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16件事!开学前家长一定得知道

 夜听枫 2017-08-23

小学是孩子成长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而在孩子6~12岁这段成长的时光里,

除了学习,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儿呢?

1

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

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安全感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所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

而这个环境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

2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

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

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如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

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3

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

所以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4

有自己的精神导师

孩子在6~12岁的这个年龄段,特别是10岁以后,他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能够陪伴孩子长大,让孩子和他一起探讨未来,探寻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该如何做?能够给孩子建议或提示。

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也可以是专业人士。

5

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还可以和他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

6

6

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

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

我们会看到,幸福感强的人,不会去追求那些内心不渴望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

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很迷茫,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进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那对于父母来说,要怎么做呢?最好的一个方式是问“为什么”,通过不断地提问与思考,去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

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

7

有完成阅读“厚”书的经历

  • 一是标志着他的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可以阅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

  • 二是标志着他的大脑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更好地学习,即可以静下来学习;

  • 三是他可以把阅读变成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了。

因此,让孩子有长周期的阅读经历,对孩子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8

有制订目标、计划并实现的经历

从9岁开始,孩子需要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制订目标或计划,并实现它。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制订目标时,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完成,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

而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也可以让父母观察到孩子的状态:他是否了解自己,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他成长。

9

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接触大自然,一是能够让孩子感知大自然的生长与变换,二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责任等。

让孩子知道,人类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

10

有一项喜欢、坚持的体育项目

体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的非学习类话题,能够增进亲子沟通。

体育还可以让孩子交到很多兴趣相同的朋友,扩大孩子的社交面。

所以,让孩子拥有喜欢或坚持的体育项目,应该是在孩子6~12岁时就去挖掘的。

11

有定期参与的活动

有定期参与的活动,会帮助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文化,这对于家庭来说特别重要。

例如旅行、活动、比赛等,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

12

有自己的收藏

收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即我喜欢什么。

  • 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当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别人看时,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

收藏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创造新鲜的话题,这些是孩子在6~12岁时需要有的,教给孩子该如何生活。

13

有动手制作的经历

孩子动手制作一个东西,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完成一件自己的作品,能够独立参与这样一个过程,这对于他成就感的满足是非常有价值的。

14

有接触社会的经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们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会有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感受。

中国孩子只有一个身份,学生。孩子应该是社会人,然而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了。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会紧张,会不知所措。

孩子需要真正体验向陌生人求助、问路、自己做预算、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当然这一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15

有失败的经历

通过某些事件,让孩子面对失败,或者说让孩子有失败的感受,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认知有反思。

有很多父母比孩子更接受不了失败,有时孩子面对失败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父母却非常在意,经常最后逃掉的都是爸爸妈妈。这样的逃避,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

16

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

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父母们会觉得:我怎么能拒绝他呢?我要让他自由成长,拒绝他,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了。

如果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当他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他面对拒绝时怎么办?

另外,孩子也要有体会说“不”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机会说“不”,他也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说“不”的过程,是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