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长柄武器中的平衡取舍之道

 yezhen阿四 2017-08-24

在中国古代琳琅满目的冷兵器中,长柄武器一直属于其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一。有记载的长柄武器种类不下百种,而如果对这些小类武器进行梳理,就会发现这些小类武器种群从属于某几种更大的群落,这些看似复杂的变化,只是在群落内进行的某些演化。

而这种群落内进行的演化”,其根本原因就是根据每种武器在现实中的不同需要,所进行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就蕴涵着我们今天要讲的平衡取舍之道。

我们今天就从武器的主要用法的角度,抽取了几个比较常见的长柄武器群落进行分析:棍棒类,长柄刀类,枪矛类,叉镗类,戟类。



棍棒类长柄武器:

以打砸为主的功能演化


棍棒类武器算是人类最原始的武器之一。其主要攻击方式是以“打、砸”为主,主要依靠重量来造成钝击伤害。因为材质原因(大部分为木质),伤害始终是有限的;而如果整根棍子全部改为杀伤力更大的铁质,那杀伤力大大增加的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操控性。所以棍棒类武器的变化,主要就来自于“增加杀伤力与维持可操控性之间的平衡”。

要增加杀伤,而又不想增重太多,那么最容易想到的办法莫过于“在最关键的部位加重加硬”了。拳谚有云“枪怕摇头棍怕点”,在棍头的位置加上铁箍或者铜箍,既能增加“点”与“刺”的伤害,整体重量增加又少,是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

▲这种方式既不会增重太多,对棍身结构影响也不大,算是比较常用的设计

当然能做到有效把握棍头来对对手进行杀伤,需要及其高超的棍术造诣。那有没有适合小兵们的设计呢?当然是有的,最简单的便是不止加强棍头一点,而是在棍头一端的打击部位都进行加强,如加粗棍头部分,使得棍棒在进行普通打击的时候都能够有效增加杀伤。当然这种方式加强杀伤的同时,增重也会比较明显,对力量要求更大。倾向力量或者技巧,这也算是一个可以平衡取舍的点吧。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各式棍棒

为了进一步加强棍棒的杀伤,还会考虑在棍头一段加入一些金属的部分,使得这些武器同时具有“钝器伤害”和“锐器伤害”两种伤害的加成,使得伤害更增一个档次,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锐殳,到宋代的夹刀棍、狼牙棒,都属于这种设计。但由于重量的增大,而对力量的要求更高;同时,这种伤害对于无甲乃至轻甲的敌人来说,都已经过剩了,所以使用的范围都有所缩减。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平衡了。

▲殳

而在棍棒类武器里,还有一种有意思的设计,那就是多节棍。其主要的使用原理,就是利用离心力来增加杀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妙用,比如绕过敌人的格挡对敌人进行杀伤,缠绕敌方坐骑打乱对方阵脚等。而与这些优势平衡的是,其付出的代价便是需要更多的操控技巧,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练习时间。

▲梢子棍的设计,横向来说世界各国,纵向来说历朝历代,无论军用还是民用,使用量都非常非常大

 


长柄刀类长柄武器:

以劈斩为主的功能演化

从以打砸为主的棍棒类武器到以劈砍为主的长柄刀类武器,杀伤力上升了一个档次,而作为平衡,开始有了“刃筋”的概念,从棍棒的“无穷”作用角度变化成长柄刀的“有限”作用角度。

长柄刀类武器的代表,无疑就是偃月刀了。《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关羽使用的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导致现在大部分人一提到偃月刀,就觉得非天生神力无法使用,或者认为只是功力练习、科考、礼仪使用。实际上有文献记载的实战所用偃月刀,重量在五斤左右,相对来说,综合考虑了劈砍威力、操作使用、武器长度、整体平衡、性能等因素,可谓在“平衡”一道上做到了极致,无论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很优秀的武器。

▲古书中对实战偃月刀的记载

而以偃月刀作为蓝本进行改变,古代还有所谓的“凤嘴刀”的设计,使得刀尖向后勾起,多出了“勾”的功能,使得攻击方式更为丰富。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要使得刀尖角度达到可以用出“勾”的技巧,则需要延伸一个比较大的角度,如果刀尖这个部位宽度不够,那将会变成一个很脆弱的点,极易折断;而如果宽度足够,又会大大增加刀刃部的重量,破坏整体平衡,加大操控难度(更重要的是,“勾”这样的技法本身就需要更精准的操控)。所以对于这类武器,要把握好这些平衡,其难度等级还是很高的。

▲这种刀尖角度足够结实,但重量会重很多

▲这种刀尖角度重量增加较小,但那个部位变得非常脆弱,几乎不能用于实战

既然有更繁琐的设计,那么也理所当然地存在更简化的设计。如果把偃月刀上与劈砍等主要功能无关的部分去掉之后,就得到了类似于“眉尖刀”(近似日本薙刀)的设计。简化了设计之后,舍去了偃月刀威武的外表,即失去了作为礼仪使用的功能,变成了更加纯粹的实战武器,不仅降低了制作难度,同时也减轻了重量,提升了操控性。

▲日本薙刀(实在找不着眉尖刀的实物图了ORZ)

明朝时,还有一部分的长柄刀会在刀尖背刃出开锋形成反刃,除了主动加强“挑”的技法外,也被动地增加了容错率,在一些比较混乱的战场(如水战)中使用得尤为的多。而这样的设计带来种种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刀尖强度的降低。

▲明代水军用长杆大刀,鱼头刀型,刀尖开背刃

 


枪矛类长柄武器:

以刺击为主的功能演化

如果说在中国古代琳琅满目的冷兵器中,长柄武器一直属于其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一;那么,以刺击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枪矛类武器,则是长柄武器中最为重要的,没有之一。枪矛武器的出现,从人类使用武器以来,甚至一直到现代战争中仍然使用的刺刀,可谓长盛不衰。

拳谚有云:枪不过两。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出在武人看来,枪头的重量越轻越好,因为这样利于控制且对于枪矛来说,依靠枪头的那一点来进行攻击,已经足够了。

▲20cm左右的枪头,重量在半斤到一斤,显然距离“枪不过两”的说法还是相差甚远

当然,以上观点来自于“武人”。而从传世的古枪头来看(尤其是步兵枪头),基本都是长度在40cm以上,有一定重量(基本在500g以上)。应该是综合考虑战场使用环境、耐用性、敌方护具条件、穿刺性的因素,得到的较为平衡的效果。同时,战场的枪矛技法,也不会如同武人的枪法要求得那么灵活变化,所以在武器综合功能和操控性之间寻找了另外一种平衡。

▲40cm左右的枪头,重量一斤半至两斤,存世量大,无论官造民造均有使用

同时,除了枪刃本身的重量,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重量需要被加在枪头上,比如“留情节”的设计。留情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枪矛刺入过深,既方便拔出,又能限制对方的接近,是很实用的设计。

▲各式各样的防刺过深设计

而历史上还有一些枪矛类武器,拥有极长的刃部,除了刺击之外,也拥有一定的劈砍功能。当然缺点也是枪头过重,操控难度大大增加,要么使用者天生神力,要么就要依靠战阵集体作战使用。

 


叉镗类长柄武器:

以推挡控制为主的功能演化


最早叉类兵器常见于猎户使用。而使用这种武器而不是具有相同攻击性能的枪矛类武器的原因无非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相比枪矛来说,拥有更多“尖”,既能增加攻击面积提升容错率,又能加快猎物流血速度;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叉类武器可以有效地将猎物控制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避免猎物困兽犹斗。

▲两股叉与三股叉,虽只相差一尖,技法天差地别矣

而进入武器的领域之后,叉镗类武器给了武术家和军士们更多的惊喜,尤其对于武术家来说,叉的特别设计使得其不仅能用于被动的控距,更能主动对对方兵刃进行一定的“捕捉”,枪法中的“拦拿”法用三股叉使出来,会更加稳定地控制对方枪杆。(关于这个部分,后面会再出文细说,敬请期待)

▲枪法主要技法,若用三股叉使来,别有一番滋味

叉镗之于枪矛,增加的主要优势在于防守和控制,当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头部的重量,增加了操控难度。

叉镗类兵器内部的演化,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某些人不满足于只能进行刺击,将三股叉的两个侧枝由原本的四棱截面变成了近似于刀剑的扁型开刃截面,使得叉不仅能使用刺击,也能造成劈斩切割的伤害。而这造成的缺失,是侧枝的刚性降低,推挡控制的技法略受影响,但制作精良的话仍问题不大(另一方面也就是说制作难度更大了)。

而后出现了更小型的叉,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礼仪、表演、法器and so on),作为武器来说,无疑减轻了头部的重量,但同时也基本失去了叉的最大优势,变得,嗯,更像是一个小斧子了?

▲这类叉虽然也归类于实战兵器中,但使用技法与逻辑和三股叉都相差甚远了

当然,有变小的变化,也有变大的变化。为了加强推挡与控制的作用,三股叉两个侧枝横向扩展,变成了镗。由此获得的优势和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看起来华而不实的镗,实际上也是很有效的实战武器。

▲各式各样的叉镗系武器

(关于叉镗类兵器,之后绝对,绝对,绝对会另开一文,届时会再一一道来)

 


戟类长柄武器:

从复合型实战武器到仪兵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戟类兵器。

戟应该是最“复杂”的长柄武器之一了。在戟诞生的最开始,就被打上了“复合”的标志。最早的戟,就是由“戈”与“矛”两种武器复合而成,使之同时拥有了“刺兵”和“勾兵”的特点。而除了“戈戟”之外,出土古兵中还有所谓的“斧戟”“锤戟”,都是从其复合的特征来进行的命名。(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后世的一些长柄武器诸如镰钩枪,雁翅镗,都算是具有了一些“戟”的意味)

▲汉代锤戟

而戟的发展大概也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算是戟用于实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戟兵大量被运用于战场。从戟的形态发展来看,从最早的戟,到汉代普遍使用的卜字戟,其越发地呈现出了淡化“勾”而凸显“刺”的趋势,援部的主要作用也变成了“啄”

▲从戈戟到卜字戟到方天画戟,从技法的转变到主题功能的转变

通常认为戟逐渐从实战武器转变为礼仪兵器,是因为啄击的杀伤力面对后世发展起来的铁甲已经失去了威胁。但实际上木容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使用啄击的限制实在太高,首先要求具有极高的精确性,而对于动辄数米的长柄戟兵来说,这种精确性是很难保障的;其次,啄击对对手造成伤害后,相对劈砍或者刺击,兵器更难以拔出,面对人山人海的古战场,显然这个缺陷是很难攻克的。

为了弥补精确性的问题,也有出现一些诸如三戈戟的设计,确实大大补足了这一点,但在第二点上的劣势甚至显得更大了——侧枝增多,显然也大大增加了武器被卡住的情况。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取舍了。

▲三戈戟与“我”,具有类似的设计,但显然三戈戟的设计存在结构弱点与更大的拔取不便的问题

 


我们对几种长柄武器的发展做了一个梳理与总结,不难看出,这些武器围绕着其主要的用法,面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功能进行着设计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无一不是一个取舍平衡的过程,最后能够得以流传和推广的武器,都可以说是经过种种“平衡”之后的“最强武器”,都体现着当时工匠、武者、军人们的智慧。

老祖宗的平衡取舍之道,你看明白了吗?


最后例行感谢几位:感谢怀古藏兵、百刃堂、夹钢几位老哥提供的部分照片;感谢真百的GIF支持;感谢《刀兵相见》、《中国古兵集成》两本书,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于此二书;最后感谢GNN帮忙绘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