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编《柳家弄2号的故事》(4) 听柳先生讲那柳家的事

 金秋十月ng1lf9 2017-08-23

新编《柳家弄2号的故事》(4)


听柳先生讲那柳家的事


编者按】这里的柳先生,是指柳德庆先生。他虽离我们而去已经两年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柳哥忆萃——柳德庆文集》,依旧书墨飘香。考虑到盛泽人拥有这本书的人不多,我就从中精选几篇,稍作一点编辑技术处理,展示如下。喜欢吗?请告诉我,我以后再刊登几篇。

一、悟 言 真 室


我家住在盛泽清代古民居“存仁堂”,白底黑字的堂匾是道光吴县进士、书画名家冯桂芬手书并签名的。左右抱柱的底面是彩宝石变色闪光,上有描金行书:“西蜀有山多种橘,河阳无地不栽花”。庭院里有王藻涯手书横额《麟凤家声》,挂于八仙砖雕门楼。这些,在我童年就种下了深刻的印象。


楼下西厢房的门,平时常被一具铜锁关着,那是我爸的书斋。每逢春节和四季节日及亲友来访时,父亲就会开放。我们小孩进去必须小心谨慎,先得给前辈尊称一声好,趁便观赏一回,决不可干扰大人们的交谈,然后知趣地退出书斋。


书房确实有很多引人的东西,四周的墙壁全用杉木板与墙壁隔空装修,这样挂的字画就不易受潮。两间中间装修一个大圆环门,里面有格子,陈列着大量文物古书。人从圆环门中进出,自感古风雅韵。外间朝南有一面特大镜子,与圆环门映照成双。红木长台接红木供桌,冬放哥窑大盆水仙花,满室馥香;秋放一盆树桩枸杞,挂满几百粒鲜红的果子。长台中放一座大瓷面,上面是罗马数字古铜钟,稀奇的是,钟能自动跳出“子、丑……”等时辰字模。左边一块大灵璧石,右边一只彩瓷花瓶。这些传世文物,件件称得上是珍品。一尊纯白瓷观音,白得剔透见背光,衣衫飘逸如风吹,这是祖传的明代瓷器,谁见着都称爱;一只三足青铜爵杯,刻的名头为秀州(嘉兴)知府用物。青铜牛背牧童檀香炉,过新年必点燃;尚有宣德铜香炉,青铜盘等等。古书则有康熙字典、辞海、辞源、六书通、三希堂文集、柳如是尺读、明清说部小说,及至“东方杂志”、“红玫瑰”和我订的“儿童世界”等等。


茶几上的“青铜三足博山炉”,盖顶子是一只白玉桃子,节日和贵客来时,必燃檀香,满屋飘香。悬挂的一块黑底镶嵌彩瓷菊花屏,玲珑秀美,工艺不凡。一只成化年间的彩瓷博古将军坛,夺目耀眼。一只古铜八音琴,曲调动人。


当我父亲受人之托刻一只象牙图章,在一公分大小的章上要精刻四个篆字,真是要憋住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了,书斋的门要关起来,不能受外面的干扰。笔者到此得“画龙点睛”了,一块黄杨木匾额松绿篆刻着“悟言真室”,那是书斋的室名。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有觉悟的人讲出的话才有真诚。这是我祖传的座右铭,我深深感受到书斋的真谛就是“悟言真”三个字。


在“文革”风云中,什么明瓷观音和匾额等等都被打得粉身碎骨,但“悟言真”三个字永远刻在我的心底里,闪亮而不可磨灭。

 

1、柳德庆在自己的画室里创作

 

二、绿野草堂


我柳家清代古民居的第三进是一间“花厅”,堂匾额上松绿行书为《绿野草堂》,是清代哪位名家手笔,未有留考。额题“绿野”也具有四屏条上一片田野风光、高山流水、小桥茅舍,迎客抱琴来。在层层走马堂楼的宅院中,草堂起到了画龙点晴、描红点翠的作用。《渔樵耕读》四屏条就陈列在草堂西面的板壁上,描画的是民间大众的温饱生活,有鱼有米有柴烧有书读。四屏条既独立又整体地构成一幅江南的水清山秀,田野风光,花红叶绿,真是美不胜收,它与草堂相辅相成,见着堂匾,心中自有一番清新的感受。


草堂是在石库门长天井的北面,正对《诒谋燕翼》砖雕门楼,草堂置六扇“博古浮雕”落地长窗。自我娘嫁过门后,娘本手脚勤劳,闲不住,就在草堂驾起一座手拉脚踏织机,也不虚盛泽的家家机杼声了。娘也自织了好几年,待到生男育女,就无法自织了,才雇一织工。我叫惯“补金师傅”就忘了姓啥,也不知何许人士。补金天性乐观开朗,到休息时,就显露他的拿手本领,拉起了二胡,自拉自唱,唱不尽的山歌小调,我们围着听得高兴。补金说:“要我唱山歌,三天三夜也唱不完”,这种说法,和白蚬港上山歌手张云龙的说法完全一个样。补金正是芦墟乡亲孙家介绍来的一位芦墟山歌手了。后来补金身体不好,他就辞工回家去了。


由于“文革”中私房改造没收,到1999年拆迁,我们眼睁睁看着拆光草堂。我父亲的一位老朋友,盛中退休古文教师王希珍,他得知要拆“绿野草堂”,就柱着手杖来,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击着手杖,来向“绿野草堂”告别,而我们自己倒连一点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2、那一年,作为老报人的柳德庆去参观《吴江日报》时的留影

 

三、我家的墙门间


我家的墙门间很具特色。先说说第一进得的正墙门间,盛泽人都说它为“六扇头大墙门”,在盛泽镇是少有的。一个墙门间上头有木雕装饰,地面上铺满78块花岗石板,如此宽敞的墙门间也是全镇少有的。在抗日战争之前,六扇大门天天开直,朝里一看,就是官场气派。左右竖立两盏戳灯,两只班房大长凳,凳后面对各4块“硬牌”,正中上悬一只灯笼,灯上的宋体为“柳府”。


抗战前我正童年,只在墙门前尽情的玩耍,而对硬牌上的字只识“肃静”和“回避”,至于上面写什么官职,从来不去研究它。日寇入境前夕,我们把硬牌长凳等物,藏到第三进楼上家祠一角。至于清代的官服、朝珠、红丝巾、各色帽顶子等等箱里有的是。据娘说,这是买的官,祖上主要是做丝绸生意的。


再说朝东的“石库门”墙门间,上有跨楼,里头还有扇“直轮门”,装有滑轮垂木,门会自动关上,门上头有铜片响铃,门一开动铃即摇响。进直轮门是条长天井,北为花厅“绿野草堂”,六扇博古浮雕长窗。南为“诒谋燕翼”砖雕门楼,置厚重木门。进为退堂门,入第二进埭“存仁堂”大厅。


最后说说西边的墙门间。它有二道门,为一般的厚板门,也有响铃,出门靠西连着有后厅和前厅,也有砖雕门楼。头道西墙门间上有屋面,地有方砖,是我跳绳、踢毽、滚铜板的地方。西墙门间更有特色,整个门用厚重木头,内面铺上厚方砖,全部用长铁锚钉穿过门板门砖固定,重得严严实实。砖门外又是一条夹弄,弄头又有发圈墙门,靠西又连着后厅和前厅(后厅为万阳春沈老板租用)。各个墙门间,一门环一门,门里加上横门闩和三角支地撑,夜来保安全。


本文以上所说各物,包括历祖画像、祠堂灵牌和家谱,全在“文革”中被抄光毁光,只能叹一声时运不佳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