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25)史常:廉惠何人继史君

 雲泉 2017-08-23

更多溧阳旅游资讯可关注溧阳市旅游局官方微信订阅号:游子吟溧阳(yzylyly)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25)史常:廉惠何人继史君

史常,字元亨,埭头人。东汉溧阳侯史崇43世孙。他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精习四书五经,寒暑不辍,尤其在书法上悟性颇高,且得名师点拨,技艺日进,弱冠即闻名乡里。

明永乐元年(1403)

成祖诏令初明大才子侍读学士解缙领衔编纂《永乐大典》,史常得县令举荐,征诏授为翰林院秀才,参与其中,成为溧阳县唯一参加编纂这部旷世大典的人选。

《永乐大典》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25)史常:廉惠何人继史君

△《永乐大典》局部

始编于元年,成于五年,该书集先秦至明初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涵盖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和技艺等,计有22877卷,11095册,字数3.7亿,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史常与其他三千学者一起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无独有偶,三百年后,又一位溧阳籍的詹事史夔担当了编纂《康熙字典》的副总裁官。他们的成就令邑人引以为荣,宗祠增辉。

永乐十三年(1415)

史常参加乙未科考,高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秩八品,非奉旨不得随便派遣。“凡颁行诏赦,册封宗室,抚谕诸藩,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

自此,他持节出使到四方的王侯诸国,以及岛夷和藩国,所到之处,皆获赞誉,不辱君命。直至永乐二十二年,任期结束,整整九年,无一差错。经吏部和都察院考核,政绩为“最”。明成祖任命他为建宁(今福建建瓯市)知府。他为官清廉待民宽厚律己,上任一个多月,就让当地百姓和官吏心怀敬畏,一致称颂,“号为贤守”。

这时,朝廷使者前来考察地方官员,使者对史常招待的礼节过于简慢而心怀不满,同僚中平素因行为不检点受到史常批评的人便乘机造谣诽谤,然而想找到他的过错,却非易事。后来,有人把他“尝罚老引商民米,赡狱囚无家者,不立案”作为一条罪状,上告到京师,史常因此被免职。史常在朝中有许多故旧,劝他向圣上说明实情,即可复职。但史常出于对官场腐败的痛恨,不愿与小人为伍,正好乘机辞官,返乡侍奉双亲。于是婉谢曰:“幸有父母,虽老无恙,得归足矣!”

时朝中正直贤良之士对史常的辞职非常惋惜与不舍,纷纷写诗抒怀,意欲挽留。明五朝元老(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当即写了五言诗《送史原亨还溧阳》,其中有“家在溧水阳,行行是乡树。上堂悦父母,下堂洽亲故”和“浩浩缱绻怀,因诗一披露”句,他们之间的情谊,由此可见一斑。史常的同年、乙未科状元陈循亦不无感慨,有诗称“君是负才贤达士,恐应难觅作闲人”。也有同僚十分理解赞同他的选择,余学夔有诗为证:“建宁太守近休官,归去江南梦里安。”

十余年后,杨士奇思念史常,在赠送的墨竹图上题七律一首:

谢却青云爱白云,草堂萧散净尘氛。

至今犹有闽人说,廉惠何人继史君。

一别原亨逾十载,超然归去乐闲身。

祖侯祠下苍琅畔,流水青山映幅巾。

好一句“廉惠何人继史君”,是赞,是叹,也是对官场腐败的万般无奈!

史常赋闲后,一面尽孝心,侍双亲;一面兴学宫,教子孙,并常与乡里名士唱和,《史氏宗谱》录有《赵氏二烈》七律一首:

鼙鼓声中失将星,二姬彻骨痛家倾。

临危有计思同溺,全节无惭竟舍生。

若使纤尘污玉貌,何由椽笔著芳名。

至今瓜洲涛声夜,疑是双魂怨未平。

诗中满怀对赵淮一门三人的敬仰之情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之感,诗人志趣溢于言表。

史常去世后,葬于 山北麓,入祀乡贤祠,进主“海岳堂”,族人四时奉祭。《溧阳县志》卷十一《宦绩》载有其传略。他的操守德行上承先贤,下启后昆,成为仕官者之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