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组合拳从根本抗击肿瘤

 涂鸦吧 2017-08-23


医生遵循“八字方针”消除滑膜肉瘤

60岁的王先生家住汉口。2011年初,他手臂上突然冒出鹌鹑蛋大小的包块,不痛不痒,一查竟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滑膜肉瘤。确诊后不久,患者在一家综合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没想到仅仅过了半年,原位置就重新长出一个肉疙瘩。

2011年9月,王先生在朋友介绍下来到武汉艾克中医院,张敏医生遵循“解郁、通络、软坚、排毒”八字方针,以“软坚消结汤”加特色药“金丝吊葫芦”为患者治疗。一年后,王先生手臂上的肉疙瘩渐渐消退。如今6年过去,患者复查肿瘤标志物等指标正常,未出现复发和转移。

32岁的丁女士家住孝感,2010年5月查出3公分大肝肿瘤,得知肝肿瘤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她便赶到武汉艾克中医院求助,希望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主任医师高巧巧同样以“解郁、通络、软坚、排毒”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引经药进行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还在县城里打工。

融合前人经验形成“第三套思路”

肿瘤,古时称为“岩”,因其触感坚硬而得名,可见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早已有之,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张敏介绍,中医治肿瘤发展至今,大体形成了三套治疗思路。

一种比较主流的思路是“扶正祛邪”,尤其在科班生当中尤为推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短期有效,长期效果则很有限。由于扶正势必会使用到大量补药,属于一种关门疗法,容易把病邪“关”在病人体内而找不到突破口。

第二种治疗思路则在民间盛行,即以红豆杉、癞蛤蟆、蜈蚣、蝎子等剧毒物“以毒攻毒”,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尺度很难拿捏,用得太轻对肿瘤起不到杀灭作用,用得太重患者可能中毒而亡。

张敏介绍,经过多年摸索,艾克中医院对肿瘤治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即肿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处,就像是一座顽固的堡垒,堡垒不能攻破,就谈不上治疗肿瘤,更谈不上清扫体内的癌毒。因此在治疗中,用比较果断的手段攻下败毒,以“解郁、通络、软坚、排毒”为治疗原则,可以有效驱除病人体内的邪气。

“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打组合拳

如何理解“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高巧巧介绍,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临床观察发现,肺、肝、胃、大肠和妇科肿瘤的形成,的确与气滞有关。

“气滞致病,首先就要解郁”。高巧巧说,气滞可以理解为气不顺、生气、心情不好。有研究显示,肿瘤发生4个月前,三分之一的患者碰到过令人气愤的事情,或长期处于工作、生活的高压之下。同时,病人在得知自己患肿瘤以后,很容易陷入焦虑绝望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海藻、昆布、香附、合欢皮、郁金等解郁药物调理病人的气机,可以为肿瘤治疗打开局面。

如果说解郁是把金钥匙,那把门打开后,要做的就是活血通络。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血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滞则血瘀。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可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

坚硬如磐石的“岩”,如何攻得破?高巧巧介绍,运用牡蛎、海蛤、昆布、海藻、鳖甲等软坚散结药物,可以循序渐进地将肿瘤先软化,再祛除。有的病人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如长在颈部等体表的肿块手摸上去会有明显的变软,这离治好的时间就不远了。

汉代华佗认为,肿瘤的发生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的原因。这一论断解释了为什么局部肿块切干净了,部分患者在若干时间后又复发,甚至在别的部位长出来。根本的一条,就是五脏六腑的毒没有排除体外。高巧巧说,在排毒上,医院重用白花蛇舌草、金丝吊葫芦等解毒药,取得了比较确切的效果。(文/武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