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逐步养成观察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的能力。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过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2)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过程中,逐步掌握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性认识航海家的壮举,客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充分认识到开辟新航线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此开始,并且能够联系时事认识到沟通、交流、开拓的意义。能够用不同的史观、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 预习思考: 1.新航路开辟前,世界文明具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是否有“旧航路”,如果有,它的路线有哪些? 3.如果你是航海家,你会探索一条怎样的航线?理由是什么? 4.新航路开通后,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个问题: 一、假设你是迪亚士或哥伦布、或者其他的航海家,你为何要探索新的航线? 二、“我的航线我做主”---------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航线?(小组讨论、展示,可结合自身情况使用PPT或电子白板) 三、新航路开辟后,这个世界有何变化? 课 堂 检 测: ![]() 1.下列航海家没有到过好望角的是( ) ①麦哲伦 ②达 · 伽马 ③迪亚士 ④哥伦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B、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3.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 A、麦哲伦 B、达 · 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 4.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课后作业: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请查找资料解答梁启超遗留的困惑。 作业方式:可以以给梁启超写信的形式、制作板报的形式、做报道的形式等等来做这份作业,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 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 《开辟新航线》教学设计 作者: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 胡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新航路开辟的基本状况、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这段史实的了解,养成对历史的观察、思考能力。对历史真相的探究能力;培养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前预习、导学案导学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路线、历史影响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知,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PPT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路线、影响分析更加深刻,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课堂效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相融合,使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并且恰当准确高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对航海家的壮举具有理性的认识,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具有客观的认识。 通过课堂的学习,包括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辟新航线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此开始,并且能够联系时事认识到沟通、交流、开拓的意义。能够用不同的史观、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 二、学情分析 所教授对象为高一文科班学生。优点:学生们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态度较好,有比较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缺点:学生刚正式分科不久,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于世界史了解得相对较少。史观意识尚不具备、视野还不够开阔,历史的学科素养尚不具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路线选择依据。 四、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这一段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把史料教学蕴含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适当取舍,精选有益于本课教学效果的资源,使学生更便于理解一些历史问题。并且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在课堂上运用精炼的习题进行知识巩固。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课堂展示的方式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有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法:学生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自主查找有关本课的资料,并且运用自己能够熟练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自己预习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纳。 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新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各位可爱的同学,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曾经欧洲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放出图片和文字: 在地理大发现(15世纪—17世纪)前,欧洲人对生活在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二)教师提问:为什么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下,然后放出《古代的文明》的世界地图。 放出之后,结合导学案的预习习题1,让学生回答: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的文明概况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放出文明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们认识到曾经的世界是各大洲彼此孤立隔绝的。 (三)课前预习检查暨小组活动1:请结合自己的导学案,回答并展示小组活动第一个问题。 一、假设你是迪亚士或哥伦布、或者其他的航海家,你为何要探索新的航线? (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可分组制成PPT进行展示)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马可·波罗游记》的盛行,使欧洲人认为东方非常富有,有利可图。 (2)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和皇室的支持,使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 学生的多媒体展示结束后,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让学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而全面地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教师放出视频资源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感性和生动的认识。 及时巩固:运用习题进行简单的课堂检测,让学生巩固刚学到的基础知识。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 放出多媒体课件上的文字材料: 材料1:14—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讲: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信不疑。哥伦布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材料2:(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材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出来: 1、经济根源: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欧洲的黄金热 3、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传统商路受阻 (四)小组活动2请结合自己的导学案,回答并展示第二个问题。 二、“我的航线我做主”---------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航线?(小组讨论、展示,可结合自身情况使用PPT或电子白板) 小组展示,学生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别的学生展示航线以及自己的选择航线的理由。 (五)小组活动3请结合自己的导学案,回答并展示第三个问题。 教师放出视频资料2:哥伦布的生平介绍以及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情景。 三、新航路开辟后,这个世界有何变化?(小组讨论、展示、可结合自身情况使用PPT或电子白板)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的展示,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总结。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争鸣,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1.引起欧洲“商业革命” 2.掀起欧洲“价格革命” 3.走上殖民掠夺之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4. 证明了“地圆说”——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5.对美洲:遭到殖民掠夺,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印第安人遭大肆屠杀。 6.对非洲:黑奴贸易开始。 7.对亚洲:亚洲各国最终成为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 早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使美、亚、非遭受深重灾难,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客观上为亚非拉落后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当地近代化; 各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8.对世界: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9.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拉开全球化的序幕。 最后结合一段视频和学生一起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小结本节内容 结束语: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已经过去,但有关新航路开辟的思考还在延续,那些航海家的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仍然值得理性思考! 祝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勇于探索、扬帆远航! 六、教学反思 本课已经基本按照预定的方案顺利上完。反思如下: 优点:三维目标基本达成,学生们对于预设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一定的讨论、展示和思考。也基本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述、课堂展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尚没有真正展示出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学生对部分难点仍然有一些疑惑。小组讨论还不十分积极,需要教师更好的去引导和启发。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