秋乏

  随着处暑天气由热转凉,人体机能也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由此进入一段生理休整阶段,产生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秋乏”。



  ❤️少吃辛辣多吃酸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的脏腑为肺,应多食酸,少食辛。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不要过食葱、姜等辛味食物,增加酸味果蔬。

  ❤️早睡早起 夜卧防寒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防止大量出汗伤阳气


  秋季里气候清爽宜人,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但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处暑

  一段热闹的结束

  一个冷静的起始

  ❤️

  小艺祝您

  幸福伴左右

  快乐每一秒



 
 
 
说节气:处暑至,暑气止,秋意渐浓
 
 
百草园说节气:处暑

来自百草园书店

10:26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非凡朗读音频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终于将要摆脱酷热的夏,不出三日,空气将不再粘稠。因为,处暑已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时节,率先开启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也就是人们期待的“初秋”来了。

 

处暑后的天,已划开夏日的混沌,变得明朗起来。仿佛雾霾从此遁形,空气仿佛一下子通透起来,云光也渐渐澄澈。

 

处暑后的艳阳也已脱去了暑气,变得不那么酷热了。虽然中午时分还会耍耍“秋老虎”的脾气,比起“三伏天”却是要温柔了许多。梧桐叶落,风吹雨凉,红叶寒鸦将代替暴雨骄阳。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立秋时辰惊落叶,处暑渐退秋叶藏,一场秋雨一场凉,蝉鸣渐稀蛐声远,飞蝶恋花散余香,虽是夏末初秋上,黄叶摇曳已近秋。


 

处暑习俗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祭祖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这个时候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

 

吃鸭子

 

处暑节气,民间有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养生

 

营养学家说,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所以,我们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另外,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

  

专家建议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处暑节气也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气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一场秋雨一场凉,可爱的夏天就要过去了,看着那初春抽出的枝条,有了夏日的洗礼,秋的装点,安静的随风摇曳起舞,片片随风婆裟的略显发黄的秋叶,缠绵不舍的缓缓飘落,落叶一地黄,多愁善感的心灵深处,是否也会发出:这是岁月的沧桑,流年的感慨,还是风的无情,还是树的不挽留的悲伤?

 

但秋不仅仅是美景,是凄凉,更是收获和希望,秋天的繁华让人迷恋,那秋的累累的硕果,秋天的温情、秋天的浪漫、秋天的丰盈、秋天的热烈、秋天的激情,让人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琐事地纠缠,初秋中的烟华风云,就是这样,矛盾交织、心情起伏中,让人潜意识的感到了如痴如醉的余香。



主播:非凡,《非凡悦听》心灵主播,一个在声音世界里行走的人。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今年的处暑时间为:


2017年8月23日 6:20:09

农历丁酉年 七月初二 星期三


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



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



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祭祖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气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秋天,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