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反击战最传奇的故事:只身毙敌56人的“孤胆英雄”岩龙

 cat1208 2017-08-23

在云南省河口县235省道5公里公路边的槟榔寨水头水库旁,建有一座烈士陵园,称为水头烈士陵园。里面长眠着358名烈士,其中有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支前民兵,还有在1995年特大洪水抢险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在这些烈士中,出了一等功臣11名,二等功臣50名,三等功臣177名。战斗英雄就有3位:中央军委授予的“孤胆英雄”岩龙烈士、“支前民兵英雄”沈玉龙烈士,昆明军区授予的“钢铁战士”赵忠林烈士。

要说358名烈士中最具知名度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毫无疑问当数“孤胆英雄”岩龙烈士。他的事迹在80年代飞遍了神州大地,被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还成为了那一代少年儿童的偶像。笔者最早知道岩龙烈士,便是通过当时出版的一本连环画,不记得看了有多少遍,对之爱不释手,珍藏至今。


岩(这个字要读成“挨”)龙,1960年生,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人,傣族。1978年3月入伍,被分到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0师120团5连当战士。岩龙的汉语普通话很不熟练,平时和战友们沟通比较困难。但他为人很机灵,极有眼力见儿,大家做什么他就跟着学,跟着练,非常勤快,憨厚可爱,战友们都很喜欢他。岩龙对军事训练非常投入,特别是射击项目,真称得上是痴迷苦练,在南方夏天滚烫的泥地上一卧就是几个小时,每每汗流浃背,练据枪练得常常脖子都动不了了。就这样,岩龙于半年多时间里练出了过硬的射击技术,后来在连、营、团举行的7次步枪实弹射击考核中获得7次优秀,全连干部战士无不对他交口称赞。未来的“孤胆英雄”,就这样打下了坚实的军事技术底子。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岩龙所在的第14军40师120团奉命参加向红河东岸进攻战斗,首先歼灭老街之敌,尔后继续向南征、龙徽、朗忠方向发展进攻。2月21日,120团5连受领任务向南征穿插。5连在连长陈凤禄、指导员邱型柏(后成为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率领下沿公路迅速前进。当尖刀2排进至公路东侧78号高地附近时,突然与防守该高地及公路西侧63号、64号高地的越军1个加强连遭遇。越军占据有利地形,以三面火力封锁公路,将2排及5连后续分队压在公路两侧的水沟里。

根据当面敌情,陈凤禄、邱型柏很快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攻占东侧威胁较大的78号高地,摆脱困境。随即确定部署:1排2班占领78号高地北侧山头,压制敌人火力,防敌截断5连退路;1排3班隐蔽在78号高地山脚,防御敌人从侧后包围5连,并监视公路西侧63号、64号高地之敌,断其增援;2排长潘昆华率领4班、5班占领78号高地前的小山包,作为攻击高地的前沿立足点;副连长率2排6班向78号高地东侧迂回攻击,陈凤禄、邱型柏率领连主力随后跟进。区分任务后,各班排迅速行动。

2排长潘昆华带领4班、5班从翼侧跃进,很快抢占了78号高地前的一个小山包。越军发现他们后,当即集中密集火力向这边扫射。由于小山包位置较低,加上树木稀疏,难以隐蔽,2排被越军火力压住,伤亡较大。排长潘昆华在观察敌人火力时不幸被高射机枪弹打中腰部身负重伤,他交代由4班长温舒利接替指挥,随后就牺牲了。4班长温舒利奉命代理2排长,指挥4班和5班靠拢到树木稍多的小山包右侧。岩龙是4班战士,跟在班长他们后边在敌人的弹雨中穿梭跃进。这时越军打来一排炮弹,炸得泥土、草根、树枝乱飞。岩龙赶紧趴下躲避,等他再抬起头来时,只见阵地上的硝烟和团团薄雾,却找不到班长等人的身影了。

温舒利带着人转移到小山包右侧后,发现岩龙不见了。他问了问班里的战士,都说没看到。温舒利又派出一组人去找,也没找到。没有办法,温舒利只好指挥战士们冒着敌人的弹雨边还击边构筑掩体。由于双方火力相差悬殊,4班、5班陷入了困境。温舒利鼓励大家沉着应战,一定要死死地钉在这里,牵制住敌人,配合连主力战斗。就在这时,越军阵地上一挺对他们威胁最大的重机枪突然不响了,接着工事里的枪声也变得稀疏下来。过了一阵,越军在高地上的轻重火器突然向着左侧的山沟猛扫起来,工事里的越军也掉转了枪口,对着山沟开火,不再理会小山包。在越军火力的间歇中,温舒利他们听到山沟里不时传来“砰、砰”的半自动步枪射击的声音。不久,这种枪声又在越军的右后侧响起来,越军的火力又被吸引到那个方向去了,4班、5班受到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温舒利通过861指挥机询问连长,是不是友邻部队抄到敌人侧面去了?连长陈凤禄回答没有,附近只有5连在战斗。那边陈凤禄、邱型柏率领连主力进至78号高地东侧半山坡时,遭到越军火力阻击,正与敌人僵持。他也注意到了高地上敌人将火力转移到左侧山沟的事情,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而从山沟里传来的动静判断,只是单调的断续步枪声,此外并无其他异常。不管怎么说吧,越军的火力被吸引过去后,陈凤禄、邱型柏指挥5连主力向78号高地发起猛攻,很快就攻占了高地。



战斗结束后,失踪了4个半小时的岩龙回到了连队。战友们询问岩龙战斗时去哪里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归队?岩龙当时眉飞色舞,汉语说不利落,就连说带比划折腾了好一阵了,总算说明了自己的去向。原来,岩龙在被越军的炮火隔断后,与班长他们失去了联系。他有心继续向前寻找,却又遭到越军重机枪压制,无法冲过去。这时岩龙想到战前班长要求他们要敢于孤胆作战的嘱咐,遂决心一个人也要同敌人战斗,打死几个算几个!于是他滚到下面山沟的树丛里,尔后沿着山沟的斜坡摸到了越军阵地的侧后方。当岩龙发现自己的连队正被越军的火力压制时,就利用杂草和树丛为掩护,迅速接近了越军阵地。岩龙先是用56式半自动步枪连发2枪,击毙了对2排威胁最大的敌人一挺重机枪的正、副射手,接着又打掉了另一个越军机枪火力点。随后他发现一个环形工事,里边有很多越军正在向小山包射击,便机智地以密集的枪声为掩护,准确射击,一连击毙了7名敌人。越军被打得乱成一团,当发现子弹是从侧后方打来时,转而集中火力向山沟内射击。然而此时岩龙已经机警地迅速转移了位置。在此后的4个多小时中,岩龙机智勇敢孤胆作战,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来回穿插射击,消灭了越军阵地左侧的火力点,又绕过山坡将正在抢修工事的3名越军击毙,并打掉了一个越军迫击炮阵地。78号高地的越军被岩龙的神秘冷枪打得心惊胆战,阵脚大乱,死的死、逃的逃,已无力继续抵抗,这才被5连突击得手。

战友们听了岩龙的讲述后非常惊喜,要岩龙说说到底击毙了多少敌人。此时岩龙出发时身上带的150发子弹已只剩下25发,他又扳着指头数了半天,左算右算,最后数出了56的数字。一个人毙敌56人!战友们都惊叹不已。为了谨慎起见,最终岩龙向连里上报的毙敌数字是20人。由于5连很快要向前转移,无法核实战果,便以这个战绩上报团里。后来,当友邻部队占领78号高地后,在堑壕附近的一个土坑内发现了60多具未及拖走的越军尸体。5连在占领78号高地时并没有打死多少敌人,此前别的单位也没有上过这个高地,因此已从侧面证实了岩龙的战绩。团党委很快就向师党委打了报告,给岩龙报请一等功。

2月25日下午,5连担任尖刀连继续向朗多进攻。2排再次担任尖刀排,岩龙和一个战士沿着一条乡村土路走在队伍最前面。不久前岩龙缴获了一具敌人的望远镜,便很神气地挂在了胸前,毫不畏惧地勇当尖兵开路。然而,这也让敌人注意到了他,以为他是中国军队的指挥员。黄昏时分,岩龙他们刚刚拐过一个山嘴,藏在对面树丛中的敌人开火了。有2发子弹打中了岩龙的胸膛,走在岩龙后边的班长看见他倒下了,又慢慢地抬起头,向着北方祖国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不动了。岩龙英勇牺牲了,年仅19岁。



战后,岩龙烈士被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他的遗体运回国后安葬于云南河口县的水头烈士陵园。5连在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勇当尖刀,一直冲锋在前,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1979年9月,岩龙烈士的母亲玉嫩老人受到了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来玉嫩老人居住的房屋也是由当地政府帮助建盖的。玉嫩老人一直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勐龙镇曼孩村,当地驻军官兵常去看望这位英雄的母亲,陪她聊聊天,给她揉肩捶背、打扫卫生、劈柴挑水。每隔一段时间,连队都要派军医为她检查身体。后来形成了传统,每到新兵下站要去看望英雄母亲,老兵退伍要和英雄母亲告别。玉嫩老人则每年都给退伍老兵一人做一个香包,几十年如一日。2009年12月27日,央视耕战台还曾播出过“雄关漫道 今日边海防纪行”节目——《岩龙烈士母亲的香包》。




2017年5月10日,玉嫩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1岁。6月18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国家一级美术师、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斌得知孤胆英雄岩龙烈士的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书写了一幅挽联:“尽彰厚德,岂止持家劬疾苦;无憾平生,曾经为国育英雄”,并连夜赶往景洪市祭拜英雄母亲。有人问张斌时,他说:“因为读着英雄的故事长大,所以我进了部队当了兵。英雄的故事,是我一生的精神食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