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雷莎修女:《无论如何》

 好的哩 2017-08-23

《无论如何》

——特蕾莎修女的诗

——有人通常不讲道理、没有逻辑以及以自我为中心;
——无论如何,你还是原谅他们吧!


——即便是你是友善的,有人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动机不良;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保持友善。

——当你取得一些成就,你将同时获得一些虚假的朋友、以及一些真实的敌人;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去取得这些成就。

——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直的,还是有人可能会欺骗你;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坚持这种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努力建立起的东西,或许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去建立。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保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无论如何,你还是应该做这些善事。

——把你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无论如何,还是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吧!

——你可以发现,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特蕾莎修女(又译德兰修女),1910-1997,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她一生追随基督,扶贫济困,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曾获得印度尼赫鲁奖金、美国约瑟夫.肯尼迪基金会奖金和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平奖金,并于1979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特蕾莎修女说过,那种比贫穷更可怕的“孤独与被抛弃的感觉”,仍然钳制着相当多的人。她活着的时候,被世人称为人世间的天使,当她离去,依然成为一种力量:温暖,坚定,和平,绵延不绝。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假装看不到这些穷人,也可以选择走到他们中间去。特蕾莎修女作出了“以穷人的名义”的选择,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她说:“我是帮穷苦的人代领这个奖。我很高兴贫穷的人,受到应有的注意。”她把奖金全部用在贫穷苦难者身上。当她得知颁奖后的国宴需花费7100美元时,她流泪了,向主管方发出真诚、柔弱但又难以拒绝的请求:能否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一顿豪华国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却可以让15000名印度穷人一天吃饱饭。她离世时,拥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而她的个人财产仅有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她使加尔各答数以十万计的身处苦难的人们得到关怀,她的仁爱与慈悲至今清音未绝,并将传诸久远。而除此之外,她告诉了这个世界什么是真爱,如何去爱。

诺奖评委会在给她的获奖理由中写道:“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而且,“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以有尊严的方式对待穷人,这一点是这么重要,然而我们今天的很多人却未必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生活中已经习焉不察的对低保户的“示众”做法,让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接受镜头捕捉的情景,如何改变这种做法,这都需要在基督精神支撑下的特蕾莎修女身上寻求解答。特蕾莎修女表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督精神的论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