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历史大洪水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8-24
特大洪水年纪实
  一、1860年长江洪水
  1860年(清咸丰十年)入夏,金沙江下游、三峡地区、清江及荆江一带,先后普降暴雨。金沙江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出峡后又与清江及荆江暴雨遭遇,遂形成流域性的特大洪灾。据历史洪水调查,7月18日(夏历六月初一)宜昌洪峰流量达92500 m3/s。枝城洪峰流量110000 m3/s。该次洪水冲开长江南岸藕池口,形成藕池河,洪水直泻入洞庭湖,洪道所及,荡然无存。北岸大堤以及汉江决口,荆北及江汉平原一片汪洋,这次洪水造成长江上中游干流和洞庭湖区大范围水灾。
  据史志记载:
  宜昌:平地水深六七尺,其不没者府署试院而已,郭洲、西坝及临江东西岸漂没民舍无算。
  长阳:平地水深六七尺,沿江冲没田舍无算。
  宜都:漂人畜无算。
  枝江:民舍漂没殆尽,其不没者唯福传、金鸡两山而已。淹渍二十余日,沿江炊烟断绝,灾民嗷嗷……。
  江陵:水高于城二尺许,民楼屋脊浸数昼夜。
  公安:水高于城一丈余,江湖连成一片。

  二、1870年长江洪水
  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年)洪水是自1153年有记载以来长江上、中游最大的洪水。
  该次洪水由长时间特大暴雨形成,主要暴雨区在大巴山及其附近地区,嘉陵江中下游、支流渠江和三峡地区也笼罩于暴雨之中。汉江流域、洞庭湖湖区、鄱阳湖湖区也连续下雨。文献中有“猛雨”、“雨如悬绳”、“狂风雷雨,连日不息”等形象记载,是对这次特大暴雨强度的真实写照。
  据历史水位石刻和水迹推算,当时宜昌最大流量达105000 m3/s,是长江多年平均流量近4倍;枝城流量为110000 m3/s。
  这次特大洪水的受灾范围,从四川盆地到两湖平原区,以及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粗略估计达3万多平方公里。合川至宜昌沿江城市遭灭顶之灾,洞庭湖区与江汉平原一片汪洋,“出现数百年未有之奇灾”。
  长江中游地区的灾情,则以湖北最为严重,宜昌“郡城内外,概被淹没,尽成泽国”;宜昌以下,围堤多被洪水冲决。松滋南岸庞家湾、黄家铺因大堤溃决,形成了今日的松滋口和松滋河。石首、监利、嘉鱼、咸宁等城镇的房屋田亩,亦尽淹没。汉江宜城以下,江堤尽溃,荆门、钟祥、京山、潜江、天门、沔阳、汉川、黄陂、孝感、云梦、应城等地均因各堤漫溃,田亩淹没,民众迁徙,惨不忍睹。

  三、1931年长江洪水
  1931年洪水属于全流域型洪水。当年7月,受北太平洋上的强高压和鄂霍茨克海高压影响,雨带徘徊于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连续降雨近一个月,降雨量比同期平均雨量多出2~3倍,长江干流及支流水势盛涨异常。8月初,川西等地两次暴雨使岷江、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干流洪水泛涨。岷江和金沙江洪水遭遇,至重庆又汇合嘉陵江洪水,8月6日寸滩出现63600 m3/s的洪峰,8月10日宜昌洪峰流量64800 m3/s。
  上游来水与中下游干支流洪水遭遇,相互顶托、叠加,致使灾害极为严重,围垸区淹没殆尽。湖北45县受灾,其中重灾39县,受灾农田2650万亩,受灾人口40.3万人,淹死6.58万人。7月1日荆江大堤齐家堤口决口,溃口水头约7米,洪水向东、北、西三面辐射,西抵沙市,整个荆北平原尽遭淹没,受淹面积约5000km2,水深大多3~6米,仅荆北区就淹死2.3万人。

  四、1935年长江、清江洪水
  1935年7月3日至7日的5天内,三峡区间南部以五峰为中心,北部以兴山为中心,发生了紧相衔接的两次特大暴雨。五日暴雨量实测值以五峰1281.8毫米为最大,是我国著名的"357"暴雨(即1935年7月暴雨)的最大暴雨中心。兴山暴雨中心的五日暴雨量也达1084毫米。由于暴雨急骤,致使三峡地区、清江、澧水、汉江洪水陡涨,来势凶猛,荆江大堤沙市以上得胜寺、横店子,沙市以下麻布拐相继溃口,荆州、沙市、监利、沔阳、枝江、松滋、石首均成泽国,"纵横千里,一片汪洋,田禾牲畜,荡然无存,十室十空,骨肉离散,为状之惨,目不忍睹"。江汉平原53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2264万亩,受灾人口1003万人,因灾死亡14.2万人,损毁房屋40.6万间。由于这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大而洪水总量较小,故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灾情比1931年为小。

  五、1954年长江洪水
1954年夏,长江上游连续暴雨,洪水不断上涨,宜昌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7月7日至8月7日,一月内连续出现4次洪峰,最高水位55.73m,相应洪峰流量66800 m3/s。
  除上游洪水到来以外,宜昌境内也遭受了暴雨和洪水的袭击。元月至8月10日,宜昌地区的总雨量为1144.2mm,宜都为1478.4mm,枝江最多,为1870.3mm,远安1060.8mm,当阳1077.1mm,河溶为1103mm。不但各地7个月来的总雨量均已超过历年的平均年降雨量,而且枝江从5月至8月10日100天的总雨量达1479.6mm,大大超过平常年的雨量。
  据枝江、宜都、当阳三县不完全统计,汛期共查出隐患险段490处。枝江5-7月有长岭乡仁合垸、白石三里桥垸、石鹤乡小垸和拽车四合垸江堤等4处溃垸,破堤渍水面积31万亩,占垸田总面积的70%,全县因溃堤、渍水而绝收的即达21万多亩,约占总垸田面积的70%。宜都、当阳同样是汪洋渍水,灾情严重。宜都8月7日先后溃决了红花套分段堤垸、厂门二管理段堤和云池垸3处;当阳孙双区渔湖乡港堤7月27日上午3时20分漫堤;孙双区黄场乡8月4日漫破,至8号共漫破5处,其下游的孙场乡淹田14058.4亩,受灾1135户,4659人;孙双区双忠乡7月31日隔堤溃口。
  据各县的不完全统计,全地区受灾农田534080亩,约有20万亩无收;受灾人口48608户、182659人。
  宜昌城区大公桥河坡、复兴路、滨江路一带被水淹,隆中路、小南湖、康庄路地段内渍水1m以上,淹房2252间,倒塌房屋119间,受灾4772户。峡江造纸厂、宜大砖瓦厂停止了生产,利民化工厂等停止了基建施工。
  8月11日夜间长阳县县城淹没,全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百里洲分洪:7月22日,沙市水位高达44.39m,严重威胁着江汉平原3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8月初,省防汛总指挥部命令枝江县上百里洲大堤准备破堤分洪。
  8月6日,川江第3次洪峰到三峡与宜昌地区时,与三峡宜昌地区局部大雨的洪水汇合成更大的洪峰。宜昌流量达到64400 m3/s (相应水位为55.58m),8月7日水位达到55.73m,创仅次于1896年之最高纪录0.2m。预测洪峰到达沙市,洪峰流量约55000 m3/s,除非荆江分洪能泄1万以上流量的洪水,才能使沙市水位稳定在保证水位44.49m以下,但荆江分洪最多只能分泄8000流量,虽经荆江分洪,沙市流量仍要达55000 m3/s,水位仍要达到45.64m,超过保证水44.49m,荆江大堤有漫溃的危险。为了补荆江分洪区分洪作用之不足,根据中央指示,在上百里洲分洪,当时估计上百里洲可利用的蓄洪量为8亿m3左右,要求分蓄洪水流量达到3000 m3/s,可起到分洪作用3-5天。
  8月6日20时,荆江分洪区东南端溃口,加之又已采取开放南闸排水闸和挖开虎西岗堤等措施,荆江分洪区进洪泄洪已经平衡。8月8日复在进洪闸上侧腊林洲郑家榨挖引堤进洪,进洪流量已达1000m3/s。由于上述情况变化,荆江分洪区已能分泄川江第3次最大洪峰,稳定沙市水位,因此上百里洲分洪已不再是必要的了。当时荆江防汛斗争最迫切最严重的问题,已不是在荆江以上分洪的问题,而是如何迅速处理郭家窖溃口泄出的最大流量5160 m3/s的洪水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荆江的安危。
  因宜昌到上百里洲电话联络中断,事先又未准备无线电联络,以致湖北省防汛指挥部停止分洪的命令不能下达到百里洲,这是1954年上百里洲分洪的主要教训。
  省防汛总指挥部命令上百里洲大堤破堤分洪。8月7日晚10时,一个连的官兵在百里洲刘巷区新民乡曾家塔脑处(百里洲中下部)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口分洪,分洪后,口门由开始时的40m扩展到最后的300m,水头落差4.2m,进口流量为4000 m3/s,分洪面积约20万亩,平均水深3m。分洪后,江水显著下落,9日沙市水位下降了0.36m。
  此前,省防汛总指挥部对上百里洲可利用的蓄洪量也是调查了解不够的,原估计为8亿m3,实际只能蓄洪5.8亿m3 (1954年分洪口位置较下,实际进洪量1.76亿m3)。如要对降低沙市水位起到作用,至少分洪流量要达到2000-3000 m3/s,则其分洪效果只能维持48h左右,对缓和沙市水情意义不大。而该洲16万人民的损失则是严重的,国家亦增加相当负担,所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但应当指出,上百里洲在短期内降低了松滋河水位,对挽救大口特险(松滋河右岸,松滋县属)是起了相当作用的。
  百里洲曾家搭脑进洪口堵口工程在平均水深3m时开始突击抢堵工作,于9月8日正式开工,至9月24日全部完工。

  六、1958年沮漳河洪水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全区连续普降2次暴雨,两次暴雨来势猛,雨量大,面积广,时间长,4天里全区降雨量达258.5mm,境内部分地区出现了超历史记载的特大洪水。当阳全县持续5天暴雨,洪水泛滥,沮漳河水猛涨,河溶水位50.49m,流量3020 m3/s,估计在天然情况下,最大洪峰在5500~6200 m3/s,相应水位53.2m。水情特点是雨量大,水势猛,水位高,沮漳大堤腹背受水,多处溃口崩塌,多数是先漫后溃。
  这次水灾中,沮漳河堤溃口158处,长约1.5万m,崩矬78处。沮漳河的大洪水,再加上一部分地区的山洪和内渍,在全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全区受灾282个乡、1076个社,被淹被冲的良田78万亩,损失粮食达2亿kg以上,倒塌房屋1560栋,淹死200余人,破坏塘堤4680多口、大中型水库7处,冲走木材17000 m3。
  此次降雨,从14日22时到15日6时,降雨量达130mm;并且,此次降雨之前,全地区没有任何旱象,塘堰水库基本灌满,因此此次暴雨过后,河水猛涨,洪峰超过历史记录。当阳县城关镇,历史上最高洪峰水位为67m,而这次洪峰达到67.78m;河溶镇有记录可查的历史最高洪水位49.76m,而这次洪峰达到52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4m,超过河溶原保证水位1m。

  七、1969年清江洪水
  1969年7月中旬清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峰,水势异常凶猛,造成两岸严重的洪水灾害,尤其是地处中下游的长阳、宜都沿江两岸,灾情更为严重。这年的暴雨中心分布在湘鄂交界处,宜昌地区的暴雨中心的走向正好在清江以南,沿着渔洋河流域,最大值出现在五峰南部,渔洋河上游清水湾地区(最大日雨量达343.4mm)。流域内一次平均降雨为200mm左右。另外,渔洋河水位仅次于1935年,系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同时和清江洪水叠加,因而形成了本年清江特大洪水。
  7月上中旬,全区各地普降暴雨,平均雨量达400mm,五峰县湾潭区降雨量高达667mm,雨量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致使山洪暴发,江河水位猛涨,清江、渔洋河、玛瑙河都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位。长阳渔峡口水位站测量水位达192m,比1949年后历年最高水位185.33m还要高6.47m。
  7月11日,清江、渔洋河水猛涨,除沿江冲跨房屋外,两河出口处山河、茶店、红湖、三江等4堤垸于7月11日晚10点开始漫堤,于12日晨先后漫堤溃口,4个垸内有姚店、红花两个区7个公社、32个大队、148个生产队,有500余户、26000人、2.7万亩田。洪峰时300匹马力的船开不进清江,地区和大桥、白洋路渡支援的船只都开不进去,直到12日下午才开进轮船抢救灾民,陆续向江北沙湾、宜都、孙家河的旱坡上转移数千人。据不完全清查,至7月16日,失踪163人,死亡62人,垸内部分房屋连地基全部冲走,大部分倒塌,耕牛已向坡上和堤上转移部分,冲走死亡一部分。垸内粮食已向城关转移10万kg,在茶厂烘干。县里组织6000人,加上宜昌支援的人员全部集中于茶店堵口。红湖垸溃口2处;山河垸溃口10处,长1177m。
  全区受灾的有168个公社,1168个大队、6606个生产队、57151户、251144人;其中重灾54个公社、1649个生产队、110208人。受灾耕地523178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1%,其中土地冲毁或全部无收的有195908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因山洪暴发,堤垸溃口、崩山等造成死亡217人,死耕牛91头,死猪羊2223头,冲毁或全部倒塌的房屋18495间,冲走木材21123 m3,损失物质初步统计达900多万元。部分渠道、堰垱、小型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汉宜、五宜、远当、宜兴、长红等主要公路干线,多处路基冲坏,桥梁冲断,宜都、长阳、五峰三县邮电线路大量断线倒杆,电讯中断,长阳有半数的区、社一度不能通电话。沿河的都镇湾、津洋口、龙舟坪、磨市等乡镇水毁严重。

  八、1981年长江洪水
  7月17日凌晨,1949年以来长江干流最大的一次洪峰到达葛洲坝,宜昌站水位55.38m,流量7.08万m3/s,大于1954年的6.68万m3/s,沙市出现44.46m的高水位。洪水相当于有水文记载以来的1896年的最大洪水。
  由于这次特大洪水洪峰水位高,来势猛,水流流速快,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也由于以往忽视对小民堤民垸的整险加固、加高培厚,加之洪峰到来时,检查不细不严,布防不太周密,措施不力,因而枝江县顾店公社的长合、仁合2垸分别于7月19日深夜23时15分和20日晨7时溃口,宜都县枝城公社洋溪东湖垸18日下午6时40分溃口,造成严重损失。3处溃口共长464m,受灾12个大队、64个生产队、2082户、9977人,淹没农田1万亩(其中棉田7964亩),受灾严重的有5个大队、28个生产队、1164户、5425人。损失集体和社员存粮30多万kg,淹没房屋5500多间,其中倒塌1782间,倒塌集体仓库、学校等757间,冲走衣物4.7万余件,家俱5万余件,淹死牲猪2515头。3个溃口区直接受灾损失折合人民币660多万元。
  此外,沿江的秭归、宜昌、枝江、宜都县和草埠湖农场,共有28个公社、231个大队、801个生产队、109000人受灾,成灾面积5.49万亩,损失房屋8260间,倒塌4479间,损毁柑桔22万株,还有部分工厂、供销社、学校、公路、桥、涵洞、广播线路、河堤渠道、驳岸等受到严重损失,损失共计1326.3万元。

  九、1984年暴雨山洪
  6月上旬至7月下旬,宜昌降水强度为历史所罕见。暴雨中心区的洪水均超过了历史上1935年的最大洪水,因而造成了部分地区灾情严重,损失很大。
  7月24~26日,全区大部分地方连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受到严重灾害,兴山、宜昌、远安局部地方遭受了毁灭性灾害。暴雨中心区在兴山县的高岚、三阳,宜昌县的樟树坪、雾渡河、分乡,远安县的荷花一带,降雨均在300mm以上。宜昌县尚家河3h降雨 313mm,远安在近1.5h内,县城降雨 173mm,荷花区降雨184mm,望家降雨248.2mm,当阳巩河地区4h降雨200mm,兴山县三阳区水月寺镇从25日18时至26日凌晨降雨350mm以上,高岚4h降雨近300mm。雾渡河自1964年建站以来,最大日降雨为130mm,而7月25日降雨量为218mm。26日,江南大部分地区也降雨100mm。
  连日的大到暴雨,引发了历史上少见的洪水,沮漳河、黄柏河、盐池河、分乡河、雾渡河、夏阳河、高岚河、香溪河均达到或超过历史上最高水位。据可查资料,均超过历史上乙亥年(1935年)的最大洪水。
  暴雨洪水使全区有46个区(镇)、229个乡(镇)、1254个大队、7428个生产队、16.8万户、7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315户、11947间,有2067户、10287人无家可归。有61.69万亩农作物受灾,冲毁良田6.6万亩,损失粮食4980万kg,棉花93.65万kg,油料92.5万kg。冲毁公路27007处、1856km,其中干线公路24条、985km;西部山区的主要公路干线全部中断。冲毁电话线1240km,12个区、49个乡电话中断;有153座、装机共计41494kw的水电站受灾,其中冲毁的水电站有46座、计3252kw;电机损坏63座、21349kw。损坏输电线路1038km,其中高压输电线148.5km。冲跨堰塘1060口,渠道62万m,冲毁河堤7.9万m。有217所学校受重灾,被冲毁和被水浸倒的学校42所,倒塌校舍1.1万m2,造成危房4.2万m2;直接经济损失240.23万元。冲走木材16936 m3,磷矿石6.6万t,硫铁矿2500t,煤3万t,水泥5300t,化肥50t,石灰166t;洪水浸泡国库粮食293.85万kg,冲走43.6万kg。因暴雨造成房屋倒塌而压死、以及被洪水卷走死亡的计154人、耕牛120头。国营、集体企事业共有1490个单位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667.39万元。这次灾害全区各种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为1.1亿元。
  这年汛期的特点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量大且集中。沮漳河上游暴雨集中,河水猛涨,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堤防险情不断;部分地方的涝灾惨重。

  十、1996年沮漳河洪水
  1996年汛期(4~9月),全市平均降水1151.9mm,比历年同期偏多25.2%。汛期先后共发生6次暴雨,有4次是全市性的大到暴雨。特别是7月上旬连续发生两次特大暴雨,一次是7月1~4日,一次是7~10日,全市54个雨量站,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有54个站,大于200mm的有40个站,大于300mm的有14个站;枝城聂河,长阳高家堰、津洋口,远安沮河,兴山、秭归沿香溪河等局部地区降下 “砣子雨”,强度大,基础设施及农田遭受了毁灭性的袭击。
  7、8、9月的强降雨,使全市境内大小河流相继出现较大洪水。除长江水位仅达设防水位外,其他主要河流都超过了警戒水位,60%的大中型水库溢洪。沮漳河先后出现五次洪峰,且在30天内连续出现三次大洪水,其中2次超过保证水位,7月9日零时洪峰水位50.15m,流量2230 m3/s,超保证水位0.15m,最大涨率达1.01m/h,为1949年以来沮漳河洪水涨率之最。
  这年多灾并发,损失大。全市遭受洪涝、风雹、滑坡等袭击。这年的水灾造成受灾范围广,全市14个县(市、区)、133个乡镇、2928个村、193万人受灾。全市农作物受灾17.51万km2,损失粮食15.33万t;工矿企业有1089家因灾停产;铁路中断8h(当阳境内);公路中断645条次,供电中断293条次;受洪水围困10.22万人,紧急转移6.64万人;31个城镇进水或积水;损坏房屋7.74万间、156.3万m2;倒塌房屋1.04万间、22.21万m2;因灾死亡45人,死亡牲畜2427头;诱发崩山滑坡1765处。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46亿元。全市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39亿元,其中水利设施1.12亿元。中小水库损坏41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2座;损坏堤防77.7km、护岸274处,水闸321座,桥涵182座,渡槽87座,机电泵站38座,水电站69座、8.98万kw,管理设施33处;导致渠道决口862km;洪水冲毁堰塘7806处,毁坏公路2839km,冲毁公路桥涵1728座;损坏输电线路、通讯线路分别为1182km、1628.4km。部分基础设施已无法修复,仅秭归就有4座水电站严重受损;水渠、桥涵恢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难度很大。
  沮漳河30天内三次大洪水中,先后发生险情145处,其中管涌13处22个,清漏26处38个、浑漏16处70个,浸溢6处,散浸45处9490m,崩岸8外3500m,裂缝6处540m、脱坡5处,跌窝7处。沮漳河出险之多,整治任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仅芦河垸浑漏跌窝险情150m,整险投入就达5万元。长江、清江也先后出现多处崩岸、吊坎险情,整治资金缺口大。

  十一、1998年长江洪水
  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据初步资料,1998年和1954年相比,上游的洪峰流量和洪水量与1954年接近;由于中游洪峰流量不具备可比性,以最集中的30天洪水量相比,1998年汉口以上总来水量较1954年少300多亿m3;下游的洪峰流量较1954年少1万多m3/s,洪水量少500多亿m3。1931年由于资料不足,只能作粗略比较,上中游可能较1931年略大,下游较1931年小。
  洪水的特点:一是水位高。我市境内宜昌以下河段全线超警戒水位,枝江以下河段全线超1954年和历史最高水位。其中宜昌站最高水位为第六次洪峰水位,达54.50m,超警戒水位1.50m,枝江站8月17日4时水位50.62m,超历史最高水位.0.01m,刘巷站8月8日2时、8月17日6时水位分别为47.36m、47.78m,平、超历史最高水位。二是来势猛。宜昌站从7月3日2时出现第一次洪峰,到8月底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共出现8次洪峰(1954年发生4次大于5万m3/s洪峰流量),且洪峰流量均超过5万m3/s,特别是8月7日至于17日10天之内先后三次出现61500、62800、63600m3/s的特大洪峰,而该站有历史记录122年以来仅有23年超过6万m3/s(1954年洪峰两超6万m3/s),且大部分出现在7月份。7、8月份日均流量超过5万m3/s达35天,比1954年多12天。三是水量大。宜昌站7、8月份流量超过5万m3/s的洪水总量达1646亿m3/s,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6.74%,比1954年5万m3/s以上洪水落总量超498亿m3。7、8月份宜昌洪水总量2631亿m3,比1954年多136亿m3。四是时间久,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宜昌站从7月2日进入设防水位,到9月2日退出设防的两个月里,超设防水位时间长达38天,超警戒水位时间18天;枝江站超设防水位时间47天,超警戒水位28天;枝江刘巷站超设防水位58天,超警戒水位39天,超历史最高水位61h。高水位持续时间超过1954年,长江大堤持续高水位浸泡运行,不少堤段险情不断,险象环生。五是组合险。6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导致下游鄱阳湖水系首先涨水,信江、修河、饶河和抚河均超历史最高水位,随后洞庭湖水系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也多次发生大洪水,汉江、清江、沮漳河等支流也多次发生较大洪水,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在两湖先期发生特大洪水,水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长江上游又多次发生洪水,与中下游洪水不断遭遇,形成了恶劣的洪水组合,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上压下顶之势。
  1998年洪水过程中宜昌市共计出现险情598处,其中重大险情28处。

  十二、2006年下牢溪山洪
  下牢溪是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6.7公里,流域面积130.9平方公里,横跨夷陵区和西陵区,于西陵峡口三游洞与白马洞之间汇入长江,下牢溪下游纵贯宜昌市夷陵区姜家庙村。溪水清澈见底,碧澄如玉,溪流蜿蜒曲折入层峦叠嶂之中,两岸奇峰竟秀,幽静美妙,一步一景,秀丽动人,享誉“万里长江第一溪”的美称。由于紧邻宜昌城区,溪河下游沿河修建了众多游泳池等休闲设施,每到夏季,下牢溪便成了城区居民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006年6月28日傍晚,下牢溪上游突降特大暴雨,从18时30分至19时20分突降76毫米,短时间汇集成汹涌的山洪冲向下游。此时下游及景区内还十分炎热,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姜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屈克柱根据气象预报预感有山洪爆发,与村治保主任组织民兵和村民将居住在溪边的老人、五保户等转移,并通知下游所有游泳场业主赶紧疏散游客,下游5个泳池老板接到村里打来的报警电话,立刻招呼游客上岸,将游客们转移到安全位置。但还有天浴园等两名业主联系不上。覃宗权赶紧打电话联系上在“天河浴场”打工的村民覃宗文,安排他赶往这两家泳池,通知业主。此刻,几米高的洪峰夹带着泥沙、树枝滚滚而下,瞬间将刚才游客们游玩的地方及岸边建筑物淹没。麻溪口浴场的陈老板接到报警后,当即将几个游客从激战正酣的酒桌上强行拽走,刚走下楼,洪水就没过了膝盖;刚一上岸,洪水就盖过了屋檐……共有70多名游客和群众安全撤离。“天浴园饭店37名游客(含1名小孩)、10名饭庄工作人员共47人来不及转移,被洪水围困在饭庄二楼,游客停在溪边的3辆汽车被冲走,溪边游泳池及配套设施大部分被毁。
  接到村里的报警后,市、区二级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市防指立即与公安、武警、三峡公司等单位联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传豪率有关部门单位赶赴现场指挥,夷陵区委区政府迅速组织自救,及时将被困的游客和村民全部营救到安全地带,并迅速展开查灾救灾工作,避免了人员伤亡,有效控制了灾情。
  此次山洪暴发为该流域40年来所罕见,在重大天灾面前,没有发生游客伤亡事故,《三峡日报》记者对此及时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这是演绎了一场危难时刻见真情的《生死时速》,是科学预警、科学施救创造的奇迹,是临危不惧、舍己救人铸就的壮举,是心系群众、众志成城谱写的凯歌!

  十三、2007年洪水
  2007年,我市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降水总量偏多,洪涝灾情严重,水毁损失大,沮漳河发生了自1996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过程,位居建国以来第四位高洪水位。
  1、降水总量明显偏多,场次暴雨频繁,降水强度大。
  汛期(4月1日至10月15日),全市平均降水量1064.3mm,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多一成,比上年同期偏多三成多。全市先后出现了“4.21、5.23、5.31、6.18、6.22、6.29、7.09、7.13、7.19、8.02、8.21、8.30” 共12场次暴雨,比历史同期偏多5次,其中5.23、5.31、6.22、7.11、7.19等场次暴雨造成了兴山、五峰、宜都、夷陵等地严重受灾,沮漳河、香溪河、黄柏河、渔洋河等中小河流相继发生了洪水过程。
  兴山站5月23日18时至21时3 小时降水量达103mm,为本站38年来有实测资料的最大值;5月31日至6月1日,兴山水月寺镇再遭暴雨袭击,局部地区12小时降雨达到50年一遇;6月22日凌晨,五峰、长阳等地发生特大暴雨,五峰牛庄站6小时降水量达182.7mm、付家堰站6小时降水量达202.8mm,降水强度均超过了百年一遇。
  2、沮漳河等中小河流洪水暴涨。
  河溶水文站先后出现三次超设防水位洪水过程,特别是“7.13”暴雨洪水,为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河溶水文站7月13日20时出现了洪峰水位50.07m,洪峰流量1980 m3/s,超保证0.07m,为建国以来第四高洪水位。
  黄柏河:小溪塔水文站先后出现了五次流量超400 m3/s的洪水。最大为8月31日8:50时洪峰水位71.55m,流量830m3/s 的洪水过程。
  香溪河:兴山站6月18日出现了流量789 m3/s的年最大值,相应水位158.70m。
  3、洪涝损失严重。
  汛期中小河流洪水陡涨,坍山滑坡,河堤、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公路中断,农田被冲,庄稼被毁,民房倒塌,降雨诱发山洪、泥石流,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全市13个县市区99个乡镇166.8万人遭受洪涝灾害,粮食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受灾面积156万亩,成灾面积88万亩,绝收面积19.6万亩;倒塌房屋5647间;停产半停产工矿企业139个;公路中断1254条次,冲毁公路1651km,损失输电线路674km,损失通讯线路202km;损坏河堤418处60km,河堤决口566处11.2km,冲毁塘坝1127座,损坏护岸988处,损失水闸26处,损坏灌溉设施4038处,损失电站18座;因暴雨诱发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1800多处1.1亿m3,紧急转移安置3.8万人;因灾失踪、死亡18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1.92亿元,是1998年以来我市洪涝灾害损失最严重的一年。其中五峰、兴山、夷陵区、当阳、宜都、长阳等地损失尤为严重。
  4、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
  在2007年的防汛抗洪斗争中,市委、市政府、市防指将防汛抗灾工作纳入危机管理范畴,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把握防汛抗灾的主动权。市防办和气象、水文、水利、国土、民政等成员单位坚持昼夜值班,严密监视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和地质灾害险点险区变化,及时组织会商,随时提出应急对策。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市防指多次下发紧急通知,对水库防洪、在建工程保安、江河防汛、山洪灾害防御和抗旱调水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具体指导防汛抗旱工作。5月23日、6月18日宜都解放山洪沟两次发生险情,市武警支队及时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市水电局也派出技术组赶赴现场;5月30日、6月22日伍家岗辖区灵宝村新洋丰渣库发生特大险情,市防指两次连夜派出专家组到现场会诊,及时防止了有害渣水外溢污染长江的特大环境事故;5月31日兴山古洞口二级电站出现险情,市人大秘书长谢永和带领工作组赶赴现场;6月19日,市防指根据汛情发展,及时启动《宜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各级防汛责任人按要求迅速上岗到位,靠前指挥。6月22日凌晨五峰陡降暴雨,市领导廖达凤等坐阵市防办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派出抗洪抢险工作组赶赴一线。7月13日,沮漳河发生自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市长郭有明连夜到市防办紧急部署,并派出多个工作专班到当阳、枝江指导抢险。
  灾情就是命令。6月22日凌晨,市防指获悉五峰特大暴雨汛情,立即部署五峰抢险救灾。当日凌晨2时,五峰镇麦庄村一组发生约70万m3的滑坡,镇政府立即带着抢险突击队步行15公里赶赴灾区,成立4个抢险突击队,组织疏散群众,受威胁的33个农户129人在山体滑坡前5分钟得于安全转移。4点15分,采花乡白水电站8名职工及家属被洪水围困,该乡党委副书记刘琼、派出所所长颜家斌冒着生命危险步行10余公里赶赴现场实施救援,8名被困人员刚刚获救,宿舍楼房就被洪水冲毁。马渡河水电枢纽工程是我市重点在建水电项目,22日凌晨,工地指挥部负责人临危不惧,反应迅速,在半小时内安全转移124人,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采花乡黄家台村8组发生滑坡险情,有12户37人被洪水围困。市委副书记乔余堂、副市长廖达风要求立即采取一切措施进行营救。市防指工作组和五峰县委主要负责人率领7名武警和公安干警赶赴现场施救,经过近36小时救援,成功营救被困群众。
  7月13日,沮漳河流域发生大暴雨,外洪内涝,致使当阳市河溶镇集镇大面积进水,有10000多名群众受困,急需对危房、土坯房内的群众进行转移;两河镇有528名群众被困在洪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专班,落实施救船只。市长郭有明多次电话询问被困群众转移进展情况。湖北省武警总队政委赵北臣少将,武警宜昌市支队支队长樊启山,支队政委刘刚率领60名武警官兵携5艘冲锋舟、1艘橡皮艇赶赴当阳,投入施救,经全力施救,两河镇、河溶镇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